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
阿芙蓉事件的影響力逐漸消退,京城裡又再次恢複了祥和的氣息。
大多數百姓們已經習慣訂購一份報紙,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端著一杯茶,順便翻看報紙,了解京城裡的最新消息。
而大字不識的百姓也會到城門口的告示欄來轉一圈,每天都有衙役會在這裡將報紙通讀一遍。
比如說今天。
眼看著一名衙役雙手持著報紙開念——這意味著大消息就在眼前,聞訊而來的百姓,無需一盞茶功夫便將衙役團團圍住。
內容的確驚人。
反正等衙役讀完以後,圍觀百姓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臉上都寫滿了驚疑不定。
“是我聽錯了嗎?”
“這……你揪我一下嘶——你那麼用力做什麼QAQ!”
“等等你疼了?”
“廢話我掐你你也疼!”
回過神的百姓們麵麵相窺。
他們齊刷刷的將目光集中在衙役身上,灼熱的目光讓這名尚且年輕的衙役也禁不住晃了晃身體。他摸了摸鼻子:“大爺大娘們,大哥大姐們,你們沒聽錯!”
沒聽錯?
那這就意味著……?
所有人倒抽了一口涼氣,百姓們齊刷刷的驚呼起來:“八旗子弟學校開始招生了???”
震驚的呼聲劃破天際。
靜寂數秒後被嚇到的行人禁不住抱怨著:“……八旗子弟學校招生你們用得著這樣子做什麼?”
八旗子弟學校。
顧名思義那是滿漢八旗才能就讀的學校,對於尋常百姓來說那根本就是無法夠著的地方。再說了八旗子弟學校招生有什麼好稀奇的?這不是每年都在招的嗎?都招了好幾年了!
行人迷惑的看著滿臉驚駭的眾多百姓,頭頂冒出了大大的問號。
看著你們也都是京城人。
怎麼一個個都和鄉巴佬一樣呢?
對於行人莫名鄙夷的目光,一群激動的百姓都快要暴動了。他們齊刷刷的怒吼一聲:“不是啊!”
“八旗子弟學校和官學合並了!”
“以後在京城沒有官學、也沒有國子監,統一合並為北京國學院了!”
“國學院?等等!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一聽到國子監官學都被並入八旗子弟學校,剛才還老神在在的百姓也驚了。
要知道入國子監讀書的不但有蒙陰監生,捐納錢粟的例監,更多的則是舉監以及貢生,是全天下讀書人皆向往不已的。
這突如其來的合並讓人心慌不已。
先前還沒有興趣的不少人也停下腳步湊了過來,七嘴八舌的談論起這件事。
“難不成隻有八旗子弟才能讀書?”
“天哪……怎麼會這樣?還給不給天下讀書人一條生路了?”
形形色色的言論讓最早震驚發聲的百姓急得直跳腳:“不是不是!”
“北京國學院,招生不分出身,凡是北京城裡七到十六歲的均可入讀!成績優秀者還可以領取獎學金,若有家境貧困者還能申請助學金!”
“……我的天哪!”
“那不是我家孩子也能就讀了?”
“讓我來看看!讓我看看!”
頓時間告示欄前亂做一團。
虧得衙役們早有經驗和準備,他們一邊將騷動的百姓們拉開,而當值的年輕衙役又將此事反反複複誦讀數遍。
果然所有人都沒有聽錯。
八旗子弟學校——不!現在要稱呼其為國學院了!國學院正式對京城所有百姓開放招生。
天下雖有人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可也有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一說。
誰能不想讓自己孩子出人頭地的?
百姓們不給自家孩子讀書還不是因為出不起私塾的費用?眼看著居然能夠入學國學院,讀書優秀者還能擁有獎學金助學金……
原本出來是想看看百姓們對於女子學校的看法,可惜的是沿途隻有無數人在討論國學院。
胤禟一行人忍不住好奇心。
他們決定到國學院門口來溜達一圈,還沒等馬車行駛到國學院外,胤禟等人老遠就看到從院門口排到街角的長隊。
感覺滿京城的人都來了似的?
就算是早有準備的康熙,禁不住為那報名的百姓人數嚇了一跳。
天底下哪有不願意的家長?
待消息傳開,京城家有適齡兒童的家庭都紛紛湧上街頭,出現了這般的盛況。
“嗚哇這隊伍!”
“厲害了……”敬穎郡主掀起窗簾一腳,帶著點羨慕和忐忑望著國學院外的排隊長龍。
百姓們的目光都聚焦在前方。
他們眼中閃爍的是對知識的渴望,對未來的向往。
如若女子也能如此就好了。
敬穎郡主的掌心裡濕潤潤的,當她接受求助的信件,提出自己的心願時就知道自己踏上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道路。
一雙黑眸裡蒙著一層薄霧。
她曾經彷徨過,也曾經迷茫過,曾經在放棄的邊緣左右搖擺過。敬穎郡主手指輕輕顫抖著,緊緊抓住了車窗,各種情緒逐漸在她眼眸裡褪去,留下的隻有堅定和一往向前的勇氣。
自己不站出來。
又有誰能替自己站出來?
敬穎郡主目光灼灼的看著長隊。
她麵露期待之色:“不知道女子學校前能有多少人?”
“指不定有三四個!七八個了!”
“不不不,我覺得起碼有十幾個!”
胤禟和四公主瑚圖玲阿興致高昂的猜測著,三人的情緒逐漸熱烈激動起來,唯一冷靜的還是康熙。
他給三人澆了一盆冷水。
康熙沉聲說道:“今天的話……估計還沒人。”
車廂裡瞬間靜寂無聲。
胤禟看著收斂笑容的瑚圖玲阿和敬穎郡主,一邊瞪著汗阿瑪一邊安慰:“咱們去看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