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兒世界貴女子11(2 / 2)

好在幸運的是他沒有看錯人。

從白身的讀書人,一步步到朝廷一品大員,他一直陪伴著對方,夫妻倆一起實現了人生質的飛躍。而這背後,是兩人共同的努力拚搏,才擁有了後來的榮耀。

雖然選擇了身在後宅,可他到底沒有成為一個完全的內宅婦人。

他過往學習到的知識給了他站到台前的底氣、莊子瑜的支持讓他有了展現的勇氣,於是,輔助為官的丈夫、做點自己的生意,也不算全然浪費了曾經年少時那一番努力吧。對於莊家、衛姨娘,他也選擇了自己的方式有所回報。

他始終認為,這世上,哥兒的存在自有其定律的。就像男人和女人的結合體,更妙的是,嫁娶皆由個人選擇,一種多麼自由的生物啊!

哥兒選擇嫁人有錯嗎?當然不是。

哥兒本就能娶人、也能嫁人,何錯之有。

那錯的是什麼呢,錯的是哥兒嫁人後,一味地否決自己的過去,喪失了自我。就像告彆了自己以往全部的人生,然後重新來過,把自己當成一個新生的女人過一生。

不是說那樣不好,可終究失去了自己存在的獨特價值。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有其存在意義,接受並順其自然,那才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更讓他欣慰的是,他憑一人之力的影響,多少也算扭轉了點世人對哥兒嫁人的偏見、也多少給了那些哥兒一點努力前進的方向吧。

偶爾能聽見民間的傳言,他也隻會心一笑,這就很好了。

這一世,他不負莊子瑜、不負莊家、應該也不再負周念夏,一生無憾了。

=======我是外人視角的分隔線=======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間三十年過去,過去的往事也漸漸沉寂,塵封在曆史的夾縫。

盧家的事,也隻在那一寸之地留下點傳說。傳言是這樣子的:

京城有條梧桐巷裡,巷尾最裡邊住著一戶人家,那就是翰林院的盧大人家,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周圍鄰裡之間的八卦對象。

這一家是夫妻倆婚後搬過來的,一夫一妻後來又生養了兩個孩子,一家四口本是最普通不過的家庭,但是又總讓人覺得,這家是有那麼點不一樣的。

鄰裡間都知道,這盧家是外地人過來的,還是盧家大人當了官後才在這兒定居,一住就是二三十年。在這期間,盧家大人穩穩當當做了二十多年的翰林院六品小官,養家糊口的開銷全靠當家夫人的嫁妝出息。至於是當年考中進士就耗光了盧大人所有的才氣、還是官場不得意,那就不得而知了。

也是因此,盧家大人都沒好意思納妾。

這本應當是很多女人羨慕的事情,可牽扯上了男人的麵子上,外人就誰也不好當著兩口子的麵提這一出,隻當是眾人心知肚明的秘密。

好在兩夫妻關係一直很好,沒見鬨出過什麼矛盾,這才是叫人稀奇的。

不過,也有人說,這得虧盧家夫人的福運好。

雖然嫁了個沒甚大出息的夫君,一輩子也沒能做成多大的官夫人,可人家的大哥、哥夫那可都是有大出息的。

女人嘛,娘家有出息,在夫家日子才能過的輕鬆愜意。就這盧家夫人的生意,不也聽說就是背靠娘家大樹好乘涼。所以這盧家啊,說靠當家夫人活著總是沒錯的。

那盧家大哥,到後來升到了戶部的三品官,當初也一同住過這梧桐巷的,可惜後來高升了、也就搬走了。隻留下萬年不動的盧家,一直駐紮在這,就如陸大人的官位。

再說那盧家二哥和二哥夫,更是不得了的傳奇人物。

兩夫妻在整個大晉朝都享有盛譽,男方莊大人是從地方官一步步升上來的,現在已經是吏部的一品大員,掌握整個官場的官員考核;夫人周夫人隨時一個哥兒,可更是一個賢內助,據說在地方時配合莊大人出了不少利民利國的好主意,名聲傳遍整個J省,後來就連京城的吃瓜群眾都多有耳聞。

這後續的影響就是,連帶著整個大晉朝對選擇嫁人的哥兒都多了幾分正視。

可謂女人有女人的好,哥兒也有哥兒的好嘛,重點是要娶對人。

哦,說了這麼多,其實還是對這盧家有著兩門那麼顯赫的親戚、卻仍然一直如此平凡的一聲感歎罷了。

隻翰林院間內部還流傳著一個謠言,那就是在六品官位置待了一輩子的盧淮盧大人,其實是一個真正有學識的。

小道消息有傳上麵領導曾經多次有想要提拔他的意思,可人家楞是沒有接受,心甘情願一輩子做一個小官,整整書籍、做做學問。

說是謠言,那自是沒有什麼人相信的,偶有見識過或相信的人,也隻當那陸大人一屆清流文人,不屑於這世俗的功名利祿罷了。

任是誰也想不到,真正的理由隻是他自己的一番心意。

不過個人過日子,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高官厚祿還是小官日子不全都是自己過出來的,倒也無須他人來評議些什麼。

作者有話要說:  竹裡:這個世界結束了,透了一點點,設定貌似...恩...會有點狗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