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氏找不到單獨說話的機會,隻能慰問了柳氏幾句場麵話,起身告辭。
但心裡給劉氏安上不是省油的燈的印象。
何小西可不會相信屈氏親自跑來一趟,就是為了探望大嫂。以屈氏在陸家的輩分,早就不會出來參加這些俗務。
除非是有事,探望病人隻是借口。自己家沒什麼可供陸家圖謀的。而且,以屈氏的人品也不會算計自家什麼。
這些何小西還是能確定的。就把這事擱到一旁,不再煩惱。
屈氏的到訪,卻讓劉氏他們生出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早先就有,劉氏的到來,加上今日的發生的一些事情,促使劉氏把這些想法變成現實。
屈氏和陸大嫂回到家中,對陸大嫂道:“那姓劉的女人在家裡如此霸道,不是興家之道,照她這樣作下去,何家早晚破敗。”
何小西要是聽到這話,必然要對她的眼光大加讚賞。前世何家在劉氏的手中,落得家敗人亡。
陸大嫂問她:“姓劉的防著頭起孩子跟防賊似的,咱們這事兒怎麼辦?”
“晚間我讓你們大伯去路上等何大孩,跟他說說。”屈氏沒說的話是:爺們心粗,隻怕跟他們說了,他們也不會當回事。
這些話她卻不願意說給陸大嫂聽,怕她知道了以後更慌張出昏招。
儘人事聽天命,謠言不是他們放的,是大家誤會了。他們儘力了,真有什麼事兒,陸家也不會不認賬。再大的事,一頂紅蓋頭就全遮住了。算不得什麼了不得的。
就是這兩家結親,跟姓劉的女人做親怎麼想怎麼覺得膈應。何家那邊要是能分了家就好了。
屈氏回家安排丈夫去跟何小東說事。陸厚禮打著手中的草鞋,不太上心的說:“這算什麼啊,還要我專門跑一趟,真的有點兒啥子,給友財娶進門就是了,反正也到娶親的年齡了。”
鄉下人家的禮教說緊也緊,說鬆也鬆。男女授受不親的繁文縟節隻對年輕的小媳婦兒有效。對於年紀稍長的婦人和年輕娃子們寬鬆得多。
年輕娃子們自己看對眼,結婚的不少。
屈氏又不能說人家女娃娃沒看上他侄子。這個年齡的孩子正是自尊心強的時候,知道的人多了,孩子會覺得沒麵子。
兩家結不成親還好,萬一結親了容易生嫌隙。小兩口再因為這個咯咯唧唧,反而不美。
敷衍道:“讓你去你就去,那麼多話做什麼?”
陸厚禮心裡沒重視這事,實際做的時候也沒當回事。聽到他解釋的何小東更不當緊:“大爺,沒事兒,你看你還特意跑一趟說這事兒。不要緊,這點兒閒話算啥?”
陸厚禮對何小東的態度很滿意。就說了不算個啥事,老婆子非讓自己多餘跑這一趟,不然自己那隻草鞋都打好了。
兩家的日子都歸於平靜。陸家的平靜,度日如常。
何家的平靜多少有些詭異。何小西每天拿兩個雞蛋,劉氏毫無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