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許三叔將心向明月,風情不識月照溝渠(2 / 2)

十八釵 暮蘭舟 6958 字 3個月前

誰說年齡不是問題,這問題大著啦!睡蓮暗自算了算自己和許三叔的年歲,足足相差十三歲,等到自己四十如虎的年歲,許三叔五十三歲。

敢問廉頗老矣,尚能那啥否(嗬嗬,你們都懂得)?

到時候,許三叔這朵老梨花,能否壓住自己這支開的甚豔的海棠?

三叔啊,嫩草還是留給張溶這樣的嫩牛吧,您這個老牛腆著臉啃過來怪沒意思的……。

睡蓮悶悶的想著,收了燧發槍,半蹲著身子插/回靴子的暗袋裡,這個時代女子的裙長要過腳麵,直能露出鞋尖,她又披著寬大的氅衣防風,所以小腿靴子隆起這麼一塊不會有人發現。

自打差點被徐汐暗算,睡蓮出門都會藏點防身的武器,發髻的簪子都能當凶器用,秋冬穿羊皮小靴時,就在裡頭藏一把小匕首什麼的,後來得了姚知芳送的燧發槍,她就將凶器從冷兵器升級到了熱兵器。

誰知許三爺走了幾步,又氣呼呼的折返回來!

睡蓮心下一驚,再拔槍已經來不及了,睡蓮忙從衣袖裡取了一支犀角長簪在手,三年前在揚州對付神出鬼沒般的許三叔就是用的這個,簪尾鋒利堅韌,一戳就是個血洞!

隔著純白的鳥毛大氅,許三爺火眼金睛,居然瞧出睡蓮在裡頭的所為,他冷哼一聲,說道:“好心當成驢肝肺,我不回來給你指路,你是想在石林裡轉到天黑?”

許三爺在半盞茶時間唱川劇似的變臉好幾次,睡蓮一時適應不過來,隻得側身讓出路來,說道:“還請三叔帶路。”

“誰是你三叔?以後不準這麼叫我。”許三爺邊走邊說道:“你以後就叫我三——三郎吧。”

三郎?睡蓮雞皮疙瘩落了一地,咬唇忍住不去笑,怕又引起這位暴龍暴走了,心想先脫身,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這位許三爺未免太過自信了,賜婚這種事情,他能左右的了君王的意思不成。

許三爺先是氣衝衝快步走著,睡蓮踩著小碎步跟上,許三爺突然腳步一滯,睡蓮差點收勢不住,鼻尖在離他的脊背約一拳的距離停住。

睡蓮清晰的聞得許三爺嘿嘿兩聲輕笑,暗罵他卑鄙無恥,連這種低劣的小把戲都使出來。

接下來的路程,堪比騎白馬的三藏法師帶著三徒弟跋山涉水、翻山越嶺。

許三爺展示了他更卑鄙無恥的一麵,在假山石林裡轉了一大圈,腳步跟蝸牛似的,睡蓮耐著性子和許三爺保持三步的距離,明明剛才還在前頭的,一轉過假山,連人影子都沒了。

三叔您這是帶路還是捉迷藏?!這次輪到睡蓮心頭火氣,卻在身後響起許三爺懶洋洋的聲音,“喂,等以後聖上下旨賜婚,你還是死了逃婚這個念頭,跟著走都能走丟了,還逃什麼逃。”

睡蓮權當他是在說夢話,依舊做了請的姿勢,道:“請帶路。”

許三爺又是輕笑了兩聲,這下沒有再繞路,徑直帶著睡蓮走出了迷宮般的假山石林。

石林的儘頭是個擔梁式垂花門,許三爺停下說道:“我隻能送你到這,你順著左邊的小徑一直走,過了橋第一座院落就是二房的院子。”

“多謝三——爺。”睡蓮不敢再叫三叔,也沒有那麼厚的麵皮叫三郎,乾脆叫三爺得了。

“我對你並無惡意。”許三爺看著睡蓮的眼眸,說道:“我若真的是那不計後果的登徒子,三年前跳進池塘的就不是寧珂和徐汐,而是我和你了。”

“我許承曜不會委屈自己的妻子,讓她身負屈辱和不忿嫁進來;我要我的妻子,帶著無上的榮耀,堂堂正正的嫁給我,生兒育女,和我一起經受風浪,享受富貴。”

言罷,也不等睡蓮反應過來,許三爺轉身消失在石林之中。

睡蓮待在原地想了片刻,無奈這位三爺話裡信息量太大,一時捉摸不透,睡蓮輕輕一跺腳,理他呢,以後再想,有句詩說什麼來著,“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睡蓮將這句詩默練了幾遍,腦子卻突然閃出許三叔那句“我若死了,也要趕著快點投胎,趕在下輩子再娶你。”

心中驀地一陣惡寒,睡蓮深吸一口氣,將雜念排開,向素兒的院落走去。

三日後,大軍開撥,劍指西北韃靼,燕京由皇長子肅王監國。

再過一月,捷報頻傳,聖上連收複五城,勝利似乎指日可待。

與此同時,京城也傳出一個令顏府坐立不安的消息——當初害死顏府大小姐的儈子手、顏老爺子的死敵、肅王的外祖父、前任內閣大學士楊閣老要東山再起了。

作者有話要說:這下明白了為何顏府大廈將傾了吧。

圖1為假山石林儘頭擔梁式垂花門,三叔睡蓮就在次告彆。

這是垂花門中構造最簡潔的一種,它隻有一排柱,梁架與柱十字相交,挑在柱的前後兩側,梁頭兩端個承擔一根簷檁,梁頭下端各懸一根垂蓮柱,從側立麵看,整座垂花門形如樵夫挑擔,所以又被形象地稱為“二郎擔山”式垂花門。

獨立柱擔梁式垂花門多見於園林之中,作為牆垣上的花門,在古典皇家園林及大型私園中不乏其例。這種垂花門的特點是兩麵完全對稱,從任何一麵觀賞都有相同的藝術效果。垂花門的兩柱間裝楹框、安裝(攢邊門)或屏門。垂花門麵闊和柱高的比例,一般為10:9,即麵闊一丈,柱高九尺(按:柱高在這裡指台明至麻葉抱頭梁下皮的距離,不是指鑽金柱的通高尺寸),比清式則例中麵闊一丈柱高八尺的規定略有變化,適當加大了柱子高度,使垂花門整體上顯得輕巧。其餘構件的斷麵尺寸,也與則例規定略有增減,如柱高與柱徑之比不是11:1,而是12:1或13:1,顯示出雜式建築在權衡比例上的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