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永定侯府世子之爭,狠心叔父再賣侄女(1 / 2)

十八釵 暮蘭舟 6529 字 3個月前

永定侯夫人楊氏出身襄陽侯府,是貴妾生的庶女,永定侯也是庶出,隻是因為老永定侯娶了好幾任妻子都沒有生下嫡子,所以不得不冊封庶長子許承昆為世子全文。

當時與永定侯世子定親的本是襄陽侯府嫡長女,她的同父異母姐姐。

可那年夏天睡蓮的大姑姑命喪金陵玄武湖,和顏大小姐一起在湖水裡沉浮的,還有這位被殃及池魚的襄陽侯府嫡長女。

得知噩耗,老襄陽侯一夜白發三千丈,幾欲隨女而去,老侯爺此生隻有一嫡一庶兩個女兒,沒有兒子,隻得從族裡過繼了一個男丁為嗣子,後冊封為襄陽侯世子,預備承襲爵位。

這位嗣子在過繼之前很早就定了親事,未婚妻是棄商從文的“鹽二代”,老襄陽侯去世,世子承襲爵位,“鹽二代”夫人也成了襄陽侯夫人,襄陽侯夫人後來生了“鹽三代”兩男一女,嫡長子冊封了世子,娶了安順伯府五小姐薛惠,女兒就是慧蓮的閨中好友楊紫丹,楊紫丹後來親上做親,與永定侯府夫人唯一的嫡子許應轅定下親事,婚期就在今年秋天。

言歸正傳,話說老襄陽侯白發人送黑發人,悲泣不已,但與永定侯府的秦晉之好還是要繼續的,所以老襄陽侯就將庶女代替嫡女出嫁,這位庶女機緣巧合得以成為永定侯世子夫人。

老永定侯死後,即便是年輕的永定侯夫人暈倒靈堂被診斷出了喜脈,庶出的世子還是順利承襲了爵位,成為新一代永定侯,庶女也搖身一變,成為永定侯夫人。

幾個月後,永定侯太夫人生下一個男孩,排行老三,取名為許承曜,人稱許三爺。

許三爺這個遺腹子從小就異常頑劣,永定侯太夫人在的時候,還能有所管束,等到許三爺七歲的時候,太夫人去世,唯一能拴住他的韁繩崩斷了,許三爺就成了沒了籠頭的野馬,偌大永定侯府幾乎就沒有不被他禍害的地方。

永定侯和侯夫人乘機順水推舟捧殺這位嫡出弟弟,許三爺的臭名聲得以走出侯府,名揚天下,十四五歲的時候就榮登京城十大紈絝之首。

永定侯夫婦很欣慰的看到許三爺在紈絝之路上順風順水,越走越遠。

三弟初醒人事了?這是大喜嘛,永定侯夫人以堪比青樓老鴇的本事,飛快的挑出燕環肥瘦一打通房送進三弟房間,夜夜做新郎都綽綽有餘。

三弟把夫子氣走了?唉,幼弟頑劣,還請老夫子多多包涵,永定侯賠禮道歉,另送上豐厚的學資,一副慷慨謙虛君子之風,三爺前腳趕走一個夫子,永定侯後腳重覓新夫子任教,為了給頑劣的弟弟尋個好夫子,永定侯不惜三顧茅廬,任勞任怨,世人皆讚永定侯長兄若父!

許三爺讀書不成,隻得從武。

三弟在軍營狎妓,聚眾鬥毆?三弟啊,你讓老哥哥我太失望了,京衛指揮司那個地方不是咱們侯府一畝三分地,任由你胡來!唉,沒法子,誰叫我是你哥哥呢?

永定侯四處奔走,差點周公吐脯了,終於把三弟從軍營大牢裡囫圇個撈出來,隻是這一次三弟你不能再留在京城,嗯,你出去避避風頭吧,去哪裡?什麼?你想去千裡之外的成都玩玩?

不行啊,三弟!那地方太遠,老哥哥我會掛念你的!一定要去?唉,也罷,去就去吧,老哥哥我給你備足盤纏,你千萬千萬記得“早點”回來喲!

許三爺走的那天,永定侯夫婦狂喜萬分,終於把這心腹大患送走了,開始張羅兒子冊封永定侯世子的大事吧!

老永定侯子嗣單薄,這位永定侯播種勤奮,田地也很給力,共有三子三女,除了侍妾生的兩子兩女,永定侯夫人也生了一子一女,

嫡長女許茉,十六歲入宮,現為賢嬪娘娘,雖無子嗣,但是一直也沒有斷了恩寵,特彆是太後很器重賢嬪,賢嬪娘娘也經常侍奉太後禮佛;嫡子五少爺許應轅,從小聰慧,喜文也好武,頗有賢名。

嫡子如此爭氣,又有長姐賢嬪娘娘做靠山,唯一的攔路石三弟被打發到了千裡之外,永定侯夫婦以為嫡長子許應轅冊封世子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可事實並非如此。

首先是管理爵位冊封的吏部驗封清吏司對許應轅世子資格問題爭論不休,主要分為兩派,分彆是“挺叔派”和“挺侄派”。

“挺叔派”提出當今永定侯以庶出身份繼承爵位屬於“借襲”,如今嫡子三爺許承曜已經長大成人,就應該把爵位還給他,許應轅這個侄兒根本沒有資格冊封世子。

一石激起千層浪,“挺侄派”馬上就有人反駁說許承曜是個不折不扣的紈絝弟子,在家禍害侯府,在外禍害軍營,京城皆知,此等人渣,如何堪當侯爵之位?

許承曜劣跡斑斑,本該逐出家門,其大哥永定侯為人厚道,長兄若父,力保幼弟,如今到了冊封世子的時候,卻被人以庶出之名質疑其爵位的合法性,國法何在!天理何在!

最後,“挺侄派”占了上風,請求冊封許應轅的折子呈到了皇上麵前。

誰知皇上將請封折子留中不發,好幾個月都沒有消息,永定侯夫人不得已,進宮請求女兒賢嬪娘娘吹一吹枕頭風。

賢嬪娘娘的枕頭風也吹了,還請太後說了幾句好話,請封折子最終有了朱筆禦批,赫然寫著一行小楷:許家三郎何在。

史部驗封清吏司寫的是請封侄兒許應轅的折子,皇上卻問叔父許三郎何在?這令“挺叔派”欣喜不已,慶幸自己得了聖心。

連女兒和太後都出動了,效果卻適得其反,永定侯夫婦陷入了惶恐,心想如果再次上請封折子,肯定會激怒皇上,適得其反,不如將此事擱淺,另尋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