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婚禮(1 / 2)

秋漫和沈曜的事情,一過明路,礙著她有身孕,所有的事情就像是加了buff,辦的飛快,從婚禮布置,新人禮服,宴請的賓客,到最終的請帖,也不知道沈家是怎麼做到的,婚禮定在一個月後,僅僅一周時間,圈子裡人手一份請帖,親戚朋友算無遺漏。

圈子裡的人都知道了。

這件事主要負責的還是蔣今歌,沈曜就這麼一個還親近的女性長輩了,蔣今歌的婆家和沈家關係也好,多次受沈家照拂,蔣今歌初聽的時候詫異,但是圈子裡她這個年紀什麼沒見過,嗔怪沈曜幾句,也就過了。

大姐就這麼一個兒子,她作為小姨,說破天去,對沈曜找到媳婦這件事,還是樂見其成的。

總之秋漫再次見到蔣今歌的時候,她一臉笑容真摯,根本看不出來尷尬。

還偷偷給秋漫講了些孕期的偏門知識,讓秋漫要是有什麼不舒服,都可以找她問。

圈子裡初聞也炸了一次,沈家蔣家和秋家的關係,大家津津樂道,不過等秋漫在微博上曬出自己的戒指,津津樂道又變成了羨慕嫉妒酸。

“這是什麼運氣,前未婚夫是蔣珺,現在要結婚了,本以為會不如蔣珺的,結果怎麼著,人家找上沈家了,秋漫在這方麵有什麼氣運吧,牛逼牛逼。”

“你們知道嗎,沈老爺子都回國了,就為了她,先前蔣今歌給沈少介紹那麼多姑娘,隻要去參加宴會的,都明明白白交代過,沈老爺子不會回國,如果和沈少合得來,是要帶去美國相看的,到她這兒怎麼就變了,了不起啊!”

“我要是有秋漫那個長相,我也可以啊,她多漂亮啊!真不知道大君當初怎麼就看不上的,現在人財兩空,嘖~”

“噓——你小聲點。大君還不知道這個事兒呢,好不容易找出來比車,彆你這張破嘴,把人給我趕走咯,你們女人,就是愛八卦。”

“說的是事實,現在後悔了,想上進了,人家看不上咯~”

“你……”

蔣珺抽完煙剛好從外麵回來,聽到一兩句,揚了揚眉,“什麼不讓我知道?”

原本聊得火熱的朋友們紛紛訕笑。

“沒什麼。”

“沒事沒事,今天這山找的好,時間也差不多了,飆車吧。”

“瞎聊,你聽錯啦~”

原本聚在一起的朋友們帶來的女伴,擺著手也散開了,蔣珺眉目微挑,不說話,但也不信她們說的和自己沒關係,一看就是在聊自己八卦……

但他和秋漫那事,過去那麼久了,應該沒人聊了吧?

蔣珺有些煩躁,坐回車內,給趙煦打了個電話,催促他過來,準備問問他。

他好久沒來飆車了,要是有新的流言蜚語,一直和朋友泡在一起的趙煦不可能不知道。

上了車,開始飆車,蔣珺若無其事的問了出來。

這個山轉彎抖,爬坡又急,趙煦被蔣珺陡然問住了,蔣珺一瞥他臉色,壓眉,“還真有什麼八卦?關於我的?”

趙煦:“……”

趙煦:“也……不完全是。”

“那是什麼?”大少爺皺眉,頗有些不耐煩,“我特麼這大半年都快成和尚了,副駕這麼幾次帶人都坐的你,總不能還傳我什麼性向花邊吧,艸。”

“……”趙煦覺得蔣珺也是敢想,他就算有性向花邊,他還有女朋友呢!

趙煦:“看路。”

趙煦想了想,問,“你這次跑幾圈?”

“三圈吧,公司還有事,有單子在壓著,和那幫老頑固說不通,出來放鬆一下,等會兒還要回去的。”

等會回公司,他這件事說了,怕是蔣珺等會也回不了公司了。

想是這麼想的,口頭上,趙煦隻說:“那開完再說,你什麼沒被傳過,不好的話還巴巴的想聽啊?”

“……”

趙煦懟這一句,正中紅心。

蔣珺認同趙煦,三圈開下來都是第一,不去想虛無縹緲糟心的東西,次次發揮超常。

等他們和朋友告彆,趙煦把車留給了朋友,他坐蔣珺的車回城。

怕蔣珺太激動,趙煦甚至搶過了駕駛位,他來開。

蔣珺點了根煙,笑容爽朗,“挺爽的今天,這山頭找的不錯,下來還來。“

“對了,什麼事兒啊,現在可以說了吧。”

煙霧飄散到趙煦的鼻子裡,趙煦想了想,直接道:“和你關係不大,但是你聽了,也不要犯渾。”

這話告誡意味太重,蔣珺抬起了眼來。

“秋漫要結婚了。”趙煦道。

蔣珺愣了愣,趙煦把第二句話說完:“對象是你表哥沈曜,請帖上時間寫的下個月。”

默了好半晌,蔣珺聲音幽微:“家家戶戶都收到請帖了?”

“反正我周圍人都知道。”

蔣珺把一包煙都抽完了,一路沉默,趙煦按照他的意思,把他送回了蔣家。

蔣珺下車就一路衝了回去,趙煦長歎口氣,給蔣夫人打了個電話,通了個氣。

蔣珺回家,果然一通發作,蔣夫人奈何不得他,最後還是蔣老爺子出麵的。

“不告訴你,就是怕你多想,果不其然,看看你現在像是什麼樣子!秋漫和我們家早就沒關係了,男婚女嫁,都是彆人的自由,誰欠你了!要不是你當初不珍惜,做錯了事,女朋友能丟嗎?怎麼,自己做的事,這怪我們蔣家所有人嗎?!”

蔣珺目眥欲裂,雙眼深紅。

蔣老爺子換了口氣,見此側目,到底是他最愛的孫子。

“請帖也有你一份,你既然要要,我讓你媽給你就是,去不去隨你。”

“至於秋漫,給你說老實話,婚禮辦得這麼倉促,是她懷孕了,不能等。以前我不管你有好多想法,從今天開始,她就是你的表嫂了,彆想了。”

時間轉瞬即逝,婚禮如期舉行,申城南市的圈內人,和沈家相熟的,幾乎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