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擴軍隊皇帝病重(1 / 2)

果如陸二老爺所言, 胡人這一場鬨,讓皇帝起了擴軍的決心。一則為保邊疆,二則為讓西北更繁榮一些。

西北軍隻有十萬人,皇帝想擴充到二十萬。有了二十萬軍隊, 胡人再來就要掂量掂量了。

但擴軍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牽扯到方方麵麵的問題, 統帥誰來做, 擴充的軍隊誰來帶領訓練,軍費從哪裡來,調哪些將領過去,哪個問題都能討論個十天八天。

皇帝把這個話題一拋出來,頓時朝堂就炸開了鍋。

大家先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然後先後開始發言。有人說貿然擴軍, 國庫受累, 需要從長計議;也有人說忽然征兵十萬,會引起西北百姓恐慌,誤以為有戰事發生;更有甚者說西北有十萬軍隊把守,暫時不需要擴軍。

總體來說, 讚成的人多,反對的人少。

皇帝聽取了各方意見, 並讓大夥兒各自上折子,把自己的建議和想法都報上來。

皇帝在這一方麵比太上皇好了很多,他能廣開言路,不管是百官的絮絮叨叨還是禦史的忠言逆耳, 他都能聽得進去。

擴軍不是小事情,需要提前把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都考慮到。一人難有百人計,每到有大事發生, 百官們的作用就越發明顯。一人一個主意,一人一個建議,就能提前堵住很多可能出現的漏洞。

等六部重臣們都上過了折子後,眾人開始商議擴軍的具體事宜。

第一就是統帥的問題,大夥兒都知道韓世梁是陛下心腹,誰也不會去說換統帥的事情。統領十萬人馬和統領二十萬人馬又沒有什麼區彆,讓他繼續乾就是。誰敢在統帥上麵打主意,那是老太太吃□□,嫌命長了。

統帥不變,第二就是各部將領的事情。人多了一倍,要麼原來的將領們帶領的人跟著多一倍,要麼就再添加一些低層將領。

皇帝采取了折中的辦法,原來的將領們許多都升一級,統領的人也增加一部分。除此之外,再調過去一批青年將領,給西北軍補充一些新鮮血液。

這是朝廷慣用的手法,不管誰做統帥,底下的將領必須經常換,防止統帥們時間久了有了不臣之心。

第三就是招兵,從北邊三省招募十萬兵丁,這個難度不大,隻要軍餉到位、安撫工作做好,幾個月就能完成。

第四就是監軍人選,招募兵丁容易出現貪慕軍餉現象,必須有人監督。太子親自對皇帝建議,宣王就在西北,不如直接讓他做監軍。地方招兵,非是位高權重之人,也擔不起監軍的職責。你派個小官過去,到了韓總督麵前怕是連話都說不上。

皇帝同意這個人選,眾人也不反對。

第五就是軍費問題,劉文謙是戶部侍郎,他直接跟皇帝建議,將西北邊境貿易稅收充作先期西北軍費,省去來回運送途中產生的人力和財力消耗,另派遣欽差監督軍費使用情況。後期若是軍費不足,再另行打算。

這個建議得到了戶部官員們的一致認可,要是從國庫出銀子,戶部又要忙翻天。直接從西北出錢,五皇子不用送錢回來了,戶部也不用給西北軍送錢了,多省事。也就是誠王敢說這話了,戶部尚書把這話在嘴裡翻了兩三遍都沒敢開口。

各項事情有了具體的章程,剩下的就好辦了。皇帝讓兵部點了一批青年武將,即刻赴西北就任。

人選還沒定下來,劉文謙又活動開了,他先去找了章郡王。

趙宏俊在京畿大營混了幾年,從最初的十夫長混成了正七品懷化中侯。章郡王兒子多,一個庶子,年紀輕輕混到正七品就不錯了。但劉文謙覺得不能讓義兄家的女婿以後就在京畿大營混資曆,混到死也就是個老油條,反倒把人的拚勁和乾勁都混沒了。

劉文謙建議把趙宏俊安插到此次西北軍青年將領名單中,章郡王摸了摸胡子,“五弟,老七這孩子長這麼大還沒離開過京城呢。”

劉文謙道,“四哥,京畿大營裡能混出什麼出息。但凡有點名氣的將領,哪個不是在戰場上廝殺出來的?”

章郡王有些不大放心,“五弟,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是,這戰場上刀劍無眼啊。”

劉文謙緩緩道,“四哥,我女婿我都送到邊城去了,珺丫頭雖然不是我親生,在我心裡和親生女兒也沒什麼區彆了。”

章郡王被噎了一口,“也罷,五弟你比我大氣,我問問老七,要是他自己願意,就送他去西北吧。好家夥,五弟你家裡兩個女婿都去了西北。”

劉文謙笑道,“四哥,咱們還能護佑他們一輩子不成,前程還是得靠他們自家去掙啊。現在可著滿天下,除了西北,哪裡還能快些掙來好前程呢。賢哥兒才去了幾年,這就升了三品,銘哥兒去了還不到一年呢,就立了功勞。這回西北軍擴軍,說不定他也能升一升。四哥,彆舍不得孩子。我說句大實話,你身邊不是還有世子,底下的孩子們,四哥給不了太多庇護,就放他們走吧。”

章郡王歎了口氣,“五弟說的我慚愧至極。”

劉文謙勸道,“四哥是當局者迷,心疼孩子罷了。”

兄弟兩個說了半天的話,劉文謙叫了鄭晗珺過來看看。

鄭晗珺抱著兒子來的,劉文謙抱了抱孩子,問了問鄭晗珺的日子,然後一個人回去了。

他一走,章郡王府裡的女眷們又竊竊私語了起來。

誠王很少過來,這好不容易來一次,和王爺說話也就罷了,還叫了老七家的母子過去問了問。嫉妒的有,羨慕的也有,鄭晗珺一概不理,隻安心過自己的小日子。

沒過幾天,西北新增將領的名單出來了,趙宏俊夾在中間一點不起眼。

鄭晗珺聽說丈夫可以去西北,高興的在屋裡轉圈圈,她可總算是能離開了!

嫁入章郡王府這幾年,雖然沒有人敢明著為難她,鄭晗珺總感覺日子沒滋沒味的,趙宏俊總是不在家裡,她為了不給丈夫添麻煩,連門都很少出。

等去了西北,不光三哥三嫂在那裡,蓁妹妹也在邊城,最重要的是,她可以去看一看外麵的風景,不用整天看著章郡王府的一片天。

趙宏俊聽說可以去西北,把頭點的跟小雞啄米似的,章郡王心裡直歎氣,老子還舍不得你,你倒是急不可耐想飛走。

軍令如山,名單一定,立刻就要出發,至於家眷們,自己另行過去。

趙宏俊走後沒幾天,鄭晗珺收拾了一車東西,又帶了城王府送來的一車禮物,和另外幾位將領的家眷們一起出發前往西北。

鄭頌賢聽說妹妹要來了,抱著劉悅薇親了好幾口,“娘子,嶽父待我,真和親爹一樣了。”

丫頭婆子們都看著呢,劉悅薇趕緊推開他,“公婆不在京城,我爹自然要為妹妹考慮。妹夫的駐地也不知在哪裡,妹妹也隻能是路過這裡,咱們留她們母子住幾天,然後看看妹夫被派往哪裡,再派人送妹妹過去。”

鄭頌賢點頭,“都聽娘子的,明兒我往青州寫封信,告訴爹娘這個好消息。”

夫妻兩個商議了半天如何招待妹妹妹夫。

鄭晗珺還沒到,趙宏俊先一步來了。此次赴任與往常不同,他們都住在軍中,等待韓總督統一調配。鄭頌賢也不避嫌,自己帶著許多吃喝的東西,親自去軍營門口探望妹夫。

郎舅兩個五年多沒見麵了,趙宏俊變了許多,以前的內斂不見了,開朗了許多,比以前黑了些,也壯了許多。

鄭頌賢雙手背在身後,微笑看著他。

趙宏俊還沒到跟前就抱拳,“三哥。”

鄭頌賢一時半會也不知道和他說什麼,反倒是趙宏俊主動問了劉悅薇母子安好,又說了京中諸位長輩的情況。

說了幾句話之後,鄭頌賢留下一些吃食和衣衫,又囑咐他好生當差,然後自己回去了。

鄭頌賢原以為西北軍擴軍和他沒多大關係,誰知道差事很快就找上了他。

除了招兵,還需要弄一批好馬。馬匹軍火中間油水大,韓總督為了避嫌,把事情甩給了五皇子,五皇子讓鄭頌賢想辦法。

大家都知道鄭懷瑜在西北名聲好,老百姓看他就跟活青天似的,他來操辦此事,花多少錢都沒人參他。

鄭頌賢深感壓力很大,他一個文官,哪裡弄馬匹去。

晚上吃飯的時候,他還在想馬匹的事情。

劉悅薇問了兩句後,隨口禿嚕,“三哥,當初溝渠栽樹苗,咱們都是自己培育的,這馬匹不能自己養嗎?”

鄭頌賢看了她一眼,“西北也有馬場,這些年零零碎碎也一直為朝廷養了不少馬匹。這次韓總督讓我想辦法弄三千匹馬,已經是把馬場裡的份子去掉了,我隻能從胡人那裡想辦法了。”

劉悅薇又問,“胡人怎麼肯把這麼多馬匹賣給咱們。”

鄭頌賢頭疼,“我就是為這個發愁呢,不行就多出些錢吧,我要是省的太多,以後次次找我。我到不是怕麻煩,就怕人家說我插手軍需。”

劉悅薇給他夾一筷子菜,“三哥彆急,不行就和五哥商議,咱們分批次弄。三哥再有本事,也不能一下子就變出三千匹馬來。再有,不行咱們自己開個馬場,官辦也行私辦也行。馬場在彆人手裡,三哥說話又不算數。”

鄭頌賢點頭,“隻能一步步來了。”

招兵的事情一步步落定,西北這邊忙得熱火朝天,京城裡忽然地動山搖了起來。

皇帝自從登基後,雖然家事一團亂麻,政事上卻一刻也不敢懈怠,多年勵精圖治,朝廷的氣象一天比一天好,他的身體卻差了許多。

深秋一場雨下來,皇帝就病倒了,病情越發猛烈。

先是發燒,燒得米水不進,渾身發燙。孫皇後親自服侍皇帝湯藥,一乾皇子皇女們都來了,一起聚在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