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進步就好,數學方麵呢,跟得上嗎?”
“馬馬虎虎,學習態度明顯有所轉變,到時候湊合著上個城市學院得了。”
“還有段時間呢,慢慢調整吧!會好起來的,你們家那麵銅鏡我可是拿了挺長時間了,改天給你送家裡吧!”
“不用,不用!你留著用吧,反正也是贗品,不值錢的。”
“贗品?!那可未必,這樣吧,改天找人鑒定一下吧!萬一呢,對吧!”
“我們可沒那種門路,真真假假的,找也白找,你認識的人多,倒不如找人看看?”女店長笑著說道。
“那也成,不管鑒定結果咋樣,我會儘快還給你們的。”
“小事一樁,你看著處理得了!”
“再聊!”說罷,邊沐拎著泡好的茶壺回到餐位。
臨出門的時候,邊沐特意重新打印了兩份論文稿件,中英文各一份。
“看看這個,比較單純地以英文自然思維方式寫出來會是個什麼樣子?”說著話,邊沐先將漢語版論文稿件部分章節拿給蘇琳雯看了看。
“直譯嗎?”
“也不是……這麼說吧,假設你是位醫學博士,準備寫篇比較有份量的學術論文,準備發表在海外最權威的某專業期刊上,你是直接用英文起草稿呢?還是先用漢語準備個七七八八的,再翻譯成英文方式?”
“這……以我在公司的工作經驗吧,博士學位、海外最權威的期刊,還是專業性非常強的醫學專業論文……那肯定是直接用英文起草稿了,你知道嗎?僅就理工農醫類專業來說吧……英式思維同漢語式思維在學術上差異相當大的,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咱們平時給電腦裝係統,主板、cpU就算更換成同一品牌但版本號不一樣那種,連接上原先的硬盤,係統都可能出問題呢!藍屏、不斷重啟什麼的都有可能,比如,原先的係統是在IdE模式下安裝好的,硬件略作改動後,AhcI模式下你連係統都進不去,英文起稿還是漢語起稿跟這差不多。”蘇琳雯這番話說得還挺在行。
“聽你這麼一說……基本驗證了之前一些猜測,平時工作過程中,類似的語言表述偏差你遇過嗎?”邊沐好奇地問道。
“那可太多了!這麼說吧,我之所以在公司混得還行,最起碼,頭頭腦腦的一般都不怎麼說我,就算偶爾出點小錯,他們裝個糊塗也就過去了,為嘛?!本人可以在英文、漢語、日文、法語之間隨時隨地隨文自由切換,就算遇上專業性比較偏窄的文案,借助電腦本人基本也能平穩讓渡過去,所以,我不是‘遇過嗎’,相反,時不時就被頂頭上司揪住替他們打尾工呢!”
“厲害!那……方便幫我翻譯一段不?當然,譯稿之前,我會把漢語版內容儘可能給你解釋得再清楚些。”
“無所謂,就這兩頁嗎?”蘇琳雯笑著問道。
正在這時,女店長招呼著一位年輕女服務員開始給二人上菜了。
二人邊吃邊聊。
“不用譯那麼多,從這兒到這兒就行,大約三分之二頁麵吧,這篇論文的作者是我大學校友,正式發表之前,咱們有義務替她保密不是,當然,她寫得真不怎麼樣,即便如此,該守的規矩咱也得嚴守不是,隨便摘要幾段體驗一下就行了。”
“沒問題!你先把它翻譯成生活語言講給我聽,我消化後再站在一個醫學初學者的角度直接以英文起稿,是這意思吧?”蘇琳雯笑著問道。
邊沐笑著輕輕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