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夫棄子女知青9(1 / 2)

因著是到供銷社,兩人都不是空手來的,身上都揣了錢票過來。

除此外,周念夏還帶了一封信,是給周家寄過去的。她應了錢建軍處對象,自是要告訴父母一聲,也是在告訴他們不要過於擔心她一人在外受欺負。

至於周家父母答不答應,她這都先斬後奏了不是。況且這時候談對象基本可以等於結婚,這一來一回的時間,想反對也都來不及了。

再者,周家父母不是蠢人,一個女兒在外麵日子有多難過肯定是清楚的,就是不讚同也不會強烈反對,而隨著下鄉容易回城難的跡象愈加顯著,這份不讚同會慢慢轉變為同意。

周念夏也所料不錯,周家父母乍一看先是不讚同,女兒下鄉那麼遠就夠擔心的了,要是再在那結婚生子,怕是以後都見不到幾麵吧。

到底周父這個一家之主比較理智,拎著兩瓶酒就去了廠長家,打算打聽一下情況,廠長家也有一個兒子下了鄉,對這些消息肯定是最關注不過的。

等周父出了廠長家門,暗暗呼出一口濁氣,神色也不由得沉重起來。

聽廠長這意思,知青下鄉那就是有去無回的,上麵都盯著呢,除了病退的還沒有聽說過哪家孩子回來了。可病退的也是要經過檢查的,規定是斷手斷腳或身子實在不行了,否則遭人舉報一家子都得下鄉。

就連廠長都沒辦法撈出自家兒子,更彆說他這號小人物了。

看來,這閨女這對象還算是找對了,嫁個鄉下人有人能依靠,總比閨女一個人在外麵吃苦受累強,再者隊長家條件總要好點的。

等回到家,得知消息的周母又是一頓抱頭痛哭,哭她那可憐的閨女,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相見,也不知在鄉下受了多少苦。

周父心裡也煩,,見周母這樣也是無奈歎氣。

可還是忍住這腔憤懣給女兒回了封信,叫她自己看著辦,一定要看好這個人,不能給騙了。要是受欺負了就寄信回來,再遠他們也會去給她撐腰,末了,還是沒忍住加了一句,暫時不要考慮在鄉下結婚。到底還是有顧忌的。

回到這廂,初次約會的兩人,都有點不知道做些什麼好,隻是一條道上一左一右晃悠悠走著,順帶說些話。大多是錢建軍說、周念夏聽,就這麼晃蕩到了中午,兩人去公社食堂吃罷午飯後,便決定去供銷社逛逛。

這一路的進展嘛,就是兩人的稱呼,從錢建軍、周知青的大眾稱呼進化到了建軍和夏夏的昵稱。

逛著供銷社的周念夏,悲催的意識到,比這時代更貧窮的,是自己的錢包啊。

這供銷社雖說小,可東西種類也不算少,關鍵買啥啥都要票,過慣了好日子的周念夏頗覺遺憾,好多想買的東西都買不了了。可時代這樣也沒有辦法,總歸填飽肚子最重要。她這條件已經比很多人要好了。

周念夏自個看開了,一旁一直觀察著的錢建軍卻沒有看開。昨兒晚上他可是特地找他媽要的錢票,就是預備今天給夏夏用的,誰知對方不肯。而且,就是把兩人手頭的全算一起,也買不齊剛才夏夏想買的全部東西。

迄今為止,沒產生過任何奮發向上念頭、隻想混吃等死的錢建軍,第一次有了清晰明了的目標-那就是賺足夠的錢給夏夏花花花,他得給夏夏最好的才行。

周念夏自然不知道他的小心思,買足需要的東西,兩人就打道回府了,已經正式公布的兩人自然不需要遮遮掩掩。

不同於清晨出發的一路無人,回去的路上越近村子,遇見的熟人就越多。一個個都瞅稀奇似的瞅著他倆,惹得周念夏以為他們倆成了動物園裡的大猩猩。

而事實上,在村人眼中也差不離了。

作為第一個和村裡人在一起的女知青同誌(知青點的那個公布但未實名),村人們其實都有點期待後續發展。看這一對“城鄉組合”是否能走到一起。

知青們則是翹首觀望,這一對的走向也會對他們今後的選擇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畢竟不是誰都有勇氣能一個人撐過著艱苦的歲月。

這之後,錢建軍的行為就如脫了僵的野馬,沉浸在戀愛了的喜悅中不可自拔。

每天,白日裡拚命乾完自家活計你夠,還要再來幫周念夏的。

周圍一群女知青看了都和周念夏說,這麼好的男人要把握住,這一輩子也值了。

周念夏心裡清楚,錢建軍的努力不止於此,作為一個高中畢業生,在村裡乾農活顯然有點大材小用,且收益還不高。

故而,這些日子錢建軍都有拖人在城裡幫忙看有沒有招工的廠子,錢家也有請人幫忙。

這些不是錢建軍說出來的,而是錢隊長家的偷偷告訴周念夏的,邀功似的,不像是兒子要娶媳婦,反倒像急切把閨女嫁出去的後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