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1 / 2)

接下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楊鎮南都沒能見到賈代儒,後者去巡查北郡16處縣學了,那才是學政的本職工作。北郡地廣人稀,道路不比富庶的地方通暢平穩,要走遍16個縣城旅程感受不佳也比較費時間。

沒想到賈代儒當真一個一個縣學巡查,楊鎮南不禁有些敬佩。

不過賈代儒卻越走越開心,誠然,北郡是大慶知名科舉荒地,連續數年沒有一人登上北榜考中進士。可每輪鄉試全部都是足額錄取,一批批下來,以至於北郡的舉人著實不少其中大多數人都絕了向上繼續考的想法。

其實他們自己也明白中舉的水分有多大,要是擱到江南一些競爭激烈的地方估摸中秀才都難。能中舉已經歸功於北郡讀書人少,隻要有點靈氣足夠刻苦就能中舉。

然而,因北郡的舉人含金量出名的低,彆說去吏部登記大挑或揀選就是人家找師爺都不願意用北郡的舉人。加上北郡許久沒人中進士,更無從當官,就是想找個照顧鄉裡的官都難。

由此造成北郡舉人壅積甚多,隻能盯著當地有限的職位,可本地職位少,許多舉人一輩子都沒辦過差,絕大部分也不過辦過一兩次臨時的差事而已。境況好的也不過乾一輩子佐雜官,也就是勤雜工。

是以,北郡的舉人絕對沒有看著那麼風光,乃至有人寫詩:滿腹文章,滿頭霜雪。滿麵埃塵,直至如今。彆無收拾,隻有清貧。功名已是因循……幾個明年,幾番好運,隻是瞞人。

賈代儒身為學政,每到一地都有地方舉人設宴歡迎,沒兩天就被他找到了突破口。如果說辦學首先需要什麼?

錢?

不是!

毫無疑問,需要學生、需要先生,人才是最根本的,沒人什麼都辦不成。

北郡兩級分化嚴重,未受教育的未成年人極多,文盲率高達95%,是個教育開荒的好地盤。

另一麵,因為北郡的舉人無處可去,滯留本地甚多,更不用提北郡的秀才同樣含金量低去外麵不吃香也隻能呆在北郡。先生資源相對而言算是比較豐富的。

若是彆處,舉人有大把的好前程自然看不上公辦學堂的先生一職,可在北郡就不一樣了。北郡舉人就業環境之惡劣以至於哪怕隻是暫且去公辦學堂當個先生他們也是願意的。

畢竟學政大人可是說了,根據他們的教學水平每年都會擢選一人當教諭。要知道教諭看著不起眼,那可是正八品,正經八百的官身。比起至死沒有官身的眾多舉人而言,能當上教諭絕對算是人生贏家,就是族譜上也會寫下一筆傳至後人。

至於其他人也不是沒有希望,從先生當起,按年評級,隻要不犯錯認真教導學生自然從先生、掌教、訓導一步步慢慢升至教諭。甚至還會挑選一些優秀的人進入巡撫衙門等地。

在想入仕當官的推動下,地方縣上的舉人、秀才沒有一個反對聲音,北郡的餅子就那麼大,既然他們搶不到為何不像學政大人說的那樣大家合起夥兒把餅子做大。這樣人人都有餅子吃了。

至於朝廷會不會同意北郡冒出如此之多的教諭,眾人不是沒人想到,隻是在大餅的誘惑下都選擇了無視。

朝廷的反應沒有那麼快,隻要衝到前頭就能拿到好處,再說,賈學政後台擺在那,說不準真能行呢。

賈代儒卻沒有這種擔心,大慶總在說冗官的問題,實際上官員數量大大少於實際需要,彆的不說光是技術性官員的缺口就不少。

像推算氣象的欽天監,就那麼幾個人坐在京城想也知道算出來的不準。要想算準氣象還是需要派出大量人駐紮在地方根據地方上實際數據進行測量運算才行,隻要運算量足夠大就能算出一隻蝴蝶煽動翅膀對氣象的影響。

還有戶部,聽說那裡也是常年缺人。

治水官員更是奇缺,據說一朝能有一個治水大家就不錯了,說明皇上聖明。

所以說,大慶不是冗官,而是大家都搶著做不需要專業技術的官以及文科類官員,專業性官員還是缺得厲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