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複高考後, 其實應該很多人都想去參加高考的。
但是畢竟是十年運動後的第一次, 許多人心裡還有點虛,不知道這事現在穩不穩。有些人持觀望態度,所以申請的人並不多。
當然,知青們基本都很想, 因為知青們基本都是要走讀書這條路的。
就算是回城了的。
回去解決問題也有困難。
就算解決了工作, 也能更進一步。
畢竟知青知青, 就是知識青年嘛, 肯定想進一步提升一下學曆。
更何況, 村裡還有很多知青目前還回不了城呢。
還在等政策。
等政策當然不如直接考上大學的好。
不過, 在農村裡, 知青的地位沒農民高。
恢複高考這年, 參加高考的學生需要相關部門推薦。農村裡就是隊長推薦。而知青肯定是排在農民之後的。
但淩麗所在的村子, 讀書的、還能考大學的農民, 可不多。
尤其有自信考上的,更不多。
——隊長有言在先,大家都可以申請, 但如果今年申請了批準了, 但是沒考上,明年是要推後的,要先讓彆人。
這也算一個相對公平。
正因為如此,淩麗才能搞到名額。
如果等到明年,說不定就有彆的變數了。
所以,這次她是牟足了勁頭去考, 立誌一定要考上!
而結果,也是喜人的。
她考上了。
不隻考上,而且名次非常靠前。
上的,是燕大。
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她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燕大啊!
華國第一學府啊!!
她上輩子都想考但是沒考上的啊!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作為一個讀書人,在上一輩子她也想考燕大啊!
可那也不是說想考就能考上的。
沒想到,這一世圓夢了!
看來,原主的心願也不是一無是處嘛!
唔,說實話,收到這結果,她自己也挺高興的,哈哈。
誰不愛成功呢?
那可是燕大啊!!
她激動著,又想起與蔡澤興的約定,內心豪氣衝天,想著,或許自己這輩子還真能混個燕大的教授呢。
雖然一輩子跟學術耗確實挺讓人頭大的!但一想到自己是燕大的教授,那榮譽感……咳咳,所有的辛苦,也都值得了吧?
她如此想著,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但她這邊美好憧憬著,那邊淩家卻炸鍋了。
什麼情況?
淩麗現在考上大學了?!
他們家整個就懵了。
隨即,炸了。
原本,淩麗去報考高考的事他們就不同意。
但是想著那孩子也沒讀過幾天書,壓根不可能考得上,所以也就懶得去真攔。
大隊長現在遵循國家精神,什麼都按規章公平公正辦事,既然淩麗滿足條件,自己去乾擾也不合適。沒得討隊長的嫌。
所以,淩家人也就一直沒真行動。
沒想到,現在淩麗居然真考上了!
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要知道,讀大學可是要錢的啊!
這學費……他們淩家可不想出!
彆說學費了,就算不要學費,隻光要生活費,家裡也負擔不起啊!
——好吧,就算負擔得起,也不會負擔呀。現在都是為兒子孫子,誰為了個女兒去奔命啊?女兒學得再好,將來還不是人家的人?憑啥供她讀書啊?!
所以,淩家人越想越想不過,便聚在一起商量了半天,最後,推舉淩家老頭去找大隊長。
這大約是他們淩家分家後的首次大團結。
為了阻攔淩麗去讀書,大哥二哥終於又站在了同一條戰線上。
而淩老頭一家之主的位置,又被凸顯了出來。
他一下子擔當如此大任,內心也是很激動的。
自覺當年光榮的一家之長的日子,又回來了。
以前吧,他是家裡最大的,算是真正的一家之主。孩子們為了得到更多的關注和資源分配,都會可勁巴結他,向他討好掙表現。
他就那樣看著孩子們在自己麵前表現孝順乖巧的一麵,擺著譜兒,從中平衡,決定家裡的一切。
可分家後,則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
理由當然很簡單:
以前大家吃大鍋飯,東西都是交給老的,所以分配東西的時候,也都是老兩口發。
大家想占更多的分配資源,當然可著勁討好老兩口。尤其討好淩老頭。
可現在不是那麼回事了呀。
現在已經分家了,而且淩老頭和淩老太跟了老大兩口子過,將來就是跟淩家老大兩口子綁定在一起的。要靠著老大家養老送終呢。
現在情況就反過來了。
淩家老兩口等於就是看老大兩口子的臉色。
因為他們才是這個家真正的主人,才是真正掙工分的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