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第 136 章(2 / 2)

大清第一太子 時槐序 11618 字 3個月前

胤禛又道:“皇兄,烏幕僚調查的時候被老者發現了,他怕老者逃跑,便搶先一步將其一家拘了起來,現已秘密押入京師。”

胤礽麵色一沉。

胤禛蹙眉:“臣弟府中幾位幕僚,烏幕僚在其中並不是很出色,臣弟平日不算看重。他是為了討好臣弟,立功心切,所以行事激進了些。”

胤礽垂眸:“如今人在何處?”

“在臣弟名下的一處莊子上。”

胤礽吩咐小柱子:“準備一下,朕要出宮。”

又轉頭對弘昭說:“你隨朕同去。”

“是。”

幾人來到莊子上。四世同堂全守在一間屋子,年紀最小的孩子大約三四歲模樣。正中坐著之人須發花白,眼神卻很清明。

胤礽近前,示意胤禛將其他人帶出去。老者家人如何肯?一個個目光警惕。局麵僵持,最後還是老者出麵:“你們先下去吧。”

“父親/祖父!”

“下去吧!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這莊子處處防守,明樁暗樁不知道多少,光是門外都有十來人,個個身強體壯,腰佩刀槍,若他們真要做什麼,便是你們在此又有何用?”

“可是……”

“沒有可是。下去吧。”

年長的男子無奈,隻能帶著家人離來。屋內隻剩了老者與胤礽弘昭。

老者看向胤礽:“沒想到老朽日薄西山,時日無多,竟還能引得當今天子駕臨。”

胤礽自出現到現在還沒透露過身份,沒想到眼前之人已經猜到了。

“老先生慧眼如炬。”

老者將目光投向弘昭,胤礽言道:“這是朕的長子。”

長子亦為太子。老者驚訝,萬萬沒想到自己一個階下囚,不但皇上來了,連太子都來了。

“不知二位前來所為何事?”

為的肯定是他們,但他們這等身份,既然暴露了,殺便殺了,用得著親臨嗎?

胤礽看向弘昭:“你既心中有疑問,可以詢問當事人。”

弘昭會意,上前道:“孤有一事不明,還請老先生解答。”

“你說!”

“老先生既然是朱氏後裔,為何要將洋人的消息透露給我們。若洋人計謀得逞,你們不是更有機可趁嗎?你應該知道,傳遞此等消息必會引起關注,會有暴露的風險。此舉與你們而言,有弊無利。”

老者一頓,轉而看向門外,目光幽深:“太子今歲十五,康熙三十年你還未曾出生,但你身為儲君,當聽說過那年朱和濰謀反行刺之事。”

弘昭點頭。

“太子說此舉對我們而言有弊無利,那麼對百姓呢?外族入侵,舉國之禍,苦難者百姓,流離者百姓,生死者百姓。”

短短兩句話,擲地有聲,鏗鏘有力。弘昭怔在當場,呆呆看著老者眼中泛出的隱隱淚光,肅然起敬。他挺直了腰背,拱手行以君子之禮:“老先生大義!”

老者愣神。清廷太子對他行禮?雖然不是跪拜,未曾彎腰,隻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君子拱手之禮,但於儲君這個身份來說,也很是讓他出乎意料了。

老者看向胤礽,胤礽沒有阻止,甚至眼神中帶著欣慰之意。這說明他讚同太子的舉止。老者眸光微微閃了閃。

胤礽言道:“下麵人不懂事,自作主張請老先生入京,讓老先生受委屈了。不知老先生現下有何打算?可願留在京師?”

這話讓老者更是詫異:“你不殺我們?”

胤礽輕笑:“老先生從未行過反清之舉,更是給了我們一個重大消息,讓我們免於一場禍患,朕為何要殺你們?”

“可是我們的身份……”

“那又如何?”

“你就不擔心?”

胤礽笑意更深:“敢問如今明廷舊臣何在?”

老者神色一暗,緩緩搖頭:“不在。”

當年跟著朱和濰的人,說是舊臣,實則其中十之有九都是因個人私欲,打了個舊臣的幌子。大清入關數十年,哪裡還有什麼舊臣。

“再敢問,現今百姓生活如何?”

老者張了張嘴:“比之我朝末年勝百倍。”

“朕上位十七年,勵精圖治,人心所向。天下太平,海晏河清。君臣相得,百姓和樂。如此情景,何懼之有?”

老者深吸了一口氣。是啊。何懼之有。就算他有複明之心,誰會追隨?當今天子治理的天下固若金湯,無人能撼。可即便如此,能輕輕放過他們,也可見其胸襟氣度,容人之量。

老者抬頭看向胤礽:“若我願意留在京師,當如何?”

“朕會封你為明王,賜居府邸,尊榮富貴,頤養天年。”

老者心中一顫,明王,明王。他有過一瞬間的觸動,然而很快回過神來。

“若我不願意留在京師呢?”

“老先生自便。”

老者喉頭動了動,幾次啟唇,最終開口:“皇上以為何為君?”

胤礽了然:“朕明白老先生的意思,朕在位十多年,歲數漸老,太子已然長成。朕以為這個問題,由太子來回答更合適。”

弘昭:???歲數漸老?什麼玩意?

他看著自家神采奕奕,看上去不過三十出頭的汗阿瑪陷入深思。

“太子!”

弘昭回神,麵向老者:“孤以為,為君者當自正其身,不令而行;擇善從之,兼聽則明;謙虛為懷,有容乃大。無愧於江山社稷,無愧於天下臣民。”

老者起身,還以君子之禮,而後給予選擇:“我不願留於京師。”

胤礽沒有強求:“朕送老先生一家回江南。”

老者點頭:“多謝。”

他欽佩於天子與太子的氣度,但朱氏不為清廷之臣。他們有自己的骨氣與驕傲。明王,明王,就算占了個明字,也不是他的故國啊。

離開莊子,回到馬車之上,胤礽撩起車簾回望那座院子,輕輕歎息:“明廷雖亡國,朱氏卻並非全然不可取。朱和濰到底不是正統。此人胸襟氣度,眼見著實遠非朱和濰能比。最重要的是,他有朱家人的堅守。”

他轉頭看向弘昭,“朕曾同你仔細說過朱和濰之事,讓你銘記於心。今日之事,朕也希望你能記住。”

弘昭點頭:“兒臣明白汗阿瑪的意思,謹記汗阿瑪教誨。不割地,不納貢,不稱臣,不和親。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胤礽莞爾,對於眼前的繼承人十分滿意。唯一不滿意的是他的年紀。

他怎麼才十五呢。十五歲,終歸小了點。怎麼也得等十八歲成年再大婚吧。大婚後就可以準備退位了。

哎,算一算,還得好幾年。

胤礽鬱卒,不過轉而又釋懷了。

幾年而已。他十幾年都等了,還差這幾年嗎?

弘昭:……汗阿瑪看他的眼神好詭異,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