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 2)

從龍 七茭白 5085 字 7個月前

三月初,新一輪的科舉結束,隸察司選上了百餘考卷,交由聚水閣存檔。眾人腳不點地大忙了幾天,安頓好後就偷了懶,大家輪值當差,其他人便回家歇息。

這一日輪到陸德海當差,臨近散班,展眉突然過來,打了聲招呼。陸德海知道她有話要說,兩人就找了處僻靜地方,展眉見四下無人,便斂袖躬身行了個禮,道:“雲氏已經回沅江,多謝大人居中斡旋。”

陸德海哈哈一笑,忙虛扶了展眉,道:“舉手之勞,不必如此大禮。”

展眉正色道:“要不是大人為我出麵,展眉現在已經在沅江路上了。大人仗義,我家裡上下十分感念。”

陸德海不過是派人到劉家傳了個口信,捫心自問,也擔不起這樣的感激,連忙滿口相辭。雲婉悄然離宮,展眉家裡也不知緣由,卻知道雲行之突然回府,便猜測有人暗中和雲行之說過什麼。展眉思前想後,隻想得到陸德海一人,此時便殷勤相謝,又微躬身施了一禮,道:“我在宮裡,諸事不便。這裡有一封信,想麻煩大人跑一趟,幫我遞給家父。”

她說著,從衣袖裡抽出一個小小的紙卷,用銀灰色絲綢紮著,雙手捧給了陸德海。

這信箋紫底銀絲,綁紮得很是精巧。陸德海見了登時心中狂跳,推辭的話再也說不出來,把紙卷接到了手中。這東西叫薦紮,是世家大族間最正式的一種舉薦方式,持信人將得家主親自接見,從此納入家族庇護。上品世家講求風雅隱秘,拉攏舉薦之事都藏在下頭,表麵上一派矜貴典雅,輕易不肯接納新人。這機會太難得,抓住了可以少奮鬥二十年,他不過是一時善意流露,想不到竟得了如此厚報!陸德海難掩激動,緊握著薦紮,低聲道:“多謝……劉女官成全。”

展眉沒有回答,默默躬身施了一禮。

陸德海當晚回家,和老管家細細商議了一番,第二日便投帖到劉府,尚書台左丞劉大人果然親自接見,把他請入內廳私談。劉盈是極偏心自己小女兒的,展眉在宮裡孤苦伶仃,差點被帶到沅江去,劉盈事後得知心疼萬分,對肯出手幫忙的陸

德海十分感激。劉雲兩家爭鬥相持多年,他知道以一人之力不可能撼動雲氏,猜測是陸德海誤打誤撞,碰上了什麼忌諱,才逼得雲氏放手。他對雲白臨這個老對手十分了解,知道將來必有秋後算賬,才讓展眉把陸德海引到自己麵前來,打算觀其心性,施以庇護。陸德海一進門來,他見了對方一身鐵骨,卻又沉穩可靠雄心勃勃,心裡便叫了個好,暗忖聖上果然銳利眼光,提拔的臣子個個不凡。

兩人歸了主客入座,劉盈便又稍稍考教,問陸德海學問。陸德海是底下摸爬滾打下過真功夫的,此時對答如流,句句皆在點上。劉盈十分滿意,便問陸德海將來打算。他素來溫厚,說起話來輕聲細語,不疾不徐,此時流露出欣賞之意,陸德海大受鼓勵,不知不覺便把自己深藏的野心說了出來,道:“聖上厚恩,下官無以為報,隻想著有得覲天顏,匡輔大寶的那一天。”

所謂得覲天顏匡輔大寶,便是指位列九卿,禦前聽政。陸德海雖然是朝官,卻沒有禦書房行走的資格,重新授官後再沒有單獨覲見聖上的機會。他滿腔的熱意無處傳遞,便下定決心要披荊斬棘,走到皇帝麵前去。朝廷裡三公九卿皆為九邦砥柱,背後有無數家族支撐扶持。他一介孤身,懷抱這樣狂妄的想法,堪稱荒唐大膽。劉盈啞然失笑,卻也喜歡他勃勃向上的生氣,沉吟一會兒,委婉道:“年輕人,有朝氣是好的,但是要實際。”

陸德海點點頭,誠懇道:“下官知道這是奢望。不過記在心頭,督促自己向上而已。下官是泥裡滾出來的,不敢忘了出身,現在隻想著做點實事,能夠福澤百姓,惠及旁人,便是實際考量了。”

劉盈很認同,長歎道:“為人臣子有這份心思難得,不枉費陛下栽培你一場。眼下你在隸察司分管科舉,便是實實在在一件福澤百姓的好事,好好乾,像你這樣的人,選上來越多越好。”

他說到科舉,陸德海卻不吭聲了,麵露為難之色。分管科舉雖然惠及寒門,卻也要往長遠打算。他自己走過科舉這條路,知道朝中人皆抵觸,就算陛下大力推行,怕也四麵掣肘,將來難以發展。朝廷裡就這麼些個位子,

他提上來個寒門,便擠掉一個世家,這種得罪人的事情做多了必有隱患,就算有陛下在身後撐著,怕也難逃罵名。他早已為難許久,現下便將這層顧慮和劉大人提了一提。

劉盈是政事辦老的,陸德海一說便知根底,微一沉吟,道:“朝裡辦事可逆風不可逆水,隻要肯乾,再艱難也能開路;可若得罪了人就難爭上遊了。你能想到這麼長遠,看得又清楚,實在難得。今年秋後我家裡幾位子侄也要入仕,等機會合適,會想辦法幫你挪一挪。你屬意那個部院呢?”

陸德海聞言大喜,連忙起身相拜。他早就想過,最好還回經略督事治水,一方麵是自己本行,做出來是件踏踏實實的功績,另一方麵有錢有權,可謂名利雙收。劉大人既然主動提起,他便把這個打算說了出來,懇求劉盈幫他活動。

他在朝中跌宕,幾番大起大落劉盈都清楚,見他還想回經略督事,便有些遲疑,道:“經略督事裡水渾,幾個家族把持大局,抱成了鐵板一塊。陸大人吃過虧,還想再去試煉嗎?”

陸德海懇切道:“人脈二字,全在經營。那時候下官孤高自傲,不懂得和光同塵,現在想來,還是我自己錯得多。大人放心,下官現在已知深淺,絕不會重蹈舊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