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對邊沐來說,聶易雄、岑鬆雪、孟淑萍……之類的一線名醫那就是一座座歎為觀止、高不可攀,甚至於終生難以逾越的豐碑。
“暉康”醫院獨力坐診那段時間裡,邊沐陸陸續續可是接診了不少聶易雄、岑鬆雪……之類一線名醫診治過的病人,幾乎無一例外,邊沐基本上都予以治愈了。
人前邊沐自然不會自誇,不過,夜深人靜時分,邊沐多次對聶易雄、岑鬆雪等人的醫術實力滋生過不少質疑之心。
在邊沐看來,自古長江後浪推前浪,或許聶易雄、岑鬆雪等人作為老一輩中醫代表人物已經多多少少有些落伍了。
邊沐自身具備的某些特殊技術實力也許早已領先聶易雄、岑鬆雪等人了。
比如說,在最新西式醫理修為方麵、繼承傳統中醫原理純粹性方麵、紮針特殊手法氣勁方麵……邊沐已然具備獨具一格的不同程度的優勢。
後來,經翠薇山藥農老裴多次點撥,邊沐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連聶易雄、岑鬆雪等人的背影還沒摸著呢!
藥農老裴很少談及岑鬆雪等人的真實技術實力,閒談之餘,老裴總拿聶易雄說事兒。
不斷接觸小瑛姑娘、同事老林這類家境偏差的普通患者之後,邊沐漸漸意識到一個業界事實:任何一位職業中醫醫師,如果計劃最終成長為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大中醫”級醫生,他就必須在萬丈紅塵中沉浸一段時間。
悟性高的,時間可以稍微短點。
悟性一般的,那就得不斷地在世俗生活中摸爬滾打一段時間,尤其得不斷地接觸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患者,了解他們的生活,跟他們共情,全麵了解他們的生活細節、喜怒哀樂、憎愛情仇……
悟性再差的話,也不願意沉降在社會基本層麵踏踏實實過個三五年,最終也就隻能當個“類型醫”,除了自己較為擅長的幾種病症,其它類型的疾病他們終生都看不了。
聶易雄在這方麵無疑做得最為成功,完全就是一位中醫業界“大滿貫”式的絕頂高手。
邊沐甚至認為,聶易雄距離國醫大師也就是一步,甚至是半步之遙。
正是基於這種深邃的考慮,邊沐這才踏踏實實待在“六順榮”醫院公司,從最基本、最底層、最真實……的世俗生活開始,全麵了解、研究普通患者的生活背景。
時至今日,回過頭仔細琢磨琢磨,“暉康”醫院能接觸到的患者類型就有些單一了,說起來,“暉康”是麗津市當地發展得最好的私立綜合醫院,在邊沐看來,“暉康”醫院充其量就是一家類型化程度很高的“專科醫院”。
“暉康”醫院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全科綜合醫院還差著十萬八千裡呢!
至於三甲標準,估計未來一百年之內,“暉康”醫院怕也是難以啟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