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此去通途36(2 / 2)

宋修竹落座,也用期待和欣賞的目光,等著她的發言。

謝雁上台,試了試話筒,開始了自己的話題。

“的確,橋梁的發展在近年來都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各國的工程師的努力下,每天都有新的橋梁出現在世界各地,每天,都有新的技術被開發,新的材料出現……”

“剛才宋先生的發言,有一點很有意思,他說橋梁是‘空中建築’,”謝雁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

“這也意味著,橋梁同樣是具有無限的潛力的。以前,提到橋,無非就是小河上的石橋,山間的懸索吊橋,行人從上麵過,馬車從上麵過。”

“而現在,斜拉橋、懸索橋……已經不再是它們原本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樣子,它們變成了路。”

“江河時代,江上有路,山上有路,雲上有路,這些‘路’,可以行車,可以通鐵路,於是,有了公路橋,鐵路橋,有了雲橋。”

她說,“橋的發展,其實和人類的發展是分不開的。”

“既然江河時代,有跨江橋,有跨山橋,那麼如今,在經濟全球化,地球連成一片,信息隻需要短短的時間就能抵達世界的另一處,物資也隻需要短短的世界,就能抵達世界的其他角落,再這樣的發展下,橋的發展,是和人的發展連在一起的。”

“港口、碼頭,航運、空運……我在華國,就能買到意國的東西,我在意國,就能吃上華國的食物。”

“人類早就開始了航海,當經濟越來越發達,很多國家,也會進入真正的海洋時代,以前滬城的浦江上,或者說,華國的長江上,過江過河用輪船,就連送火車去對岸,也用的輪船,為什麼我們要修建跨江大橋,就是因為比起輪渡來說,路,比海,比江更便利。”

“橋就是路,路也是橋,橋是空中的路,跨過江河,跨過大山,跨過天塹。”

所有人都靜靜地,聽著這個來自華國的年輕女孩,講述著自己對橋的看法,“我修建過無數座橋,也看見過無數座橋,當一個國家進入海洋貨運時代時,他們需要的,就不隻是跨江大橋,而是跨海大橋。”

“當人類成為星空種族時,進入宇宙時代時,也許還有太空橋,真正的‘空中建築’,它們會橫跨星河,迎著恒星的光,創造更多的奇跡。人們在橋上走過,看見的是星辰大海,看見的是萬物未來。”

跨江大橋,跨海大橋,隻要有能力,總有一天,連星星也能跨越!

她的講述,前期落腳在世界現有的橋梁技術和著名項目上,中後期,重點在論述跨海大橋的未來,國內跨海工程,國際跨海工程,乃至——洲際跨海工程!

最後的未來暢想,更是讓人激動的久久不能平靜。

“人類從出現,到發展,再到如今的繁榮,占用的時間不過地球壽命裡的短短一瞬,而就在這一瞬中,橋,始終伴隨著我們的生活,幫助我們的生活,過的更加美好。”

她微微一笑,朝著所有人輕輕鞠躬,“感謝所有參與建設的工人,感謝所有設計師、工程師、還有其他為工程做出貢獻的人們。”

“橋梁的未來,就是我們。

是現在正在看直播的孩子們,

是在課堂裡學習基礎知識的學生們,

是在工地上風吹雨打,日以繼夜工作的工人們,

是為解決問題而不斷突破的研究者們,

是頭發已經發白,或者還是滿頭黑發的工程師們。”

“謝謝你們。”

所有人忘記了鼓掌,有的老工程師,默默摘下了眼鏡,擦著眼角鬆弛的皮膚上的水光,有的青年工程師,緊緊握著雙手,還在等她繼續往下講——又或者,還沉浸在剛才的那番論述中。

終於,兩處響起了緩慢的掌聲。

蘇擎和宋修竹,同時鼓起掌來。

隨後,其他人才如夢初醒般,放下手裡的筆,用力地鼓掌!

潮水般的掌聲,代表著對這位華國工程師的認可!

**

演講結束後,蘇擎和宋修竹兩個人差點打起來。

“外麵在下雨,可以坐我的車。”

“不用,我會送她回去。”

“你連傘都沒有。”

“……那也問題不大。”

宋修竹說,“你是她男朋友?”

蘇擎一頓,“……不是,”

宋修竹輕笑,“那問題就很大。”

學弟趕快上來拉架,“那個,學長……”

“都是同舟大學出來的,你叫誰?”

宋修竹瞥了他們一眼,謝雁身邊,很多競爭對手,然而最大的威脅,還是——

蘇擎:“怎麼了?”

“學姐已經自己回去了……”

蘇擎/宋修竹:“……?”

謝雁不是故意把蘇擎忘了,巴多洛瑪熱情地帶著意國的工程師和專家,要請她做客,她隻能讓學弟通知蘇擎,自己晚點回去。

意國在五十年前,就有修建跨海橋梁的意思,跨過寬闊的墨西拿海峽,直通對岸的西西裡,然而,從幾年前政府確定建設開始,一直到現在,幾年過去了,方案也沒拿出來。

巴多洛瑪和其他專家,對她在跨海工程上的知識和觀點非常感興趣,和謝雁聊了一整晚,天亮才把人放回去。

她一回到住處,倒頭就睡了。

睡醒了,看見客廳的桌上放著晚飯,還有一張龍飛鳳舞的紙條。

“沒有方哥做的好吃,將就點,不準嫌棄。”

她笑了笑,吃完晚飯,接到了林鑄江打來的國際電話。

“我在國內也看到了你的視頻!”

有記者報道回去,也是正常的事,林鑄江很高興,“我年紀大了,你們這些年輕人才是華國橋梁的未來!”

“不會,林爺爺永遠年輕!”

謝雁說,“跨國打電話,總不會就是為了誇我吧?電話費可不便宜。”

林鑄江爽朗的笑聲從電話那頭傳來,“你也太聰明了。”

“我問你,你知道一個深水港,對滬城來說意味著什麼嗎?”

“知道,意義重大,滬城能夠變成國際航運中心,進一步發展經濟,進入真正的海洋時代——全看深水港。”

謝雁說,“可這件事,不是一直沒辦法成嗎?”

入海口泥沙堆積,深水港建不起來。

“這就是我要告訴你的事情,到時候帶著蘇擎早點回來,”

林鑄江說,“你們啊,有新項目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