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夫棄子女知青16(1 / 2)

時光荏苒, 眨眼間六年時間匆匆而過, 1977年悄然到來。

六年間,不管外界如何紛紛擾擾, 周念夏所處的前進大隊,因為有錢隊長在前麵頂著, 隊裡的人也一致團結對外, 故而大隊裡始終都是一片祥和, 可以說絲毫沒有被外界的混亂所侵襲,倒是一片難得的清淨之地。

六年間, 錢建軍和周念夏夫妻也有了兩個寶寶, 大的是5歲的哥哥錢立霖,小的是3歲的妹妹取名錢立萱, 一家四口相親相愛、生活很是和諧。

變革來得很突然。自去年, 華國一位偉人去世, 新的領導人上台後, 接連發起了一項項改革, 從上而下改變了整個華國。事關周念夏的, 無疑就是高考恢複的消息。

如周念夏記憶裡的一樣, 9月份就開始有消息隱隱傳來,教育部在B市召開全國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會議,會上討論決定恢複高等院校招生考試, 即高考,不看出身、不看成分,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

隻是沒有正式通知下來, 人們不敢全然相信,但這道橫空出世的消息,讓無數的知青們看到了希望,隻是哪怕隻有一點希望,也足夠讓下鄉的知青們像飛蛾撲火一般前赴後繼。

1968年到1977整整10年間,前進大隊陸陸續續派下來的知青不少,和當地人結婚、談對象的知青也不在少數,甚至好幾對都已經有了孩子。

和平了幾年的前進大隊終於被打斷平靜,知青們徹底沸動起來,如紮了窩的蜜蜂,連帶著整個大隊都開始徹底亂了起來。這時如果人們能抬頭看看,就會發現整個華國都在發生著巨變。

恢複高考,多麼讓人歡喜又可怕的一個詞,給了無數知識青年繼續深造的機會,同時也賦予了下鄉知青們回城的希望。

但同時,也就此打散無數家庭。無數對夫妻因此分離,也有無數孩子淪為單親家庭的受害者,原主的作為隻是大時代背景下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縮影,平凡而可悲。

回城,那是所有的知青們多年來的夙願,承載著他們對過去、對城市魂牽夢繞的回憶,更是回到家鄉、回到家的希望,意義自然不同。

隨著消息的傳來,被生活壓怕了的還想著再等等,機敏一點的已經開始準備起來,借書、借課本、複習,隊裡每日來往的快遞都不知道有多少,方方正正的,叫人一看就知道又是寄給誰的課本和複習資料。

周念夏的複習也就此從暗地擺到了台麵上。之前,周念夏即使看高中教材,也得打著為更好教導學生的大旗,而現在有了高考的消息,也不再需要遮遮掩,真到了參加高考的時候該知道的不還是都得知道。

錢家人日常相處在一起,自是察覺到了周念夏的異常,想到村裡傳開的消息,又想到這個兒媳婦的知青身份,錢家人自是無比擔心的。雖說周念夏這個兒媳,在這幾年間表現很是不錯,家裡的家務雖不會主動伸手幫忙,但分配下去的活計還是能做的好好的。可誰知道這是不是因為隻能呆在村裡的無奈之舉呢?

越想越擔心的錢母還是沒有按捺住,背著錢家人和周念夏,給錢建軍偷偷打了個電話,把情況都給他說了一遍,又喊他趕緊回來,彆最後媳婦跑了。

錢建軍剛聽到其實還有點怔忪。上次和周念夏提到回城這個問題,還是剛結婚時候,周念夏和他又確認了一遍他的同意。轉眼這麼多年過去,兩人都默契的沒有再提這件事,如一對再正常不過的夫妻、正常的生活著。哪裡能料到,這麼突然的,就來了。

錢建軍有些心慌,周念夏回城了,他真的能一起過去嗎?兩人在一起的時間愈長,美好的回憶愈多,他就愈加害怕失去。如若不能,那他又該怎麼辦。隻是想到周念夏,想到兩個孩子,錢建軍發誓,不論周念夏去到哪裡,他都會帶著兩個孩子一直跟著,一家子就應該齊齊整整在一起才對。

錢母顯然不會知道,這一通電話根本沒有起到阻攔的作用,反而更加堅定了小兒子的信心。即將離家遠去的,可能不止一個小兒媳,而是小兒子一家四口人。

錢建軍雖然心急如焚,但也沒有立即回家,仍是等到了周末放假,裝作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回到了錢家。又試探性的問了一下周念夏的想法,周念夏自是十分堅定高考回城的想法。

周念夏已經想好了,當了好幾年的老師,她覺得自己已經愛上了這個職業,等報誌願的時候她就報上市的師範類院校。以後,以華國對文化知識的渴求程度,以後教育行業形勢肯定會進入蓬勃發展的時期,越來越好,那麼老師肯定是份十分有前景的工作(才不是因為老師工作很輕鬆呢)。

錢建軍聽了隻得表示同意,還特自然的和周念夏商量起了,自己和兩個孩子該怎麼一起去上市。周念夏也沒有察覺到不對,不過雖然周念夏對自己有信心,但考試還沒考,現在想這些也就是個想法罷了,遠沒到實施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