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出個外診(1 / 2)

行商坐醫 山樵守護者 3735 字 2024-03-28

“邊大夫!您好!我是陶總家的保姆,她說讓我在您兒上上課。”排在

陶家女保姆姓蔡,看著也就三十七八歲的樣子,個子高高的,烏發大眼睛,看著挺精明的,看其穿著、氣質,肯定不是周邊小縣城過來的職業保姆,標準普通話,透出幾分麗津當地話口音。

蔡大姐手上還抱了個多層竹子編製的提盒,圓柔精致,裡麵不知道放了什麼東西。

邊沐猜測,眼前這位蔡大姐或許是出於某種特殊機緣才上陶家做家政的,看其麵色、神采,估計每月從陶家也拿不少薪酬。

“看你客氣的,還專程掛了個號,下回還是省了吧!陶總也不是外人,待會兒走的時候,我讓葉護士給你把掛號費退了!”邊沐笑著客氣了一下。

“不用,不用!陶總說了,邊大夫是那種少有的值得敬重的人,說什麼也不能亂了您這兒的規矩,另外,陶總還讓我特意做了點‘酥椒餅’帶過來,您彆嫌棄啊!”說著話,保姆蔡大姐將手中的抱著的提盒放在診桌一角。

一聽這話,邊沐臉上頓時浮現出幾分欣喜的神色。

“您老家該不會是南津十一裡鋪那邊吧?”邊沐笑著說道。

“邊大夫見多識廣,一猜就準!我老家就是十一裡鋪那邊的,跟我媽學的,做的不好,您湊合著對付幾口,陶總一點心意。”保姆蔡大姐很會說話。

南津十一裡鋪當地特產小吃“酥椒餅”早在唐朝時期就名聞天下,據說,唐名將蘇定方每次出征必攜帶此餅,時稱“陷陣餅”。

“謝謝!陶總的牙齦已經有所陷露,年紀輕輕的,後續負麵影響還挺大的,所以,從今往後,‘滋陰補腎’就成為她日常飲食的核心準則,這一點,還請蔡大姐牢記於心,咱們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得緊扣這四個字,枸杞、黑豆、黑芝麻、銀耳、燕窩、百合之類的東西家中就得常備一些,而且,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你做飯的器具最好不用鐵質廚具,儘量選用石質、砂陶之類的廚具,具體時間嘛……先堅持一年吧。”說著話,邊沐撕下幾張空白病曆紙,開始逐條給蔡大姐做了詳儘的解釋。

怎麼淘米、如何泡米、怎麼發銀耳、怎麼炒芝麻、如何烘焙大紅棗……一邊寫下要點,邊沐耐心地做了相當細致的安排。

……

蔡大姐聽得特彆上心,偶爾也插話請教一兩句,看得出來,眼前這位女保姆接受能力還是相當強的。

“今天就先講解到這兒吧!這些病曆紙你拿回去做個參考,最近三個月就照著上麵的要求安排吧,陶總本人個性比較強,有時候要是吃膩歪了,你就這樣警告她:邊大夫說了,現在動搖的隻是一顆牙,再不及時進行食療涵養,不出三周,那顆出問題的牙齒旁邊也得動搖,然後……以此類推,很有可能,所有下牙還真就全都動搖了,年輕輕輕的,非得把下麵所有牙齒都換一遍就甘心了?!”邊沐話說得煞有介事。

“這麼嚴重啊?!”蔡大姐顯得有些吃驚。

“那可不!對了,原則上,半年之內,她就彆吃什麼牛羊肉了,萬一哪天非要鬨著吃點,麻煩你給她包點包子,記著往裡麵放點白芍,對!一種中藥,我給你寫紙上……羊肉就算了,牛肉可以少量加點,她不鬨騰了,你還是得堅持做素食。”

“明白了!那……我可以回了?”

“沒事了,你請回吧!後麵病人還不少呢!我就不送你了,路上當心啊!以後隻要你覺著有必要,隨時可以過來咱們探討一下,掛號費就算了,再次謝謝你做的餅。”

“您太客氣了!那我就不多打擾了!”說罷,保姆蔡大姐起身匆匆離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