當時誰都以為他不可能隻好地主家的小公子,畢竟那麼多厲害的人前來都沒能治好。
卻沒想到,最後是他用了藥,將小公子身上的蠱蟲引了出來,這才得以治好。
原來,地主家的小公子得的不是病,而是身體被人下了蠱蟲,而他也因為這事情,在這縣裡算是名聲大噪,前來請他治病算命的絡繹不絕,甚至有人千裡迢迢跑來。
需要他看病救災的人多了,收的診金也逐漸多了起來,他的生活越過越好,他也從縣裡走到了更大的城裡,遇到了更多富貴人家,住上了更好的房子,甚至為了方便,收了兩個小徒弟。
可他並沒有為此而得意忘形,賺來的錢除了一部分家用,他的錢都放在了救濟孩子婦女窮人方麵。
這是道士師父收他為徒教的他人生第一課,告訴他,你身上所擁有的能力,不是用來炫耀或者賺取更多錢財讓自己獨自過上更好生活的。
你做的一切,該是為了更多人,有更大的能力就該去做更多的好事。
他每時每刻都在想念著家裡孩子和妻子,所以看著這個年代的那些窮困孩子,他隻感覺到心疼,想要更好的幫助他們。
大概是為了賺取更多的錢來救濟這些人,他變得比以前還要努力,不再像以前那樣,每天隻給幾個人看病就夠了,隻要力所能及的,能掙錢的,他都願意去做。
受他幫助恩惠的人越來越多,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最後震驚京城。
而那年,是他在下山的第四年。
他回過幾次道觀,見了依舊年輕如當初所見的道士師父,為此,他還調侃了師父,同樣,師父也調侃了他,在這裡將近八年,也依舊年輕。
他才發現,他的狀態一直維持在三十歲出頭。
他想,這一切也許就是上天對他的考驗吧,讓他來這個世界走一遭,體會這一切,但是臉卻一直如此年輕。
也正是因為如此,認識他的人,見他那麼多年依舊年輕依舊,更認真他如同仙人一般的存在。
他的名氣有些大了,京城來旨意的時候,他剛好就在道觀。
道士師父詢問他,“你去麼?”
他說的是旨意上的事情。
上麵請他入京。
他聽到這詢問的時候,並沒有馬上回答,猶豫了一下,才問:“師父希望我去嗎?”
道士摸著自己的下巴,說道:“這是你的事情,該你自己做決定,你去,或不去,於我又有何乾係呢?這一切,都是你的造化,一切都是你的路,就看你怎麼選擇了。”
師父向來說話雲裡霧裡的,他倒是習慣了。
不過關於去不去京城,他倒還沒考慮好。
如今當朝的今上一直非常推崇道教,尊重道士,宮裡聽說也為那些能人異士的師父們,設立了一個清輝觀,供養著那些師父,聽說他們在宮裡還有一定的職位。
今上的這一作為,對於全國的道觀來說,的確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國朝來說,又未必是好事。
如今的明恩帝,之所以推崇道教文化,原因是因為先帝在的時候,曾蒙難時受過道觀的救助,在位期間,一直對道教文化尊敬有加。
不過到了明恩帝這裡,剛開始隻是因為先帝的遺旨,但是近幾年,卻是想要長生不老,這請的不少道士在宮內,就是為了煉就長生不老。
一個帝王過度追隨長生不老,那麼這個王朝,距離毀滅也不遠了。
當然,現在這個苗頭,並沒有擴散出來,而他也隻是排算推演星辰之後,推算出來的。
所以,這才是他詢問師父是否要去的原因。
他多年如一日的麵孔,加上名聲在外,自然引得帝王的重視。
為此,他為了這事情,夜觀星宿,推演了三夜。
道士師父來了幾次,目光盯在他麵前的石桌上,問他:“推演出來了嗎?該去還是不該去?”
他搖搖頭,不置可否。
“隨心而走,不就好了?”師父說。
聽到這話,他抬頭看著師父,眼底裡有詫異。
“師父……”
“這山中早已經留不住你,何不去看看?”師父看著他的眼睛,輕描淡寫的說道。
他的確想要再下山,想要去更遠的地方,當然,他所做的這一切,並不是想去追求榮華富貴。
在這個時代,他從一無所有到現在萬人敬仰,從擁有到失去,對他來說,其實不過一念之間。
對他來說,所有的富貴榮華,都不及家裡還在等待著他的家人。
他在這世間已經快八年了,也不知道原來的世界現在是什麼樣的?他隻迫切的希望能夠更快的得到這機緣,回到原來的世界,和家人團聚,所以這個京中傳來的旨意,他想去一探究竟,沒準,機緣就在這裡。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