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任何解釋。
如果是彆人,或許還會想想該怎麼說才能婉轉,甚至該怎麼說才能完美既達到自己目的又不得罪人。
但淩麗不在乎那些。
她本就沒什麼人際情感需求,得不得罪人,她壓根不在乎。
更何況,人家給你提要求、你不答應,這是事實。不管說得多婉轉,人家達不到目的都是不會高興的。
所以她從來沒興趣去維護什麼人際感情。
作為一個在職場多年打滾的人,她從來隻信可交換價值。
人與人發生關係,是因為彼此有可交換的價值,不是因為會說話。
地位低、沒利用價值的人,就算說話再好聽,也不會被人尊重的,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人際幫助。
後來,她穿越了,懂得了更多的感情方麵的東西。
但那是感情,不是人際。
對於淩家這些本就沒感情的人,談不到那個上麵。
所以得罪也就得罪了。
看著李秀芹氣呼呼離去,她反而有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後來,丁桂芝也來,目的跟李秀芹也是一樣的。
隻是理由不一樣。
她的理由是,女孩子還是要跟著父母才好,這樣彆人看著才孝順懂事,不然將來就嫁不出去了。
“但凡人家找媳婦,誰不想找個孝順懂事的。你說,你現在跟自己父母都不在一塊,彆人打聽你連自己父母都不孝順,誰敢娶你呀?”
她這話說的未必是假的。
人娶兒媳婦當然想找“孝順懂事”的。
而且,在婚後還特指對“公婆”孝順懂事。若是婚後還念著孝順娘家父母,那就不叫孝順,叫貼娘家了!
人嘛,都是利己的。
找兒媳婦找個“孝順懂事”的,自然是想找個人來伺候自己。
誰都希望彆人無私付出,然後自己得好處。
這是人性,淩麗當然懂。
不過,這跟她沒關係。
她本來也不想結婚。
找那些一天到晚淨想著媳婦“孝順懂事”,琢磨著娶個無私奉獻傻子進來的人結婚,那才叫自跳火坑。
原主的一生,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淩麗還不至於頭鐵到去跳那種火坑。
所以,她這輩子壓根就不想在這個世界結婚。
除非碰到蘇戰。
“不。”
她對大嫂,一樣是跟對二嫂一樣的話。
而且,反複說的,還是這句話。
終於,在丁桂芝提了無數個借口,而淩麗也回了無數個“不”後,丁桂芝也氣呼呼走了。
看著她也走了,淩麗再度鬆了一口氣。
緊接著,來的是淩老太。
這一次,目的還是一樣的。
當然理由肯定還是不同。
而且,方式還不同。
淩老太的理由不出彩,來來去去還是跑不出大嫂二嫂的那些話去。
但她的方式,卻很出彩。
那叫一唱念做打,全武行。
淩麗就感覺看了一場大戲。
她看著淩老太從氣勢洶洶而來,再到苦口婆心講道理,然後一把鼻涕一把淚做傷心老母狀……最後連哭帶罵痛陳淩麗的不孝。
反正最後走的時候又恢複到氣勢洶洶。
隻是臉上的淚漬還未乾,配上她那氣憤的老臉,尤其好笑。
等她也走了,淩麗這才算完全鬆了一口氣。
看來,應該可以畫個句號了。
然而,事情還沒完。
幾天後,淩老太居然帶了一大幫親戚來。
七大姑八大姨,站了一圈,輪番跟淩麗說。
有苦口婆心的,有義憤填膺的,有聲情並茂的……
總之,各種勸說齊上陣。
顯然,都是淩老太請來的說客。
一個個嘴裡站在淩麗的角度分析利弊,或者站在道德的高度評點孝順與否……
但淩麗卻知道:都是為淩老太服務而已。
說白了,就是幫淩老太辦事。
淩麗內心冷笑。
麵上也沒任何表示,隻是冷冷用“不”拒絕。
說隨便你說,隻要你不口乾。
反正我這也沒茶水。
但做嘛,我自己該怎麼做還怎麼做。
想要我搬回火坑?
隻有一句話:不。
終於,送走了這最後一批麻煩,她才算能徹底鬆了一口氣。
知道這事可以徹底畫句號了。
便開始籌劃自己讀書的事。
讀書,在這農村,可不是件容易事。
倒不是不可能,隻是需要支持。
農村但凡能給孩子讀書的,都是家境相對挺好的,而且基本隻給男孩子讀。
像現在淩麗這種情況,是沒條件讀的。
可,那是一般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