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要跟王珺姐弟說話的時候,便瞧見了站在他們身後的林雅,似是沒想到林雅會出現在這,一時間,屋子裡的聲音也都跟著停了下來。
有人往林雅那處看去,也有人朝王珍看去。
王珍原本還掛著笑的臉,此時已有些僵硬,抿著唇看著林雅,袖下的手不由自主得緊握著,沒看到林雅的時候,她也以為自己可以過去這個坎。
祖母和她說的那些道理,她不是不懂。
她以後是魏王府的王妃,是蕭無玨明媒正娶的正妻,林雅頂了天也隻是一個侍妾,就算生下一兒半女,那也是庶出,怎麼樣也越不過她去。
就連徐嬤嬤私下也和她說過。
魏王不喜歡這個孩子,尤其因為林雅如今的緣故致使名聲受損,日後縱然生下一兒半女也絕對不會多看林雅一眼。
所以這些日子,她也試著放下這些煩擾,好好修身養性,等到守孝結束便能嫁給她心心念念的人了。
到那個時候。
她再替蕭無玨生下一兒半女,日後必定會圓滿幸福。
可真得看到林雅。
王珍卻還是發現自己過不去這個坎。
隻要看到林雅這張臉,她就忍不住想起當日華安寺中,這個女人同蕭無玨在一起時的身影,那副景象,她這輩子都不可能忘掉。
越想,緊握著的手忍不住便又多用了幾分力道,就連雙肩都忍不住顫抖起來。
屋子裡靜悄悄的,誰也沒有說話。
庾老夫人高坐在羅漢床上,看到林雅的時候,心中也覺得有些詫異,不過她到底也沒說什麼,隻是朝幾人點了點頭後便又重新撚起了佛珠,同王慎說道:“老二既然來了,等喝完茶,你們便去祭祖吧。”
說完。
她是又看向王珺姐弟,跟著一句:“等過會祭祀完,你們兩人記得去崔家給你們母親拜個年。”
即便崔柔和她沒了婆媳緣,卻也是她疼惜過的晚輩,想她一個人在崔家,肯定也惦記著這雙兒女。
何況,她也不忍這兩個孩子惦記。
王珺姐弟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臉上的笑果然深了許多,彎了眉看著庾老夫人,笑著應了“是”。
屋子裡經由這個打岔,便又恢複了原本的麵貌。
丫鬟上了茶點,眾人吃用起來,原本的歡聲笑語也重新響了起來,隻有坐在最末的林雅手握著茶盞,一直低著頭不曾說話。
隻有餘光不動聲色得朝坐在不遠處的明豔少女看去,眼中的神色,有誰都未曾察覺到的詭異。
...
王家年裡走動得並不多。
族裡的人都不住在長安,外祖母家又遠在金陵,能夠走動得也就隻有以前來往親密的世家門戶,陪著祖母走動了幾日,這年也就差不多算是過完了。
王禎過完初四就去了朱先生那。
王珺便仍舊待在家裡,每日不是整理王家事務便是操持自己的婚事,離她要出嫁也沒幾個月了,雖說婚服、被子這些不必她動手,可一些貼身的衣物,她還是得添上幾針的。
索性便在家裡安安靜靜繡了幾日花。
等到杜若給她遞信,邀她出去的時候,已是正月初十了。
今年的雪來得遲,下得也久。
前幾日路上積雪嚴重到連車馬都不好過,如今雪倒是停了,路上積著的雪也由人清掃出一條道,供人行走。這會一輛烏木製的馬車正在路上行走著,王珺和杜若靠著車璧,對坐著,正各自握著暖爐說著話。
兩人的腳邊已經堆砌了不少東西。
連枝奉過來一盞茶。
王珺接過後抿了一口,便同杜若笑說道:“等過會把你送回去,我也下車去同杜伯母請個安,上回來得時候也沒見到,我若再不去,隻怕伯母都該怪我了。”
“母親才不會怪你。”
杜若也接過連枝遞來的茶,致了一聲謝後便又同王珺笑著說道:“不過她也的確是想你了,早些時候還一直同我問起過你,索性今日你便留在家裡用了午膳再走。”
“前幾日我同母親去外祖家的時候,帶來了不少吃的,你回頭瞧瞧有什麼喜歡的便帶些回去。”
王珺午後也沒什麼事,倒也沒有多想,笑著點頭應了。
等馬車到杜家的時候。
兩人有說有笑得,由各自的丫鬟扶著走下馬車。
剛想往正院去給杜夫人請個安,隻是還沒走幾步就瞧見門房那處有丫頭捧著東西過來,許是瞧見丫頭手裡握著的拜帖同以前的不同。
杜若停下腳步,問道:“誰送來的?”
王珺見人停下步子,便也跟著一道停下了,順著她的目光朝丫頭手裡捧著的帖子看去,眼見那邊緣鑲嵌的金色花貼,忍不住皺了皺眉。
那丫頭瞧見她們,立時便走了過來,待同兩人福身行禮後,便與杜若恭聲說道:“姑娘,是宮裡的帖子,永壽公主邀您正月十五去宮裡參加元宵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