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人跟後世不同。走出家門到外頭闖蕩的人,就不會再伸手跟家裡要錢。不僅不會伸手跟家裡要錢,還會寄一部分錢回去貼補家裡。
即便是宋青遠這樣,家裡隻有父母和一個義弟的家庭,宋青遠還是會寄一些錢回去。
宋大叔和宋大嬸一再申明他們賺的錢夠花的,不讓宋青遠再寄錢,他也不聽。認為不能在父母膝下儘孝,給些錢是應該的。
對此,宋大嫂非常有意見。覺得家裡沒有栓子就罷了,還有這麼個徒弟不徒弟,義子不義子的不明不白的外人。
栓子的本家又是那麼個樣子。自己家的錢不要最後都便宜了彆人。可是卻左右不了宋青遠的想法和做法。兩口子為寄錢的事情經常拌嘴。
如今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公公和婆婆想明白了,願意過來跟他們過。這日子一下就有盼頭了。
尤其婆婆還這麼理解她,知道她平日的辛苦。以往所有的苦和累,都覺得值得了。
宋大嫂這些年過得真是不易。宋青遠先是入朝,之後又輾轉各地修建鐵路。一年裡在家的日子,十個手指頭都數的過來。
她一個女人家,帶著六個孩子過日子,其中艱辛可想而知。
這個時代不時興老太太撇下老頭,住兒子家給看孩子。但是,可以把孩子帶回去幫著看。
不去看孩子,是因為交通和通訊不方便,老太太們基本上不識字,怕跑迷了路。還因為老太太要在家裡伺候老頭。
另外還講究一個葉落歸根,年歲大出門怕老在外麵不好往家運。最後就是老人要留在家裡守祖業。
給兒子留一個退步,萬一在外頭混不好,還可以回家。
宋大嫂舍不得把孩子送回去,就一直沒送。等後頭閨女大了,能幫著帶底下的弟弟了,底下的也就沒送。
所以宋大嫂雖然自己辛苦,對公公婆婆倒是沒什麼意見。此時被婆婆的態度感動的,眼淚汪汪的。
宋氏老夫婦也知道兒媳婦這些年受苦了。宋大叔背轉身偷偷抹了抹眼角。婆媳倆互相擦著眼淚。
房主急等著兌出去了回老家。宋大叔這邊也急著接手,趕緊把家搬過來。價錢很快就商定了。
買房子置地得看四鄰好不好。不然買到手也是個麻煩。
宋大叔就問:“鄰居都是做什麼的啊?我們去拜訪一下,打個招呼吧。”說是拜訪,其實是去探探虛實。
雖然隻接觸一下不一定能看出什麼來,但是,有時候仔細些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房主也知道宋大叔的意思。笑笑道:“兩邊的鄰居都特彆好相處,為人都挺和氣。”
人和人相處得靠緣分。兩個都好脾氣的人不一定相處融洽。兩個都不好的人或許臭味相投。這些都是不好確定的事。
所以陸愛國這個中間人也不好大包大攬,說:“是啊,是該拜訪一下,以後就是鄰居了,見見麵,以後見了好打招呼。”
中間人也說:“趁今天不忙,去見見,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領著去了西邊那一家。
在那家門外喊:“老王頭在家嗎?”有人聞聲出來。
何小西一聽姓王,就知道東邊那家才是張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