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 這次我們真不挖人,隻是合作(1 / 2)

“你們有什麼條件?”楊鳳田直接問了出來。

說實在的,他倒是不希望要這些戰機,這會影響到殲-8III的資源。

不過,作為國內最頂級戰機設計研究所的技術人員,他同樣清楚到,他們研究所的技術隻要夠先進,對殲-8III甚至後續的改進型號都會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現代的戰機,先進技術使用很多。

“對,需要我們付出什麼?嶽主任,我們是抱著合作的誠意而來……”顧誦芬看著這幫吸血鬼,很是無奈。

作為技術人員,他並不願意跟這些管理人員打交道。

尤其是對方這些動不動就挖人的家夥。

“其實很簡單,全麵合作。”謝凱等人沒吭聲,而是由齊誌遠表達了他們的意思,“目前國內航空基礎建設很快,但是在設計等方麵,卻落後了。隻有整合國內最頂級的力量,並且全麵合作……”

嶽林的話,讓來自沈飛的技術團隊疑惑了。

全麵合作?

怎麼個合作法?

沒人說話,隻是緊緊地等待著齊誌遠或404的其他人給出解釋。

“我們就是為合作而來。不過具體如何合作,能有效整合我們雙方的優勢,為國防提供更先進、更強大的戰鬥機……”顧誦芬表達了沈飛的態度。

他們就是為合作而來,但是需要對方不太過分。

要不然,達不到他們的預期,這合作自然進行不下去。

“合作,需要的是雙贏。我們在電子跟頂級製造領域方麵比較擅長,而沈飛擁有豐富的設計經驗,龐大的設計團隊……”

還沒等嶽林說多少,就有人站出來一臉憤怒地指責嶽林:“你們果然是為了打我們技術人才的主意!”

就連顧誦芬的臉色,也是變得難看。

這年頭,什麼最重要?

作為沈飛一個集團公司的總工程師,他自然清楚他們對技術人才的渴求。

戰機研發,涉及到太多領域。

核心的技術骨乾,那是國內目前任何一家單位都缺的……

“嶽主任,我們也缺乏技術人才。當初國內工業布局時期,沈飛支援了國內所有航空製造廠以及研究所技術骨乾,管理人員。後來好不容易培養了一批中青年技術骨乾,然後被你們搶走了……”顧誦芬倒是不爭論什麼,而是擺出了事實。

沈飛,是國內最早的飛機製造廠。

甚至最早的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軍閥混戰時期的東北,在1930年,東北軍少帥張學良修建了一座飛機場,然後在小鬼子全麵入侵東北後,擴大了規模,並且改造配套的維修工廠……

後來,新中國成立,這家廠被命名為國營112廠,在引進蘇聯老大哥殲擊機米格-17F後,並且以此為原型,開發設計國內能全部製造零件的殲-5,並且以此拉開了中國航空工業的序幕。

東北,是曾經幾十年的中國工業基地,即使在全麵三線建設時期,東北工業基地在整個國家工業體係中的地位,依然沒有任何區域可以撼動分毫。

112廠,則是中國戰鬥機的搖籃。

從這裡,國產殲-5誕生,隨後則是在設計生產殲-5過程中掌握了一定經驗後,仿製米格-19而來的殲-6,再然後,沈飛在自己掌握的基礎跟米格-21的基礎上,開發出殲-8,132廠則是開發出殲-7……

在這方麵,沈飛為全國所有的航空公司培養了大量的技術人才跟管理人才。

在其他戰鬥機廠成長起來後,沈飛本來可以以自己培養的人才開始快速發展,結果遇到了為了不破產,無所不用其極的404一幫管理人員。

大量中青年技術骨乾被鄭宇成那一批管理人員用各種方式弄走,現在好不容易又有一批中青年技術骨乾培養出來,對方又來。

換成誰,能不動火氣?

404就仗著上級首長給的特權,不斷到處挖人,誰能容忍?

“顧總,當初我們基礎差,底子薄弱,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嶽林一臉尷尬。

也就是全國挖人,才奠定了他們現在的航空研究力量。

事情是鄭宇成等人乾的,他卻不能說鄭宇成他們乾得不地道。

即使他解釋,卻沒有人給他好臉色。

要挖人,想都彆想。

大不了,沈飛自己想辦法去蘇聯搞蘇-27K跟蘇-30。

404的人太過分了。

錢沒了,可以再向國家要。

人才沒了,還得從頭開始培養。

這樣多來幾次,彆人都已經走了很遠,最後沈飛根本就沒法跟這些單位競爭。

“這次,我們不挖人。隻合作。”謝凱開口了,他自然知道對方擔憂的是什麼,“整體劃分任務,交由國防科工委或總後來調度、協調……”

謝凱直接把總後跟國防科工委都抬出來了。

不這樣,根本就沒法合作。

很多時候,大家坐在一起開個會,國內其他的戰機研發生產單位的領導們,那都是盯著他們的人,避免404跟他們的技術骨乾甚至管理骨乾接觸。

就是被404的人挖人挖得太狠。

為了人才,404專門成立了一支隊伍,利用各種機會接觸其他單位的人員……

坐在一起的國內航空單位,哪裡還有心思討論合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