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1 / 2)

要組建重步兵,自然得挑合適的人,好在呂家那些人原本就是軍中出身,能給燕王做親衛,一個個都人高馬大,之前那個冬天,又很是補充了一番營養,所以,都還算是能撐得起來。隻是人數少了點,全裝備上,也就是五六十個人,劉昌琢磨著,看樣子,得早點將朝鮮拿下來了。沒有足夠大的基本盤,想要叫人去中原忽悠人都沒有底氣。

熟悉了重步兵的戰法之後,劉昌就來了場演習,幾排重步兵邁著整齊的步子,手裡拿著陌刀,一刀下去,一尺粗細的樹樁直接被劈成兩半,跑過來湊熱鬨的濊貊人感同身受地哆嗦了一下,他們的小身板可比不上這樹樁結實。然後再測試防禦力,除非是動用大黃弩,否則的話,等閒的□□拿渾身披甲的重步兵壓根沒辦法,尋常的武器砍在板甲上頭,能不卷刃就算是質量不錯。

劉昌還故意找了個看起來比較高大的濊貊人試穿了一套加厚版的板甲,結果直接就被壓垮了。這下大家都服氣了,不服不行,這樣的士兵,站在那裡不動給你砍,你都砍不動,真要是對上他們,人家砍瓜殺菜一樣就將你砍得七零八落,而你這邊除了祈禱爹媽給你多生兩條腿好跑快一些,根本什麼也做不了。

總之,這麼演習一場,起碼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這些濊貊人是不敢生出什麼異心的,這些人甚至將漢人視作是神明一般,一個個恨不得頂禮膜拜。而呂田他們也趁機按照劉昌的意思,叫人在濊貊人人宣傳,他們濊貊人應該是當年東夷人的後代,《論語》裡麵說得清清楚楚,東有九夷,一玄菟、二樂浪、三高驪、四滿飾、五鳧更、六索家、七東屠、八倭人、九天鄙。算一算,你們自然是前幾個的後裔,而東夷在華夏文化裡頭,本身也不能單純視作是蠻夷,要知道,當年太昊部、少昊部其實也是東夷族,那還是咱們華夏的祖先呢!你們說不得也有太昊、少昊的血脈,無非就是多年來流落在外,又跟夷狄廝混在一起,這才忘記了你們的血脈來源。如今,既然咱們來了,你們也該到認祖歸宗的時候了!

強勢的文化在麵對僅僅是出現了萌芽的文明時,展現出來的優勢是壓倒性的,因此,一番忽悠之下,已經有機靈的跑過來表示想要追溯一下自家的傳承,給自家找個牛叉的祖先了,再不濟,取個漢名也行啊!

劉昌手底下的人幾乎都識字,呂家那些親衛便不說了,當初從烏桓人那裡救出來的漢人奴常用字隸也有幾個識字的,冬天的時候,劉昌又搞了個掃盲班,都是成年人了,每天認識五到十個字,漫長的冬天過去,常用字也就認識得差不多了!劉昌用來啟蒙的書籍不是這個時候常用的什麼《倉頡篇》、《急就篇》,而是直接用了《千字文》,《三字經》沒拿出來,裡頭太多的典故現在還沒出現,何況《三字經》受到儒家的影響比較大,劉昌需要的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而不是讓儒家一家獨大。

《百家姓》也是一樣,宋朝編寫《百家姓》肯定是要將趙放在前頭,到了漢朝,那就得將劉放在前頭,呂得跟在劉後頭,還有建立大漢過程中的諸多功臣的姓氏也得往前排。實際上,就在幾十年前,姓氏還都是分開的,無非就是建立大漢的人裡頭,除了張良等少數幾個人是六國貴族出身,其他也就是比黔首強一些,所以大家也就不講究這個了,但是你要是真是將《百家姓》弄出來,那就有一幫人蹦出來指手畫腳了,劉昌不喜歡麻煩,就算是將來要編寫新的啟蒙書籍,也是找那些學派的首腦人物背書,他不會親自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