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專業技術馬仔
醫科大上大三的時候,邊沐已經領悟到一個很現實的醫理:“三分治、七分養”醫諺遠比所有人想象的要複雜得多、操作起來也難得多。
邊沐認為,真正的職業醫師對此應該予以更多的關注。
當代名醫分好多種,不管哪一類,真正能做到儘心儘力徹底治愈患者的職業醫師,說實話,不多!
行醫濟世得有真誠度相當高的愛心才行,這種事不能裝13,不能人前人後演戲、糊弄鬼,更不能摻假作偽。
這也是“醫者仁心”最起碼的要求。
在邊沐印象裡,他所認識的同事當中,普通醫生占大多數,公事公辦、走正常診療程序、儘量提高治愈率,實在不行,隻要不出醫療事故也就行了。
對大多數同仁來說,寫論文、評職稱、搞房子、換車、高成本教育子女、孝敬老人才是家政頭等大事,“七分養”對他們來說那就太過遙遠了。
那些同仁對“七分養”往往興趣不大,最多也就是口頭提醒一二,至於患者離開醫院後照做與否,他們就沒興趣關注、督導、經常性勸勉了……
當然,邊沐畢竟眼界狹窄,接觸的各色職業醫師有限,他深信,真正的大醫,無處不在,隻是自己一直無緣結識而已。
費儘九牛二虎之力,那位民工兄弟的傷指得到比較完善的治療,對他、對邊沐而言,絕對是一大幸事。
然而,民工兄弟生活不易,石膏一打,他很有可能就此重返工地,真要那樣的話,邊沐的所有努力很有可能就全打水漂了。
於是,經多方協商,陳閱卿明確表示他名下的大型醫務室願意承攬後續治療和養護。
陳閱卿這人吧,在邊沐心目中,他背景複雜、行事陰冷、閱曆深沉……又是地地道道的大商人,這種人天生就是“無利不起早”的本性,對他們來說,天下從來就沒有白白支付的費用。
不用說,從邊沐這裡,陳閱卿鐵定是要撈點什麼的,這一點,邊沐心裡跟明鏡似的。
然而,照眼下這種情形,怕也隻有陳閱卿一個人願意承攬這種花錢不落好的差事,邊沐彆無選擇。
沒辦法,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千叮嚀萬囑咐,邊沐“哄”著那位民工兄弟一定要嚴格遵守兩邊的醫囑,咬咬牙也得堅持六周以上。
六周之後,邊沐將會將那位民工兄弟手指上的所有牛毛毫針全都拔除,那有點像外科的拆線,隨後,邊沐將更換另外一種更為輕便、透氣、吸汗……的新型材料給他再次打上石膏。
到那時,邊沐將視傷情決定那個民工兄弟是否可以“出院”了。
還好,那個民工兄弟還算明事理,一再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絕對服從邊大夫、陳總的安排。
那位民工兄弟的親戚臨走前死活要支付3000塊錢的費用,不說檢測費、診斷費、手術費、治療費……隻是籠統地說了一下略表心意。
一時推脫不開,邊沐象征性地收取了1000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