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月知道田馨心心念念的是地段好的四合院,可既然有消息,就是來說一嘴,不同意就算了。
金溪月說:“舅媽也知道,那處房子地段不好,不合適咱們再找彆的,我捉摸著價格是真便宜,所以跟你提一提。”
聽到價格便宜,田馨也來了興趣。
“舅媽,什麼樣的房子,多少錢啊?”
金溪月道:“就是普通的小平房,是私產,能過戶交易的那種,位置差一些,在什麼地方?哦,就是元大都遺址公園那,我都沒聽說過,估摸著是鳥不拉屎的地界兒。”
田馨手頭有份首都的地圖,她拿出來瞧了瞧,這份地圖是城區的,最北麵隻到安德路那邊,再往北麵,地圖上尋不到。
金溪月自己說完,也覺得這事成不了:“買首都的四合院還有點價值,郊區的平房有啥用?又不能住,以後也賣不上價錢。”
說了半天,金溪月還是沒提價格:“舅媽,到底多少錢?”
金溪月撇撇嘴:“九百塊錢,當時我一聽覺得真便宜,現在想想,九百都不值!”
九百塊錢買一處平房……
田馨思忖片刻,她又仔細問了問金溪月,說是麵積挺大的,是個倒座房,占地麵積不小,房子建成有二十年了,也不算是太新。
房子新舊是其次,關鍵是地界兒太差了,地圖上都尋不到的地方,也值九百塊?
金溪月擺擺手:“算了,以後有好的四合院,舅媽再跟你介紹。”
沒成想,田馨竟然對這處平房有意思,她道:“舅媽,我想去看看房子。”
“馨馨,你瘋啦?九百塊也不是小錢了,買那個窮鄉僻壤的地方,公交都沒直達的,隻會虧錢。”
田馨手頭沒有地圖,對房子的位置沒概念,她不想錯失機會,按照舅媽的說法,位置也不算太遠,隻是沒發展起來而已。
現在首都的核心區域很小,完全滿足不了老百姓的居住需求,隨著發展,肯定要向外擴。
就像現在一些國營企業都搬遷到了郊區一樣,以後的郊區,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她不能把眼光局限在這四九城裡,隻要位置和價格合適,其實也能買。
金溪月沒勸動田馨,見她中邪一樣想去看房,隻好說道:“那我儘快幫你約約,看完房子你再決定。”
送走金溪月,田馨去了一趟新華書店,打算買一張全麵的首都地圖。
跑了三個新華書店,田馨總算買到了她想要的地圖。
在這張地圖上,田馨找到了金溪月說的位置。
元大都遺址公園周邊。
這裡沒有想象中那麼遠,距離上,似乎還能接受?
對於舅媽這種首都人來說,出了四九城,其他地界兒都遠,這個位置雖然發展不好,但也並不算郊區。
如果房子合適,九百塊錢還是值得的。
不到一千塊錢,田馨可以輕輕鬆鬆掏出來,不會傷筋動骨。
而且,她還有餘力繼續觀望四合院,伺機再買一套。
田馨回家和蘇蔚冬商量了一番,蘇蔚冬的意思和她一樣:買!
九百塊錢哪怕是買下一套平房,也是值得的。
有了蘇蔚冬這個後盾,田馨的底氣也足了起來。
和金溪月那邊確定好時間,找了個周日,蘇蔚冬和田馨跟著一起去看房。
位置確實一般,倒了三趟公交車,最後下車後還走了很久才到。
金溪月累的氣喘籲籲,小聲說:“這交通是真不便利,來一趟累死人。”
房主是白映元朋友的親戚,在化工廠上班,明年工作上有調動,是升職,得調去其他的城市,全家都打算搬過去。
他們一家在首都也沒有其他的住房,手裡隻有這套小平房,平時也不住,就這麼荒廢著,去外地後,廠裡給分配兩套家屬樓,其中有一套是三居,比在首都的居住條件改善不少。
一家人琢磨著,這幾年房子能自由買賣了,遠處的小平房也不值錢,不如索性賣掉換點錢更實惠。
田馨以為這家人好幾套房呢,沒成想就這麼一套。
見麵後她勸說道:“好歹是首都的房子,留些年,說不準以後更值錢。”
房主是個四十多歲的男人,點了根煙,不屑道:“我們一家也不打算回首都,往外地奔全家都有鐵飯碗,還有兩套家屬樓,這房子留著也沒用,值錢?這種小平房能值幾個錢,各個單位廠子都蓋家屬樓,大家排隊等著分房,我看哪,過些年更賣不出去。”
房主又道:“丫頭,咱也拐著彎認識,你要是願意要,八百五我賣給你,你彆勸我了,這房我非賣不可。”
金溪月捅捅田馨:“你咋回事,咱們是來買房的,你勸房主留著房子是咋回事。”
田馨搖搖頭,歎道:“先看看房吧。”
作者有話要說:二更來啦~評論前四十發小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