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姐妹畢竟姓馮,過年按禮還是得回陽亭侯府祭祖、守歲。長公主在這方麵也不會叫人說閒話,所以二十三這日便讓人駕了馬車將兩人送了回去。
現在上京城的貴族圈裡,誰人不知長公主疼愛自己的一雙外孫女兒,是以陽亭侯夫人黃氏再見馮華和馮蓁時,態度就更是溫和慈祥了。
隻見她滿臉笑意地將馮蓁拉到身邊,“咱們幺幺長高了,隻是怎麼瘦了這許多?”
馮蓁的確長高了,也變瘦了一些。她估摸著和白玉碑上的那套功法有關。
一開始馮蓁試了許多次,可就連那套功法的第一式都做不出來,若是強行扭過去的話,隻怕骨頭都得弄斷了。
後來她無意間在那桃花溪裡試了試,卻發現原來那套功法能引動桃花溪中的瓊漿玉液之精華在她筋脈裡流動,有了這股玄之又玄的精氣,那玉碑上的動作做起來也就水到渠成了。
隻是馮蓁每練一個周天,原本呈現乳白色的桃花溪就會變得清澈見底,那是精華耗儘的意思。
沒有了那精氣,白玉碑上的“九轉玄女功”就無法可練。可惜最近馮蓁是一隻羊都沒薅到,正急得嘴角長泡呢。
“聽說你在公主府暈厥了好幾次,這是怎的了?”黃氏關切地問道,“以前在西京時,也沒聽說有這毛病啊。”
馮蓁一聽就知道黃氏這是在撇清呢,怕長公主怪罪她沒把她們照顧好。不過這事兒也的確跟黃氏無關。她和馮華在西京,雖說日子稱不上富足,但黃氏的確沒少了她們的吃穿就是。
“是啊,可能是有些水土不服吧。”馮蓁道。
黃氏一聽就更滿意馮蓁這侄女兒了,“好了,你和華君剛回來,都好好歇歇吧。”
黃氏生的兒子多,還有妾室出的,再加上馮氏姐妹,陽亭侯馮府的年可就過得又熱鬨又有滋味兒了。
反觀城陽長公主府,除夕夜裡卻隻得她和蘇慶兩人在空蕩蕩的屋宇下守歲。
長公主不是個多話之人,蘇慶也跟她沒多少語言,兩人都端坐在矮幾前,任由侍女端上一道道的菜,又撤下一道道菜。
過去那麼多年其實也是這麼過的,隻是不知為何,今年這年過得格外叫人不是滋味兒。
長公主飲了口暖暖的米酒,也沒讓她冰霜一樣的臉上露出任何融化的痕跡,隻啟口吩咐道:“來人,將這幾道菜給陽亭侯府送去,就說是吾送與兩位女君的。”
長公主指的菜,一道是燉鹿筋,一道是蒸駝峰,還有一道是蜜汁熊掌。雖說貴重,但陽亭侯府逢年過節也未必就不能籌備。
當三道菜裝在剔紅匣子裡送到陽亭侯府的桌上時,黃氏著實愣了愣。這除夕晚上給人送菜,就是皇帝也沒來過這麼一出的,隻能僵硬地朝來人笑了笑,“看來長公主的確疼愛華兒和幺幺呢。”
疼愛是疼愛,隻怕也有催著她們回去的意思。
馮蓁悄悄問馮華,“阿姐,外大母這是在催咱們回去吧?”
馮華搖搖頭道:“不行的。幺幺,咱們姓馮,若是過年不在馮府過,是會被人戳脊梁骨的。且還會說……”那些難聽的話馮華一點兒也不想學給馮蓁聽。
可馮蓁心裡怎麼會不明白。那些人定要碎嘴說她們姐妹勢利眼,隻看著長公主府好,就嫌棄自己的根了。
“可是外大母總是一個人,太淒涼了。”馮蓁道。雖然馮蓁老纏著長公主是為了薅羊毛,但人的感情本就是相處出來的。
不管長公主有幾多算計,又對馮華的親事有幾多私心安排,可如今一切都未走到圖窮匕首見的時候。她雖然權勢滔天,但依舊晚景淒涼。何況長公主的確是疼愛馮蓁和馮華的。
“咱們過了正月就去外大母那兒。”馮華不容馮蓁反駁地道。
馮蓁隻怕長公主會心涼。所以這年月的人很重視姓氏,嫡親的孫女兒和外孫女其差彆人為的放大了,否則從血緣上來講是並不分親疏的。
“阿姐,要不然我明日去陪外大母吧。”馮蓁道。
“幺幺,我知道你想外大母了,我們過了正月就去好不好?”馮華摸摸馮蓁的臉道。
“不好,我就是想外大母了。”馮蓁知道說“禮”肯定說不動馮華,禮字大於天,但小女孩兒任性一把卻也沒人覺得不正常。
馮華歎口氣,“幺幺,道理阿姐都講給你聽了,名聲會壞掉的。”
“可我也是敬孝啊。”馮蓁道,“再且我才不在乎什麼名聲呢。”對馮蓁而言,其實壞名聲未必就是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