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天然的真實關心。
她穿來這個世界,已經很久沒感受到了。如今突然遇到,想起曾經的父母,竟湧上一種從來未有的溫暖與感動。
曾經溫涼無波的心,平生第一次為父母之愛有了波瀾。
她想,如果此刻父母就在身邊,她一定會衝上去,緊緊抱著他們。
不必說一言,但這麼多年的恩與情,會在他們之間流淌。
念及於此,情不自禁,她也軟聲回應:“我沒事。”
隻說了這三個字,就再也說不下去。
聲音竟有些哽咽。
如果是她的親生父母,一定會更關心她有沒有事吧。
隻是不知此刻遠在現代的父母,是何種狀況?知道自己已經穿越了麼?會不會已經以為自己“猝死”了?如果是那樣的話,會不會傷心呢?
想起自己曾經對父母的無動於衷,內心無比後悔。
早知有今日相離,當初就該承歡膝下跟父母好好親近。
她這邊思緒紛飛,看在此時的淩家父母眼裡,還以為女兒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才會如此傷心。
他們這輩子一共也就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
雖然重男輕女是肯定有的。
但畢竟也隻有這一個小女兒,說不疼,也是假的。
更何況,女兒雖沒有兒子疼,但總比對兒媳婦疼得多啊!
公婆嶽父母和兒媳女婿從來都是算不清的賬——明麵上都說把對方當父母、把對方當女兒和兒子,但實際上是不是那麼回事,就隻有自己清楚了。
可以說,古往今來,能把兒媳當女兒、把女婿當兒子、把公婆當父母、把嶽父母當父母的,不是沒有,但隻怕一百個裡也出不了幾個,可以說是真正的百裡挑一了。
淩家自然任何一個都不在這“百裡挑一”之列。
所以,從內心來說,兒媳婦和女兒是差很遠的。
他們平日裡見女兒自願做事和自願退讓是一回事,現在看到女兒被欺負得恓惶哽咽,則是另一回事了。
更何況,正因為原主以前處處懂事退讓,淩家父母才堅定認為女兒肯定是受了天大的委屈才會有今日之舉。
當下便跟淩麗表了態:“小麗,到底發生什麼事了?你說,說出來我們給你做主。”
淩麗隻是哽咽不語,沉默搖頭。
她此刻情緒未平,確實沒心思去告誰的狀。
更何況,她還是想觀察一下,看父母在幾個子女間到底如何平衡選擇。
畢竟,內心的感情是一回事,真正做出來又是另一回事。
尤其是在六七零年代,很多父母並不是疼愛兒媳勝過女兒,而是因為以後要靠著兒子兒媳,所以在麵對兒媳和女兒的利益對峙時,往往都會偏向兒媳。
對於這一點,她在六零年代呆了那麼多年,還是有些感知的。
淩家老兩口見女兒不說話,以為是受了委屈又懂事不肯說,心裡更是心疼。但既然女兒不肯說,此時也就沒再多問什麼,隻拉女兒回家,說天黑了好好休息。
內心裡,卻怪上了那個大嫂。
那大嫂自然還不知自己被公婆怪上了,見到他們帶淩麗回來,依然是以前那般蠻橫,直接上來發火:“哈,你還知道回來呀?我還以為你不回來了呢!怎麼著,現在翅膀硬了,要爹娘親自出去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