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馨和蘇蔚冬買了房子,隻告訴舅舅一家和林原。
林原聽說田馨買了城外的平房,也是不太理解:“那種房子買了有啥用?”
田馨道:“先留著,不會虧本的。”
田馨做事一向都有算計,林原也沒多問。
如今,林原有了自己的房子,賺錢的動力都足了。
田馨還有一年就畢業了,林原問:“田馨,畢業後要不要直接做生意?”
她搖搖頭:“我還是想上班,找個專業對口的工作。”
林原撓撓頭:“工作啊……工資每個月可沒幾個錢。”
關於這一點,田馨自然清楚。
端上鐵飯碗聽起來光鮮,大部分人都豔羨,但遠遠不如做生意賺錢。
就像林原,雖說賣服裝聽起來不太體麵,可是賺得多。
田馨也考慮過,如果她上班,每個月隻有幾十塊錢的工資。
靠著工資,是不會發財的。
工作隻是一個跳板,過些年田馨依舊會跳出來,等市場形勢明朗一些,再好好做生意也不遲。
蘇蔚冬的工作體麵穩定,單位的福利很好,這就足夠了,田馨的心思後麵還是會放在賺錢上。
她並不想局限於做生意,房子是一本萬利的事,攢下一些錢,可以囤幾處房子。
做生意是有風險的,有賠有賺,可買房過些年總不會虧本。
城外的這處平房,是田馨購入的第一處房產,若是有合適的,她還會繼續買。
銀行存折裡存著不少錢,除了做生意的成本外,剩下的都可以留著買房。
林原和田馨的想法不同,對他而言,有房子住就知足了,守著新買的四合院,林原沒動彆的心思。
幾千塊錢一處的四合院,縱然他賺錢能力強,再買一套也是費力。
至於田馨那套平房,說實話他有些看不上,和北澱村一樣,都是村裡的小平房,七百八?跟搶錢差不多了,又不能拿來住。
他這個小妹一向有主意,林原也沒勸,幾百塊錢對田馨來說影響不大。
林原是過來看兩個孩子的,帶了一些玩具和吃食。
西西小跑過來,伸手要林原抱:“小舅舅,想你哦。”
北北對舅舅沒興趣,他咬著手指去翻林原帶來的袋子。
“北北要吃!”
田馨抱過兒子:“沒禮貌。”
林原笑著從袋子裡拿出香蕉,遞給田馨:“把香蕉碾成泥,西西和北北都能吃。”
北北揮著手:“蕉蕉!”
田馨起身:“二哥,你看著點孩子,我去弄香蕉泥。”
西西拽著田馨不撒手:“媽媽,我也去。”
西西格外黏著田馨,每次她回家,都要貼貼。
要麼說閨女是貼心小棉襖呢,就是比兒子強。
生了孩子、臨近畢業,有買了一處院子,田馨這兩年過的踏實安逸。
茶水攤那邊,每個月給田馨和林原分成,不過最近的分成越來越少。
田馨和林原交換過意見,現在茶水攤的管理權歸了街道,他們兩個隻是局外人罷了。
茶水攤分成多少,田馨也不太在意。
從田馨開始做茶水攤生意開始,最初的想法就是賺點學費,後來林原把茶水攤的規模擴大,純屬意外之喜。
就算是以後不給他們兩個分成,田馨也能接受。
田馨現在每個月去國棉三廠買一些瑕疵布料,有一筆固定的收入。
另外服裝生意利錢大,守著首都的服裝廠,一批貨至少能翻倍賣。
田馨還有睡眠枕的生意,睡眠枕賺的不算太多,但好歹有進項,現在大部分交給金秋芳在管,也不用田馨費心。
田馨挺長時間沒回省城了,自從生完孩子,就還沒回去過,今年過年,一定要想辦法回去一趟。
家裡最大的變化,就是蘇蔚蘭正式上班了。
大專畢業以後,蘇蔚蘭選擇留在省城,在省城的一所中學擔任語文老師。
學校離家裡不遠,蘇蔚蘭也沒住安排的教師宿舍,每天騎著自行車跑家。
現在教師的待遇很好,蘇蔚蘭每個月的工資是三十八元。
蘇蔚蘭是新老師,工資以後還會再漲。
報了師範專業,上了三年大專出來,就端上了鐵飯碗,趙桂芬十分滿意。
女兒有了穩定的好工作,她比誰都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