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1 / 2)

大孩子帶小孩子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穆渲等人從來不是好孩子,他們與其說是來當先生的還不如說是過來帶著一群大孩子小孩子玩的。

賈代儒本著收納所有未成年的原則本來要將所有18歲以下的都收進撫孤院,被管家錢有財給勸住,隻收了14歲以下的孩子。

其實照錢有財的意思14歲都能成婚了,算不得孩子,可惜他家三老爺不肯再降年齡,他想著十三四歲也能幫著做點事就沒有硬勸。

穆渲等人帶著大孩子,大孩子再帶小孩子,撫孤院順利運行起來。

正好十幾萬隻雞鴨要精心飼養,撫孤院一夜之間變成了養雞場、養鴨場。

小乞兒們絲毫不覺得穆渲將他們當勞力,哪怕最小的張小柱養起雞鴨也有模有樣。在他們看來能像小先生們似的養上那麼大一群雞鴨也是極難得的本事,小先生們教得詳細,他們一絲不苟學著。幻想著等自己大了也能養上百隻雞鴨。

他們的認真極大程度上帶動了穆渲等人的積極性,以至於其中絕大部分小孩不喜歡學認字都被他們想當然的忽視了。

又過了幾天,穆渲讓下人們買了些種蛋來開始教小學生們人工孵蛋了,不是他們不教彆的,而是貌似這些學生目前隻能學會這個,也隻對孵蛋感興趣。

他們人生最大目標就是雞生蛋、蛋生雞、子子孫孫永不絕矣。即使認為自己最聰明的德柱也是將學人工孵蛋當成人生頭等大事。比起穆渲一眾生在福窩子裡‘紈絝’,他們年齡小但飽經世事,明白學會人工孵蛋和大規模飼養雞鴨足以讓他們立足。

一直擔心撫孤院無以為繼的青伯昌和楊鎮南觀察了一陣後徹底放下心,有那些雞鴨也不愁撫孤院開不下去。賈代儒是個能為的,三兩下就解決了他們認為不可能的事。

不管是撫孤院的可持續性還是廣設蒙學堂,其他縣裡的舉人甚至聯名過來要求在他們縣也設蒙學堂。

青伯昌也不是不識趣的人,大筆一揮,蒙學堂在北郡全麵開花。當然,在賈代儒看來遠遠不夠,不管是數量還是類型,都不夠。數遍蒙學堂,就沒有一家收女學生的。

將撫孤院很是放心的交給了穆渲他們,自己則專心辦起了女學。

一回生二回熟,參照賈氏女學弄個簡化版也很能吸引一些心疼女兒的人家,女學不僅教識字還係統教導一些護理和育兒知識,跟著聽了幾堂課的女人毫不猶豫將自家閨女送進了女學。

不過心疼自家閨女的終究是少數,女學的規模始終沒能擴大。

賈代儒想了許久,終於明白沒有利益驅動很難讓人重視女性教育,和男孩不一樣,北郡女孩出嫁極早,在一個普遍養兒防老的大環境下很難讓人們重視女性教育。繁重的生存壓力使他們生兒育女變成一種本能甚至是投資。

或許,在生第一個孩子時他們還能夠無條件的愛自己的孩子,生的多了,艱辛的生活早就讓他們麻木了。

當然,這麼說有些絕對,還有很多為人父母的就是目光短淺之人。

賈代儒很難說讓所有家長都無條件愛自己孩子,乾脆從利益出發,一麵放出風聲要辦紡織廠招收女工,另一麵又說他要的女工必須得會用縫紉機和紡織機。

緊接著,女學裡開始設置了縫紉機使用和維修等課程。

壓著縫紉機來的是戚六子,他自動送來門給賈代儒薅羊毛,京城的氣氛太令人恐慌了,失去後台的他怕怕地,乾脆帶著一部□□家跟著到了北郡。

跟著賈代儒能發財,戚六子堅信,自掏腰包給女學提供了第一批縫紉機。

大肥羊自己薅毛送過來,賈代儒對戚六子不是一般地滿意,拍了拍他的肩膀正要表揚一番,戚六子有些緊張地說,“京城要有大動靜了!”

嗯?

賈代儒詫異,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