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拍賣2(1 / 2)

民國之燕燕 多木木多 8880 字 9個月前

約翰先生登場了,但誰都沒有看到他在哪裡,隻聽到聲音。

一個男人口音很重的在前方說:“歡迎光臨,先生們和女士們,希望你們在這裡能度過一個愉快的夜晚。”

台下便響起一陣克製而禮貌的掌聲,不像領導會議時要大聲用力鼓掌。祝二小姐也跟著大家,兩隻手輕輕的拍了幾下。

假如不說這是個拍賣會,那這還真像是主人在餐會後出來答謝客人的。

約翰先生說話的時候,留聲機的音樂聲就停了。等音樂聲再次響起,祝二小姐就明白約翰先生講完了。

他真的就講了一句話。

真是言簡意賅。

音樂再次響起後,侍者們再次開始挨著桌子上菜。

祝二小姐看到三位侍者推著一個上菜車緩緩而來,在每個桌前都停一下,揭開蓋子讓客人們看一看,客人要是搖頭或擺手,他們就蓋上蓋子,繼續向下一桌進發。

終於到他們這桌來了,祝二小姐心裡還想冰淇淋都吃完了,還上什麼?蛋糕?

三位侍者到了桌前,先對蘇純鈞和祝二小姐點頭示意,然後輕輕揭開蓋子。

裡麵不是菜或甜點。

銀盤子上是一隻盒子,盒子是打開的,裡麵好像放著一隻綠色的碗。

拍品?

祝二小姐立刻拿起拍賣單看,見第一頁第一個上隻寫了一件物品,起拍價是一百元。

美金。

她來之前,祝女士曾經給她解說過一些拍賣會上約定俗成的小規矩,比如第一件拍品,通常會是一個開價挺便宜的小東西,用來提振氣氛,如果隻是去拍賣會逛一逛,像慈善拍賣會這種,以花錢為目的的,那拍第一件一般是不會吃虧的。

——祝女士當時被騙參加慈善拍賣會,沒能拍前麵的便宜東西,花大價錢拍了後麵的,十分的後悔。

祝二小姐的目標在後麵的糧食,對這個碗不感興趣。

她看蘇先生。

蘇先生笑一笑,對侍者點點頭。

侍者就把盒子從裡麵拿出來,雙手捧著放到兩人麵前的桌上,再從裡麵取出那隻碗,就著燭光,仔細的轉著圈讓兩人看清楚,再放回到盒子裡,就站直不動了。

蘇純鈞在侍者退後之後,才伸手把碗拿出來,人

家是雙手,他一隻手就拿出來了。

“哦,還有個蓋子。”他笑著說,連裡麵的蓋子也一起拿出來。

這是一隻蓋碗。

碗通體碧綠,在燭光中顯得特彆好看。

他把碗放在祝二小姐麵前,顯然示意讓她也看看。

祝二小姐還真沒見過這麼漂亮的綠碗——感覺不像玻璃。琉璃?

她拿起來放在手裡一看,驚了。

這好像是玉碗。

“玉的?”她小聲問蘇純鈞。

蘇純鈞笑著點頭,也小聲對她說:“是岫玉,不值錢。”

祝二小姐哪裡知道什麼岫玉,聽他說不值錢就真以為不值錢,她倒是覺得這隻綠碗挺好看的,綠色很均淨,沒有雜質,造型也很簡單,沒有雕花刻字,就是一隻普普通通的蓋碗。

但再好看,她也不會買。

她來的目的不是古董,而是糧食。

所以祝二小姐看過以後就放下了。

蘇純鈞從懷中掏出鋼筆,寫了一個數字在拍賣單上。

祝二小姐側過去看,見寫的是“300”。

結合價格,那就是他出300美金買下這隻碗。

祝二小姐沒有說話。她來這裡是買糧食,而蘇先生出公差,不可能是為買糧食而來。她就當好一個花瓶,笑眯眯的就行了。

侍者收起拍賣單,將碗放回盒子,再繼續往下一桌走。

他們繞了一圈後就從後麵消失了,沒有再回來。隻有侍者不一會兒過來將他們的拍賣單送了回來,這時,第二個拍品坐著傳菜車又從前麵過來了。

祝二小姐這回仔細重新看了一遍拍賣單,前兩頁都隻是寫一個盒子,沒有標注重量或其他的東西,後麵的價格也都是三位數,從第三頁起價格才上四位數,可見前兩頁都是小東西。

每一個拍品到了他們這一桌,蘇純鈞都讓侍者拿出來看了,他就像個來灑錢的大少爺,錢多的沒處花,什麼都想看,什麼都想買。

第一件拍品也送到他們桌上來了,顯然,蘇少爺出的300塊成功拍下了這隻岫玉玉碗。

碗送過來之後,祝二小姐笑著找侍者要了一碟巧克力。侍者送來的巧克力神似費列羅,包著金箔紙,祝二小姐吃飽了都忍不住品嘗一下這已經久違的美味。然後她把送來的巧克力堆滿了那隻玉碗。

用實際行動向人證明,300塊美金買回去的古董玉碗,就是個特彆點的糖果盒。

蘇純鈞真是高興,有一種特殊的默契在他的心口湧動。

這就是心有靈犀。

燕燕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與他是如此的相配。

他們是真正的靈魂伴侶。

茫茫人海之中能遇上她該是多大的幸運啊。

約翰先生在二樓的窗戶前監視著這下麵的拍賣會。他舉著望遠鏡,著重觀察著蘇純鈞與祝二小姐這一桌。

第一眼印象,這是一對非常年輕的男女。

雖然現在這個世界年輕人也有不少能做出相當的成就,但他不覺得自己會在這種地方就碰上一對。

在這個年紀的年輕人,他們通常都還躲在家族的庇護下,什麼也不會做呢。

他問秘書:“你知道他們是什麼家族的人嗎?”

秘書雖然是中國人,但他也並不認識中國所有的權-貴啊。他隻能尷尬的搖頭:“很抱歉,先生,我並不認識他們,而且蘇與祝,都是我國相當大的姓氏。”

約翰先生歎氣:“是的,是的,你們中國人的姓氏太多了。”

約翰先生十年前來到中國,曾經有心要做一番大事業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