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盤點十大名醫,長壽的秘訣(十)(1 / 2)

【如果說之前華佗、皇甫謐、葛洪等都是在某一個醫學的分支科學起到了開拓性的作用,那孫思邈就更像是張仲景,甚至可能比後期專研傷寒的張仲景,還要更偏綜合性。】

【他會內科、還會婦科、兒科,還會臨床急救,還能針灸,藥方還開得好。而且,各方麵還都做得非常的好,沒有短板。】

【所以他總結自己一生行醫經驗寫下來的《千金要方》,同樣是一部綜合性的醫學書籍,也是華夏最早的臨床醫學百科全書,主打的就是一個全麵。後來傳到海外,這部書也被國外的醫學者譽為"人類之至寶”!】

各個版本的《千金要方》依次出現在了天幕上。

有最古老的線書版本,到後世的普通版本,再到硬殼的精裝版本。然後,中文、日本、韓文、英文….足見其流傳時間之久,流傳範圍之廣。可惜的是

仙畫中出現的都隻是封麵,而沒有裡麵的內容,這讓在孫思邈之前的朝代的醫生們都扼腕不已。就連已經上了名醫榜的張仲景和華佗等人都哀歎了幾聲。

從孫思邈之前對天花的救治方法來看,此人的醫術水平毋庸置疑,而且思路大膽。他們也想要知道這被譽為“臨床醫學百科全書”的醫書裡到底寫了些什麼啊!

【但UP主在這裡,並不想先聊孫思邈治愈過什麼樣複雜的疾病,反倒是想聊一下孫思邈的一些超越了時代的思想,以及孫思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比如,他的“仁善”之心。】

【孫思邈在世的時候,名氣就已經非常大了。而且他曆經幾朝,從西魏到隋再到唐,隋文帝、唐太宗和唐高宗都曾經想讓他做官,但是都被他拒絕了。因為他更想要行醫天下,為窮苦的老百姓們看病。】

李世民點點頭,嘟囔一聲: "若是孫仙長願意留在長安的話,那很多事情就好辦了。"可惜他心係的是天下蒼生,那他即使是貴為皇帝也不能和全天下的老百姓搶大夫。

而大唐的百姓們紛紛點頭——孫思邈雖隱居在太白山上,但是他也經常出來遊方天下,很多地方的百姓都是見過他的。

孫思邈是全大唐人的孫思邈!

而在山上,孫思邈說走就走,已經返回了竹屋和弟子一起收拾行李。

弟子倒是習慣了跟著孫思邈這樣全天下的行醫,問: “師父

,我們這次去哪兒?”孫思邈想了想: "去長安。"

“哦。"弟子應了一聲,然後才陡地反應過來,聲音都高了幾度: “去長安?”之前不都還要躲著朝廷來找的人嗎?

孫思邈點點頭,道:“仙畫橫空出世,天下醫學即將翻天覆地,長安必然是中心。”他有預感,這次的變動可能正是自己之前希望看到的方向。

而且從仙畫傳授的後世經驗來看,很多事情都是需要朝廷的力量才能做到的,必須研究病毒,消滅瘟疫。

他之前覺得自己行走在民間,才能給百姓更好的看病救人,但是現在發現,趁著有明主在,在朝堂說不定還能做到更大的更多的事情。

·

【這句話可不是我臆想出來強行來感動大家的。】

【現在大家喜歡說“醫德”,一個醫生如果有水平有技術但沒有醫德,也要被大家看不起。而醫德的首創者就是孫思邈。】

【在他的《千金方》裡,首卷“大醫精誠”就是寫“醫德”的。他認為醫生在為人治病的時候,對病人應該一視同仁,不應該借機索取財物,而要無欲無求等等。】

【當然了,他指的“無欲無求”應該是道家中的一種心態,肯定不是說要白乾的道德綁架。而且,這也和他提出這一點時的背景有關。】

【隋唐時候,職業醫生並不多,而且很多都掌握在世家的手裡,等於是私人醫生,行走民間的大多都是一些遊方郎中甚至不乏招搖撞騙之人。】

【那時候也沒有什麼指導價的說法,反正收多少錢醫生說了算,而且藥鋪往往也都是醫生開的,醫藥不分家。唐朝時候的藥鋪收費肯定是不便宜的,比如唐朝詩人張籍就寫過“長安多病無生計,藥鋪醫人亂索錢。”,張籍那時候在水部供職,算是朝廷公務員,連他都覺得醫藥費貴,那更彆提其他普通百姓們了。】

某醫館內。

穿著樸素的病患惴惴不安的問大夫: "大夫,我這病還能治麼?"

"能治。"醫生唰唰的給他開了一張方子: "按照這方子,吃七天,肯定藥到病除。"病患看了看方子,大驚失色:“我這病需要用到人參嗎?”

那醫生瞪他一眼:“還想不想好了?不用人參來補一補身體,怎麼能

好?”病患左思右想,還是舍不得,最後一咬牙花光了自己身上的錢買了幾貼藥拎回了家。

待到病患走後,那醫生的徒弟好奇的問:“師父,剛剛那人不過了得了輕微的風寒,不用人參也可以啊。"

那醫生恨鐵不成鋼的敲了自己徒弟一記:"不開點人參之類的藥材,藥鋪如何盈利?!真是豬腦子。"

張仲景雖然是士族出身,但是他當過太守,還去過很多地方,見過的事情不知凡幾。

唐朝的事情他不清楚。但是在他現在生活的年代,醫生大夫是極少極少的,有的時候可能小城都沒有一個大夫一家醫館,要到大的城池才有。

人多醫館少,有的大夫就張口漫天要價。

百姓們遇上善心的大夫還好,若是遇上利欲熏心之輩,像是仙畫中這樣的並不少見。而更常見的是將貧苦百姓拒之於門外,隻為大戶人家看診。至於更高一層的世家士族,人家族內是有自己的醫生的,根本不用向外求診。

像張仲景現在對外出診,若是大戶,就多要些診費,要是貧苦人家,就少要些診費甚至是不要診費。

但他的確不能指望所有的醫生大夫都像自己一樣。一時之間,張仲景與後世的孫思邈心有戚戚焉。

醫德,醫德,醫之一事關係到性命,醫術和德行的確是要兼修才行!

唐朝。

李世民沉思這件事: “這件事情關係到民生,得從律法上予以限製規定才行。”

比如不能亂開方,不能故意加貴重藥材來索取財物,還有如果醫生診斷錯誤,導致病患死亡要怎麼辦……李世民一下子就想到了很多,決定第二天再拿到朝堂去議論一番,把律法在這方麵的疏漏給補上。

旁邊的李治弱弱的道: “兒臣還以為,需要讓百姓們知道一些簡單的醫理,這樣即使遇到大夫亂開藥方,他們也能發現端倪。"

李世民挑起眉: “雉奴這個想法倒是好,繼續說說。”

李治被誇獎後膽子更大了,侃侃而談: “比如在州縣鄉坊的告示牌上將一些經常遇到的病症的藥方告訴鄉鄰百姓,還有平時要注意什麼,像是之前仙畫提到的要滅鼠,要防止蜱蟲叮咬,怎麼防範疫病等等都可以寫上去……”②

李世民不住的點頭,和長孫後兩人相視而

笑,有點欣慰。而在民間。

有遭受過相同事情的百姓們義憤填膺。

"像是城中的曹大夫,從來不給貧家看診,比起這等騙人錢財的倒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我上次就遇到過,一個藥方花了我一兩銀子!結果病還沒治好,後來換了個大夫,告訴我那方子隻需要三百多文!"

"你沒報官?"

"那是個遊方郎中,早走了。而且這種事情,報官也不好用吧?"古人對於報官有一種天然的畏懼。

某醫館中。

之前長安醫館中歪纏著父親要他將祖傳的醫術教授給自己,想要繼承醫館的小娘子忽然跳了起來。

“阿耶,您得趕緊去寫個告示貼在門外!”

她爹一臉迷糊: "貼啥告示?"

小娘子扶額: "當然是告訴坊裡的鄰居們,咱們醫館可從來沒有亂開過方子!讓他們放心。"她倒不怕彆的,自家行得正坐得端,但是怕有居心叵測之輩來借機鬨事。她爹這才恍然大悟:“哦哦,你說得對,是要趕緊貼一個。”

在一旁觀看全程的家中祖母搖了搖頭。自己這個孫女可比兒子頂用多了,她倒是支持讓孫女來接班!

【“因病致貧”,在現代,可能特指大病重病,尤其是沒社保沒保險的情況下。但是在古代,那可就真的就是泛指了。】

【生不起病,不敢生病!】

【孫思邈的“醫德論”就是在這時候提出來的,可想而知他在民間行走的時候肯定看過了很多類似的情況,所以才有此感慨,專門花費了一卷的時間來苦口婆心的說,咱們做醫生的要講究醫德。】

【同時,孫思邈還是一個對弱勢群體非常有憐憫之心的人。】

【他很看重婦女與兒童的身體健康,認為,婦女治病比男子治病要難上十倍,他也是第一個主張要將婦科和兒科獨立設立的醫生。】

中年孫思邈背著藥箱行走在官道上。

這時候,迎麵走來了一隊出殯的人,正扛著棺材經過。孫思邈站在路邊等他們先過去。

但是他無意之中瞥了那一眼那棺材,眼神卻凝固住了。那薄薄的棺木底部,好像滴下了一

兩滴血水。

他趕緊上前去問正在慟哭的家屬。

一位老嫗說: “道長,那是我苦命的女兒,剛生下孩子,自己卻難產沒有呼吸了!”"多久之前的事情?"“一兩個時辰吧。”

孫思邈一沉思: “或許,你的女兒還沒有死,還能有救。如果你相信我的話,可以打開棺材讓我看看。"

老嫗半信半疑,但懷著一絲希望還是打開了棺木。

孫思邈拿著金針,在那"女屍"的身上紮了幾針,稍等片刻後,那女屍果真悠悠的睜開了眼睛。在場的人又驚又喜,朝孫思邈跪下了,大呼神仙。

"師父,你還能讓人起死回生?"弟子一臉震驚的問孫思邈。

孫思邈扶額: “印象中是有這麼個事,但絕對不是在棺材中,就是見一女子難產,正好被我遇到了。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傳到了後世就變成了這個樣子。哪有一過世就立刻放到棺材裡的?

"不過,女子看病的確是艱難。”孫思邈對弟子感慨, "不僅是因為男女有彆。還因為女子需要經曆懷孕、生產,這些都是消耗自身精氣的行為,所以她們的病往往也更加複雜難治。"

"身為女子,大不易啊!"他搖搖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