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看著合上的房門:“哎!”
納悶的想著:不是說住在這裡的的嗎?怎麼又走了?
看看窄小的單人床,丈夫留在這裡兩個人人都睡不好。笑笑:丈夫這是心疼她,怕她懷著孕住不舒服。
何小西並不知道因為糖球和糖果喊了她一聲娘,她就讓人給鄙視了。
而且第二天早上起來,招待所的小戰士就找到她:“嫂子,孩子初來乍到不習慣吧?需要我們做什麼嗎?”
何小西:……。
不知道這麼說是為著什麼隻能客氣道:“沒有不習慣,還好,還好!”
等小戰士走了,看著隔壁房間的門打開,昨天見到的那個女人拎著包走出來。
走過何小西身邊的時候抬著下巴,還“哼”了一聲。
何小西一頭霧水,不知道怎麼得罪的她。不過,等那個女人進了另一間房間,何小西覺得她似乎知道原因了。
何小西沒有為不相乾的人影響自己的好心情的習慣。也沒有為不相乾的人壓抑孩子的天性的習慣。
她會儘力教導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場合不要大聲喧嘩,但是不會把孩子養成討好型人格。
早晨的一切對於何小西隻是一個小插曲。她帶著他們家的兩個糖去食堂吃了早飯,回到房間沒多久房門就被敲響了。
糖球的眼睛和小臉一下子就亮了,她以為是她爹來了。搶著去開門。
打開門,小姑娘有些失望。門外來的人是昨天來的唐家母女。
不過小姑娘失望歸失望,平日的教養還在線。回頭對何小西說:“娘,是唐伯母和唐姐姐。”
對客人說:“請進。”
何小西起身相迎。
昨天晚上怕吵著彆人,唐明珠沒有玩儘興就被她媽媽給拎走了。今天一早就嚷嚷著要找弟弟妹妹玩。
還抱來了她的洋娃娃給弟弟妹妹分享。
何小西給三個孩子脫了鞋子讓他們在床上玩。還拿了從家裡帶來的紅棗讓糖球招待小客人。
“我吃過糖球,可好吃了。”唐明珠童言童語道。
“我娘會做糖球,我們還帶了山楂來。”糖球對於名字被當成話題,絲毫不以為意。還跟小夥伴炫耀上了。
從何小西的包裡把山楂拿出來,給小夥伴科普:“糖球就是用這個做的,這個叫山楂。”
沒有做成糖球的山楂有些酸,兩個小姑娘吃了一口,小臉鄒成一團。
兩個大人,初次見麵不知道底細,並沒有許多話題可聊。
何小西和唐大嫂又都不是會刨根問底問對方丈夫底細和家庭情況的人,雙方可說的話題就更少了。
好在都是年輕媽媽,說起育兒經和孩子的日常也有不少話題,場麵並沒有冷場。
“明珠,我們該回去了,一會爸爸該來了,會找不到我們。”唐大嫂勸說他們家閨女該離開了。總在這裡會打擾彆人。
兩個小姑娘依依不舍。
在何小西看來,糖球是對那個洋娃娃依依不舍,。唐明珠小朋友是對糖球說的,她娘會做好糖球分給大家依依不舍。
兩個小姑娘在108室門口上演十八相送。看得大人們十分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