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芹沒想到自己丟出個石頭居然半點漣漪都沒砸出來。
有些沉不住氣了。
半晌, 見還沒有人說話。
便又提了提:“咯咯, 你看我,說著說著就沒邊了。我們小麗還小,找婆家也不急著這一天兩天呢。分家的事嘛, 誰家也都不是急在一兩天的。”
“……”
淩麗默默吃飯, 同時在內心默默翻了個白眼。
得,找婆家不急著一天兩天, 那就是三天四天嘍……橫豎還是快點找唄。
而彆人也聽懂了:不是一天兩天, 那就是三天四天唄。
還好意思說不急, 分明都已經快急瘋了吧!
眾人都默默橫了她一眼。
但是還是沒有人說話。
李秀芹主要是想有人接茬,這樣話題才能繼續下去。
她現在才是最想打破沉默,把這個話題戳穿的人。
沒人說話,就冷場了。
所以, 她又不折不撓, 再提:“唔, 小麗啊,如果我們分家,你是想跟我們還是想跟大哥大嫂呢?”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
大家就無法再忽視了。
淩麗無語, 默默吐槽她的奸詐。
不為彆人, 隻問自己。
顯然是柿子撿軟的捏。
你們愛分就分, 關我毛事?
淩麗死魚眼:“我, 隨便。”
她是真隨便。
反正都不是什麼好人。
有啥好跟的?
但彆人聽著就不舒服了。
這個“彆人”,正是淩偉夫妻。
他們其實一直知道自己家三個孩子吃了老二家的工分,雖然嘴裡不承認, 但肯定是不會同意分家的。
現在老二媳婦提分家。居然還這樣問小妹,就心思叵測了。
如果分家,最好是分三家,老兩口一家,大哥一家,二哥一家。
正常來說,都是這麼分的。
但現在聽李秀芹的意思,是隻跟老大分。
那也就是說,並不打算單獨分出老兩口。
這事可就麻煩了。
如果分成三家,那麼老大家和老二家肯定是平等的。但老兩口家不是啊。
兒子奉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
現在兩兒子都結了婚,就算分家,也應該按月交供養的。雖然老兩口現在用不上。
隻要交了供養,老大家就可以占便宜啊。
為啥?
因為老兩口現在還很健康,還在上工分,掙的東西自己吃都綽綽有餘。所謂的供養,也不過是個名聲,其實目前還是用不到的,也隻能存著。
但作為爺爺奶奶,怎麼可能存著東西看孫子挨餓?
所以,兩個兒子交的贍養費,少不得最後又補貼給兩個孫子。
這兩個孫子可都是大兒媳婦丁桂芝的兒子!
給兩個孫子,也就是給大兒子和大兒媳。
所以,其實,隻要有老兩口在,隻要老二家還沒生孫子,分不分家,老大家都要占便宜。
唯一不同的,就是名分不同而已。
如果不分家,那就是一家人,吃穿用度自然不分彼此,一起掙一起花,甚至怎麼分配還要淩家老兩口做主,少不得還要偏向兩個孫子。
比如,他們家的雞蛋,都是兩個孫子的專屬。
如果分家呢,反正也是要交贍養費。
最後贍養費還是給了兩個孫子。
再加上淩家老兩口和淩麗掙的工分,全貼給淩家那兩個寶貝疙瘩。
到時候還是老二家吃虧啊!
所以,現在李秀芹想出了這麼一招。
也就是兄弟分家,但跟父母不分家。
這種在村裡也是有操作的。
何為“兄弟分家、但跟父母不分家”呢?
很簡單。就是兄弟兩個分成兩家,但父母不單獨出來,而是自由選擇,想跟誰住,就跟誰住。
現在淩家老兩口肯定是想跟他們那兩個寶貝疙瘩一起住的,也肯定是要幫襯老大家的。關於這一點,李秀芹也知道無力改變。
但是,這樣分家起碼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用交贍養費。
這在村裡是有先例的。
如果父母選擇了其中一個兒子,將來就一輩子跟著這兒子了,不管是他們康健時幫襯這個兒子,還是將來老了拖累這個兒子,都是他們之間的事,跟其他人沒關係。
其他子女都各過各的日子,跟他們幾乎完全獨立。最多也就是在他們老了的時候,能順手幫忙就幫一把,有口好吃的就順便給老人端一碗,這還是全憑自願。
這樣一來,老二家吃的虧可就少很多了。
甚至,可以說不吃虧了。
因為人總有老的時候。
就算淩家老兩口現在再健康,將來總有老的那一天。等到那天,他們就是拖累了。到時候淩家老大可就有得哭了。
全靠他們家伺候老人,可是一件很大的負擔。
所以,這麼反順一算,也沒賺著什麼。
李秀芹這算盤可以說是打得很如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