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畝產千斤的秘密(四)(1 / 2)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裡有一支流派叫做“農家”,他們提倡的是“君民並耕”的思想。但想也知道,這樣的思想肯定不會被君主們所采納,到了先秦後期,農家已經悄然退出了政治舞台。】

鹹陽城中。

李斯冷笑一聲,想起了自己曾經學到過的一些關於諸子百家的軼事。

農家在當時可也算是顯學,和儒家的思想有一部分重合,但也有一部分是天然對立。

孟子就對農家的許子十分不屑,甚至稱其為"今也南蠻觖舌之人",說他是有著奇怪口音的南蠻子。如果不是農家當初勢大的話,那孟子根本不會將他放在眼裡。許子的弟子陳相原本就是儒家子弟,後來轉為農家,就像他一樣。

陳相曾經和孟子論戰,但被孟子打敗。再後來,農家不受君主重視,也沒什麼新的變化,就慢慢的敗落了。

李斯也不喜歡農家的理論。

“君民並耕而食”、“收獲平均分配”…幼稚!

完全無視整個國度的現實情況。

已經得到權力的君主怎麼可能會和庶民一樣的去種地。所有的收獲怎麼可能無視身份平均分配?

就像他自己,他現在已經不再是守倉庫的小吏,而貴為秦朝的相國。

難道還想讓他和庶民一樣冒著大太陽去種地?那他那麼辛苦,用儘心機要往上爬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農家,倒也亡得不冤!

不過,李斯倒是不像上次擔心儒家那樣的擔心農家,自己的陛下就算是傾儒,也絕對不會傾農,最多就是鼓勵農桑而已。

不過,剛剛羽趙過發明的幾種農具倒是真的好用,李斯召來自己府中的工匠,讓他們趕緊連夜仿製出來,這樣明天自己可以帶著入宮呈給陛下了。

李斯撫著須,滿麵笑意,仿佛看到光明的未來。

【但之後,華夏古代也湧現出了不少的農學家,他們身上或多或少還閃耀著"農家"的影子。】

【我們剛剛提到的趙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不僅發明了耦犁和鞍車,還創造了一種"代田法"。當然,也有說是關中的農民在勞作中發明了代田法,而趙過在這個基礎上做出了總結和改進。這一點暫且不提。】

【簡單的

理解代田法就是在田裡挖溝,然後把農作物種在溝裡麵,這樣可以保證它們的幼苗不被風吹倒,還能更好的賭博水分。然後每次除單的時候再把購邊至上的工往溝裡填一點,讓農作物長得更加紮實。等到填平,農作物基本也長得差不多了,就等著成熟結果了。然後第二年的時候,再換一下溝和壟的位置。】

戴著鬥笠的農人在一名老者的指導下在田裡開溝,然後小心的將種子灑了下去。

種子很快就長成了小苗,農人臉上露出了笑容。

有一夜,忽刮大風,他在家裡輾轉難眠,索性披了蓑衣來田中查看。

卻看見平地裡種下的秧苗早已經被大風刮得東倒西歪,但種在溝渠裡的秧苗卻因為兩邊士壟的保護還活得好好的,隻是麵上蓋了一層薄土。

太陽出來了,照耀在秧苗之上,充滿生機。

【這一點是很科學的,因為我們現在即使不會種地,也大概知道一塊地如果一直不停的種同一種植物,它的肥力就會慢慢的流失,最後變成毫無營養的沙土。耕地也是需要休息的。代田法就保證了耕地的輪休。】

蕭何一拍大腿:“這個很有用啊!我們也可以學嘛!”

而且看上去其實並不困難,應該很容易就學會。

他雖然是主吏掾,平時不用下田乾活兒,但家中也是有很多畝地的,正好到時候可以撥出一部分來試一下這個代田法。

正當他尋思的時候,卻看到旁邊的劉邦站起來就往外走。

“劉季你小子去哪兒?”

劉邦哈哈一笑:"仙畫路上也能看,我找人去商量水車一事。"

他平時可是要幫父兄在地裡幫忙的,知道灌溉一事有多重要,也有多難。兩隻大木桶裝滿水,一下子就能將腰背壓彎。而且一畝地往往也不止一兩桶水,更彆提十畝地百畝地。反複往來,人都要累死。

仙畫所展示的幾種農具,那些小件的並不難仿造。

唯有水車,身量巨大而且有一定的難度,必須要言府要吏目拿出錢和人來介入才有可能辦成。

劉邦決定牽頭來嘗試一下。

如果能行的話也算是造福家鄉,而且,他心中也有著小心機,若是能搶在彆人麵前將水車搞出來,說不定對自己的前途也有些好

處。

劉邦平時憊懶,但不代表他不想升職。

他隻是胃口比較大,要搞不如就搞個大的。

蕭何在身後笑著搖頭,也高興他終於不再渾噩,起身跟了上去。

漢武朝。

有人問孫小羊:“仙人最後講了些什麼?”

他們之中很多年紀大的人,雖然能聽懂仙人說的話,但卻不太懂裡麵蘊含的意思,要想很久才能想明白。但往往,等到想明白的時候就忘記了原文。

現在正好可以請教孫小羊,這個村裡唯一念過書的年輕人。

孫小羊將仙畫中關於輪耕的那一段告訴他們,自己也喃喃自語:"原來土地也是需要休息的嗎?”

就像人如果一直挑水的話,那肩膀容易酸痛,需要休息好幾天才能緩過來。

“真的是這樣!”人群中有人喊出來,“我們家之前有塊地,之前種什麼都長得很好,但這兩年開始,種什麼都長得不好。我還以為是鬼神作祟!還想要請巫來作法!"

仙畫中既然這樣說,那巫肯定是沒有用了。

喊話的人慶幸自己家省下了一筆錢。

“可是,土地如果要休息的話,那我們的收成不是更少了?”有人哀歎道。

孫小羊想了一下,說道:“仙畫中說的是種同一種作物才會這樣,或許種不同的作物就不會這樣。另外,我覺得我們可以嘗試一下代田法,看上去並不是很難。”

人群中很快響起了聲音。

“小羊,我們聽你的。”

“對,聽你的,你說怎麼做就怎麼做!”

如果不是孫小羊的話,他們還沉浸在之前的悲痛之中,可能根本顧不上仙畫講的這些內容。

而現在,他們卻像是看到了希望。

經過半期仙畫的時間,孫小羊已經儼然如這一片的帶頭人。

【另外趙過還有一件事說明他真的很有科學思維。那就是他懂得實驗的重要性。代田法並不是他腦子裡一想到立刻就推向天下的,人家在離言設計了試驗過程,劃了試驗田,得出了不錯的結論,這才慢慢的向民間開始推廣。】

【所以說趙過是華夏古代第一位農業科學家,應該沒什麼問題。他的功績是很偉大的,漢

武帝後期有多慘我們上次也講過了,經過趙過推廣農業,提高產量和效率之後,配合休養生息的政策,到了漢宣帝年間,《後漢書》記載“天下安平,人無徭役,歲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已經是安平富裕、人煙繁榮的世間景象!】

小小的孩童坐在水牛上,從田間的小路上走過。

小路邊就是豐茂的農田,而不遠處還有牛羊在山坡上吃草。

孩童吹起了笛子,清脆動聽的聲音在田間林裡響起。

一派靜謐閒適的悠然之景。

看得各朝各代的農民們都要落淚,這就是他們夢想中家園的模樣!

【劉徹,要打戰的時候有衛青霍去病,要搞錢有桑弘羊,要搞農業就找來了趙過,要托孤又認準了霍光。不說彆的,他這當皇帝的運氣是真好,當然,他自己看人和用人的本事也是真準。趙過在當治粟都尉前毫無名氣,桑弘羊隻是商人之子,衛青隻是一馬夫,這種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膽態度,也給了劉徹相應的回報。】

劉徹已經完全沒有剛才的臉黑跡象,反倒愉悅非常。

朕用人的確是不拘一格。在這上麵,他有著強烈的自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誇!再多誇一點!

想聽。

贏政心裡都酸得冒泡了,看看人家這濟濟的人才!

當然了,他文也有李斯,武也有蒙恬王翦,但作為一個帝王,誰會嫌棄自己朝中的人才多呢!

而且,仙畫還沒怎麼誇過他大秦的人才呢。

他麵無表情,實則心裡酸得冒起了泡泡。

李世民不酸。

他笑嗬嗬的看著眾臣:"武帝用人的確大膽獨到!身邊不少治世之能臣。不過,朕的大唐也不差,眾卿家必定也能如漢武群臣一般,青史留名!”

漢武帝有他們,而他也有淩煙閣二十四功臣。

該知足了。

眾老臣們被李二鳳感動得淚水連連,連忙躬身:“陛下乃不世之明君,我等願為大唐為您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君臣一時之間執手相看淚眼,肉麻兮兮。

李世民也在心中想,看來後世所說的科學思維與"實驗"也有關係。那趙過,即使隻是

種田也知道先試驗,看來,朝廷的政策也應如是。

有的時候,貿然推廣下去隻會收獲到與自己想要的相反的結果。

李二鳳不知,受仙畫的潛移默化,他已經琢磨到了一點"科學思維"的內在本質。

【可惜的是,趙過沒有著作留下來,要等到西漢後期的汜勝之,編著了《汜勝之書》,才有了華豆曆史上最早的一本農業典籍。】

【汜勝之的生平在史料中沒什麼記載,隻知道他在漢成帝時期任議郎一職,然後在京師地區指導農業生產。他在工作中可能有所感悟,於是就將自己的所得和民間的一些優秀經驗包括什麼時候耕田、什麼時候收種、留種、育種,以及如何積肥等等一些十分詳細的技術經驗,彙編在一起,這就是《汜勝之書》。】

【這上麵的優秀經驗,一直到了隋唐時期都還在被人不停的引用。它也與後世的《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一起被稱之為華夏古代四大農書。】②

西漢。

彙勝之正在自己家中的書房裡奮筆疾書。

妻子送來點心,看他清瘦的身體很是心疼:"你說你,人家當議良的天天待在官舍裡,就你,願意往田裡跑,曬黑了不少,成天累得要命,也不知道圖什麼。"

汜勝之笑道:“我隻是看著瘦,但實際身體可比那些成天久坐的好多了。”

妻子將點心放下來,還是有些不滿:“兒子從官學中回來,都說彆人笑話他父親是個田舍郎。”

汜勝之不以為意:"田舍郎就田舍郎。這等瞧不起農人的人,叫他少與之來往。"

妻子還想說,正好仙畫開始了,她索性找了座位坐下,和沼勝之一起觀看起來。

然後就看到這一段。

她不可思議的轉過頭來:“這上麵不會說的是你吧?”

她當然知道自己夫君這段時間正在編著農書。一開始的時候是覺得很不靠譜,農書有幾個人會看?如今士人們都看不起農人,輕易不會下田。說不得,這農書隻會浪費家中筆墨。

但,夫君居然靠這個青史留名了?

汜勝之哈哈大笑:"你看,田舍郎也是有田舍郎的好處的!"

他更好奇的是,不知道和自己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