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肥肉、肉皮、瘦肉全爆好以後,加上醬油和水,文火慢煮。多放些鹽,就可以放在罐子裡保存相當長一段時間。
每次做菜的時候,舀出一勺爆肉加在菜裡麵,好吃又營養。
何小西做的白菜粉條,舀了一大勺爆肉加進去。粉條是佟奶奶留下的。
加上水煮的時候,何小西把和好的麵揪下來一些,捏成一個個麵餅,在菜上麵鋪了一層。
這種做法叫做貼喝餅子。
本地的喝餅子分兩種。一種是下在粥鍋裡的,一種是下在菜鍋裡的。
下到粥鍋裡的那種,何小西在找到何大妞回來的路上,在麥子飯裡下過一次。下在粥鍋裡就是為了省事兒,味道並不好。
下在菜鍋裡,尤其是葷菜鍋裡,才是正宗的做法。傳統菜裡有小雞貼喝餅,曹魚貼喝餅……。
曹魚,是本地的一種野魚。據說是鯽魚的一個亞種。
這種魚長不大,最長的也就一紮長。肉少、刺多,頭大。因為這些特征,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曹魚頭。
就是這種遭受大家嫌棄的魚,和喝餅一起做才是絕配。
今天何小西這個隻沾點葷腥的菜,貼上喝餅也增色不少。
鹽味和菜湯的香味都浸到了餅裡。靠著鐵鍋上的那部分餅烤得焦香。讓人隻看著聞著就有食欲。
直到何小西把菜出了鍋,那倆上廁所的還沒有回來。何小西腹誹著:掉茅坑裡去了嗎?要不要拿糞耙子去撈?
見到何小西總往大門那看,王老泉提議:“要不我去找找他們?”去個廁所的時間嚴重超時。
“不用,那麼近,兩個大人還能跑丟了不成。”何小西拒絕道。
她對陸友財太熟悉了。不定這會陸友財在外麵怎麼忽悠佟嶽馳呢。能探聽出一點口風更好。就彆讓人去找他們再給打斷了。
何小西又把剩下的麵烙成餅,那二人依舊沒有回來。
何小西把飯菜和餅端到屋裡。佟父往她身後看了一眼,問陸友貴:“你弟弟是叫友財吧,怎麼老大一會沒看到他了?”問的一本正經的。
何小西聽的暗樂:裝什麼裝啊?你想問你兒子怎麼還沒回來就問唄,還至於打著關心彆人的旗號。
看來佟父也並不是不關心兒子。這個時代的人感情內斂。尤其是做父親的,一般都是嚴厲有餘,慈愛不足。
即使心焦如火,也不表現出來。
“哦,他去後麵上廁所了。”何小西回答道。
“不會出什麼事吧,要不要去找找?”語氣裡終於帶了點煙火味。
“你們先吃著,我出去看看。”
正說著,木門“吱呀”一聲被人從外麵推開。
何小西注意到,佟父的那張臉瞬間又變成威嚴的樣子。仿佛他剛才的焦急,隻是何小西的一個錯覺。
進門的陸友財往何小西這邊看著,眼睛瞪得大大的。心領神會的何小西,回他一個笑容作為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