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6 航空心臟病依然是問題(2 / 2)

現在倒好,為了獲得基礎技術跟經驗,404在從蘇聯采購了200台rd-33發動機的情況下,依然投入資金繼續完成渦扇-6的改型。

這款發動機並不是沒用。

在84年下馬時,渦扇-6在研製初期遇到的起動困難、壓氣機喘振、渦輪進口溫度高及振動大等問題全部得到有效解決,甚至改進型號的渦扇-6g將推重比提升到了7.05,這是非常大的進步。

隻不過當初因為失去了適用對象而不得不下馬。

404接手過來,超-7項目成立,這就有了適用對象。

不僅是超-7a項目可以使用這種發動機,其主要用途,則是用到超-7b上麵。

“高空試驗台整500小時的超長運行試驗了?”謝凱倒沒有太多的驚喜。

渦扇-6的性能相對來說是比較先進,可跟目前世界各國三代戰機使用的主流發動機相比,還是要差一些,用於運輸機,也不是太過好用。

所以,渦扇-6最大的作用就是作為基礎,積累經驗。

“是的。之前就已經做了300多個小時的整機試車,在繼續研究投入後,再次生產了一個批次的4台,主要用於持續的高空試驗台試車。一旦完成,就可以用到軍機上進行進一步的實驗。”孫宏興奮地說到。

謝凱卻沒有他那樣的樂觀,“試驗用的軍機,選什麼?”

“殲轟-7。目前超-7a不是太合適。”孫宏說道。

殲轟-7換上推重比超過7的發動機,無論是航程還是載彈量或者其他,都會有很大程度的增長的。

具體如何,得等到用於空中平台的實驗後才知道。

謝凱點了點頭,渦扇-6的進度快,這是意料之中的事兒。

在接手時候,渦扇-6的研發,已經完全符合之前的技術指標,隻不過,殲-9下馬了。

“渦扇-8呢?”謝凱更關注的是這。

要搞渦輪風扇的核心機,渦扇-8這種仿製美國jt3d發動機的渦扇發動機,才是真正的基礎。

到時候,再融合其他的技術,搞出中國的自己的發動機。

不管是超-7b,還是未來的隱身戰機,甚至是132的十號工程,謝凱都希望不再出現缺乏發動機的情況。

當初殲-10搞出來,在太行發動機尚未國產時候,是從俄羅斯引進的al-31這種發動機,一直到最後太行量產,才最終換上國產心臟。

謝凱希望的就是能先有一顆中國心,然後再根據中國心的性能去設計研發自己的戰機。

“渦扇-8現在同樣在試車階段,新的一批發動機尚未開始組裝。這段時間主要在進行標準化。”薑晨陽說到。

他擔心謝凱會說他們進度太慢。

“先標準化,這是好事兒。不能像之前,生產了三個批次12台發動機,都沒形成生產力。”謝凱點頭說到,“渦扇-8是給運十配套的,現在運十新型號已經定位在150噸級的寬體客機,不知道渦扇-8這邊的改進……”

謝凱擔心的是發動機影響到運十的前途。

運十搞寬體客機,勢在必行。

發動機配套一旦跟不上,所有的都是白搭。

“在之前就跟他們溝通過,渦扇-8的改進型號也是為這個項目準備的。現在剛剛完成組裝,尚未開始試車工作。”

現在的進度,相對來說,已經非常不錯了。

每年404大把的經費砸在東風動力廠裡麵,如果沒法跟上進度,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廖東風一直有些擔憂。

汪貴林跟謝凱來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渦扇-10這種推重比在10以上的大推力發動機。

可現在,連基礎的方案都未確定。

謝凱越是問得多基礎項目,他的擔憂也就更勝。

越不問,他越擔心。

渦扇-10到現在為止,都還處於論證階段,甚至沒有太大的成果,各種依據都顯示,現在的基礎,不太適合搞這樣性能指標的大推力發動機,如同當初剛開始搞渦扇-6的情況,缺少技術儲備,主要部件試驗研究不夠充分,特彆是核心機壓氣機部件效率較低、喘振裕度小、質量差等等一係列的問題。

推重比7到推重比10,這中間的技術難度,遠不是7+3那樣簡單。

“這麼說來,渦扇-10現在並不適合搞?”謝凱奏起了眉頭。

“確實不太適合。”好像並沒有發現謝凱的態度,薑晨陽認真地點頭,“渦扇-10的技術性能指標要求,必須進一步提高渦輪風扇進氣口的溫度,需要達到1450度左右,現在我們的渦輪風扇進口溫度隻有1200度不到。”

“材料還是工藝?”謝凱深呼吸了一口氣。

他知道要搞渦扇-10不容易,卻沒有想到,最終又是被基礎技術給攔住前進的步伐。

“不管是材料,還是工藝,都有問題。我們需要耐熱度更高,強度更好的高溫合金。同時,也需要更好的製造工藝……”,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