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 91 章(1 / 2)

對於吳國,劉恒劉啟也是抱著警惕之心的,之前陸賈出使南越,是經過吳國的,雖說吳國當時遮掩得很好,可是,作為鄰居,閩越和東甌這些年卻是將吳國的情況都看在眼裡。

東甌與吳國接壤的地方比較大,對於吳國更了解,同樣也比較擔憂。三越之中,東甌實力最弱,他們也更需要大漢的支援,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東甌對吳國乃至長沙國,都是挺巴結的。

但是,很快,東甌就怕了,長沙國也就罷了,一個異姓封國,在其他異姓王都倒了黴之後,吳家就愈發低調起來,生怕被抓住了什麼把柄。但是吳國,一開始劉邦將他冊封在這裡,為的是提防三越和長沙國,東甌自覺自己還算是老實,一直挺配合,但是沒多久,東甌就發現,隔壁這個不是給大漢看家的獵犬,人家是一頭餓狼!

隻是東甌跟大漢的關係可沒有吳國跟大漢的關係近,他們自然不敢沒事找事,說吳王圖謀不軌,但是私底下,吳國在東甌采購了多少鐵礦,多少奴隸,多少皮毛筋骨之類的,東甌都悄悄記錄了下來,陸賈就是帶著這些回了長安,然後將這些交給了劉恒。

光是算一算吳國在東甌采購的這些東西,就能估摸出吳國私底下打造的鎧甲兵器數量,雖說作為一個封國,是需要一定武力的,但是你這樣也太過分了點,何況,吳國的鐵器皮毛之類的來源肯定不隻是東甌,誰看到這個賬冊,不得說吳國有不臣之心啊!

劉啟先是義憤填膺,然後就幸災樂禍起來:“大兄,他不懷好意,頭疼的也是父皇和你啊,跟我有什麼關係!”

劉昌瞧著劉啟那副無賴模樣,搖了搖頭,隨便吧,劉啟既然服了軟,那麼,接下來很多事情都好辦了,如此,對付一個吳國算得了什麼!

彆看外頭都說吳王是什麼賢王,實際上,那是因為稱頌他的都是吳國的士人。吳國在這個時代,幾乎算是蠻荒之地了,吳國的士人在外頭其實有些混不開。劉濞雖說被封了王,但是老劉家當年本身就處在階層下滑的階段,劉太公往上還能算得上是士大夫,到了劉太公一代,劉家也就比土財主強一些。

劉濞沒讀過多少書,但是,他心眼卻不差,自然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話都是那些士人說出來的,黔首有什麼想法,其實不重要。對於下麵的黔首,給他們一頓飯就可以了,其他的,也不必對他們太好。

這也是為什麼在曆史上,劉濞雖說一直有個賢王的名頭,似乎在吳國很得人心的樣子,但是,吳國被滅之後,吳國百姓就沒為他喊冤的,因為在吳國,得過劉濞好處的都是中上層,底層是被一起壓迫的對象,劉濞為了有足夠的人手開礦冶銅,在治下法度非常嚴苛,動不動就是把人送去挖礦,底層百姓能感念他什麼恩德。

遼國跟吳國這兩年因為生絲、茶葉之類的往來不少,對吳國的情況也挺清楚,偷偷摸摸也拐帶了不少吳國的人口,劉濞發現了之後,不好直接跟劉昌撕破臉,卻是乾脆不肯再讓遼國的商隊深入吳國腹地,而是直接在碼頭進行交易,又嚴禁百姓靠近海邊。實際上,劉恒直接下了許民弛山澤令,放開了山林河澤,讓百姓可以自個墾荒伐木煮鹽,但是在吳國,鹽銅可是劉濞賺錢的大頭,哪裡肯開放給百姓,所以,原本就不允許有人到海邊煮鹽,誰敢靠近,直接抓去挖礦,如此一來,自然也沒人敢冒這樣的風險了。

劉昌琢磨了一番,便決定叫吳國知道什麼叫做貿易戰,直接來一出釜底抽薪,讓吳國出亂子,然後長安那邊就能名正言順地削藩。

見劉昌似乎有了主意,劉啟不免來了興趣,連忙想要追問,結果劉昌根本沒有解釋的意思,頓時失望起來。

劉啟跟劉昌達成了一致之後,也放寬了心,離開了王宮之後,就安心帶著竇嬰還有一乾護衛在王險城閒逛,劉昌給了他一筆錢,他正好可以拿來花銷,在他看來,狗大戶的錢,不花白不花。想到自己在長安,說是皇子,但是要顧忌親爹的想法,吃穿都不敢用好的,自家親爹都穿最差的絲綢,他就算不穿那種,也隻能是稍微好一點,吃上頭也不敢出格,最多也就是吃點羊肉,牛肉一年到頭都彆指望看見,因為耕牛稀少,不能為了口腹之欲影響農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