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先小人後君子
在邊沐印象裡,黃伯喜屬於那種比較內斂的人,今晚電話閒聊,邊沐明顯感覺黃老先生與平素給人的印象多有不合,邊沐猜測,老爺子應該是喝酒了。
邵總親筆書信裡全麵介紹了司馬奎師兄弟三人真實背景,時至今日,邊沐才知道三強子真名實姓為:梁越誠,他爹則是曹七齡的師弟,梁鄉愔。
借著今晚閒聊機會,邊沐本想通過黃伯喜全麵了解一下梁鄉愔、梁越誠父子倆具體啥背景,耳邊時不時總感覺黃伯喜可能有些喝高了,說起話來有些前言不搭後語,邊沐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不知不覺間,時間也有些晚了,黃伯喜到底年事漸高,作為晚輩,邊沐不好繼續打擾他休息。
於是,客氣幾句,道聲晚安,邊沐也就把電話掛了。
“聽黃伯喜說話的口氣,他對曹七齡應該是心服口服的,甚至於……特殊時期,曹七齡居然還能蓋過聶易雄的風頭,那他的醫術當年得高到何種程度啊?!既然是安神保胎,用點附子那也正常,為什麼要另外添加‘烏頭’那味藥呢?!這裡麵的文章怕是挺深的。”邊沐心下暗忖道。
在“六順榮”上班的日子裡,邊沐一天也沒閒著。
秦家父子雖說人品有些缺損,對邊沐卻也“網開一麵”,雙方從來沒有坐下來“推心置腹”地交談過,或許,董玉珊、董玉瑚姐妹從中起了不少積極作用,從而使得秦家父子對邊沐深為信任。
由此,邊沐得以查找、翻閱、接觸……許多中成藥第一手資料,經過日日夜夜的努力,邊沐在中成藥製配方麵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
據他所知,目前市麵上主要在售的“安胎丸”、“保胎丸”、“寧神固胎”……之類的中成藥在選擇配方的時候,基本以“當歸、川芎、黃芩、白芍、白術、人參”之類的常規藥材為主,有意無意的,附子、烏頭之類的“慎用藥”早已退出配方表。
附子、烏頭帶毒。
傳統藥典明文記載:附子味辛、甘,性大熱,有毒,入心、腎、脾經,辛烈而氣雄,能散寒燥濕除痹,溫腎回陽救逆,溫中通陽止痛。
烏頭味辛,性溫,有大毒,入肝經,辛散溫通,能搜風除濕,逐寒開痹,破積散結。
不過,有意思的是,隻要醫生醫術夠高明,診斷夠精準,用量合理,用法科學而精當,附子、烏頭入藥往往可以收到奇效。
世界就這麼奇妙。
在邊沐印象裡,傳統中成藥有個成方,名為“固胎神效丸”,其配料主要為:白茯苓、白術、條芩、附子、元胡索、紅花、益母草、沒藥。
後世有醫師或者藥師將其中的“附子”調整為“香附子”。
多年以來,此方一直有爭議,後來,為求安穩,隻要涉及保胎、固胎、安神……的中藥,大家約定俗成地就棄用了“附子”。
邊沐猜測,曹七齡絕對是位中醫、中藥高手,這一點確定無疑,當時,他將“附子”和“烏頭”入藥肯定有他的道理,理論上講,應該非常對症,對此,邊沐深信不已。
同時,邊沐基本可以認定,曹七齡應該屬於那種敢於擔責、務求治病除根的耿直“上醫”。
這一點,聶易雄等幾大名醫或許就遜色多了。
“要是我遇上類似的患者,我敢像曹七齡前輩那麼用藥嗎?十有八九……我應該不敢……”邊沐心下暗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