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明算賬(1 / 2)

寧安碩一下車,就忙回家看姐姐妹妹。

他先把帶的禮物拿出來送了,又說:“表哥又請了一位先生來,姓張,也是蘇州人士,是建平三年中的舉人,今年才二十六歲——他十五歲就進學了。因今歲春闈他未得中,表哥說願意與他談論文章,所以才來教我幾年。張先生已經娶了妻,師母姓柳,已有了一兒一女,長子八歲,幼女四歲,也都跟過來了,已在表哥那裡安頓了。”

他笑看寧安青:“如今天涼快了,妹妹也有了玩伴,可以再回去上學了。”

寧安華笑道:“這樣也好。”又笑和寧安青說:“玉兒在榮國府上學,你也要上學了,寫信就更有話說了。”

她命備下一份禮,送給禦史衙門給柳太太和兩個孩子,問寧安碩:“表哥出了多少束脩?”

寧安碩忙說了。

她道:“玉兒不在這裡了,張先生隻教你們兩個,束脩該咱們家出才是。”便再命取銀子送到林家去。

寧安碩有些懊悔:“我怎麼沒想到這一層。”

她笑道:“你又不管家,在這上頭自然弱些。若有我見不到、想不到的,你也替我想著就是了。”

寧安青不免緊張這小半年她隻在家念書,怕到學堂讓先生問住,答不出來,忙著要回去翻書複習,又舍不得寧安碩。

寧安碩乾脆命取了書來,陪她念了半日。

中間王熙鳳命平兒來請安,寧安碩也有一份禮物給她。

等他們兄妹學完了,寧安華已命人取來了賬本,又請來白三秦嬤嬤、魏樹陶嬤嬤兩家管事,笑道:“再有一年半載,我就不在家裡了,安碩也大了,青兒也記事了,正好今日有空,請諸位管家、嬤嬤們過來,見證我們把賬算明白,也省得以後為這些傷了情分。”

寧安碩一怔。

他望著寧安華,心中又苦又澀,不知是什麼滋味。

底下四人互相看了看,又看寧安碩。

白三上前笑道:“這些年,姑娘辛苦掌家,教養大爺和二姑娘,小的們都看在眼裡。今日姑娘要算清賬,請恕小的倚老賣老,多一句嘴,姑娘很該多拿些。”

寧安碩忙道:“很是,很是!”又轉向寧安華:“我那份全給姐姐也使得!”

寧安華伸手彈了他一下,笑道:“都給了我,你叫白三叔他們跟著你喝西北風去?還是說你今後你要靠青兒養了?”

她揉揉寧安碩的腦門,把賬冊在炕桌上攤開,讓他們兩個都能看見,才要說話,寧安青在旁說:“哥哥的都給姐姐,我的分給哥哥。”

寧安華既好笑,又感動。

她這幾年不算白操心。

可他們都還小,寧安青才五歲,寧安碩才十一歲,他們比平常這個年紀的孩子要懂事成熟,卻還沒有自己當過家掌過家計,不能算明白這些錢到底代表著什麼。

所以,她也隻能把他們的話當孩子話。

她笑看一眼寧安青,道:“好了,聽我說罷。”

屋內霎時寂靜。

寧安華道:“這屋裡應該隻有青兒不記得,當日母親臨終前,曾說過寧家財產,悉歸安碩所有,母親的嫁妝裡,所有房屋、土地、鋪麵、金銀,我們三人均分,餘下大件的家具我和青兒均分,古董、字畫、擺設和母親的衣衫首飾歸我。”

白三忙恭敬道:“小的們都記得。”

寧安華道:“從母親去後,至今有三年七個月餘,寧家的家產多了一百畝水田和兩千三百八十兩銀子,還有這處房產,母親的嫁妝多了四百七十畝水田,兩百畝旱田,八千四百六十兩銀。白三叔上月出去,從……賺了三千二百兩整,本錢動的是母親的嫁妝,消息是我的,賺來的利一半歸入母親的嫁妝,一半就算我的私房了。我們各人的衣衫首飾也不算在裡頭。這裡是四年來的賬冊,你們都看看。”

林旭是獨生女,其父分得了林家當日除去禦賜府宅和田莊的五成家產,全給了林旭做陪嫁。而寧家的家業是寧父為官後才積攢起來的。[注]

因此林旭的嫁妝總計約有寧家家產的十幾倍,約值三十餘萬。這些年經營妥善,又多出一些。

檀衣先將賬冊捧給寧安碩,等寧安碩看過了,又捧給寧安青。

寧安青自然看不大懂,寧安華便道:“檀袖,你幫青兒看。”

看檀袖不敢接,寧安華笑道:“是了,秦嬤嬤,從今日起,把檀袖從我這裡裁了,劃給青兒罷。明兒叫人牙子來,家裡該再買幾個丫頭小子。”

秦嬤嬤忙應了。

檀袖落淚,跪下給寧安華磕了三個頭,起來便將賬冊都細看過,說:“大姑娘都寫得清楚。”

白三等人也都看過賬冊,表示沒有問題後,寧安華便起身道:“我為長,如今還是我當家,我就做主分了。”

寧安碩和寧安青也忙站起來,垂首斂目等候。

林旭嫁妝中有房舍五所,京中三所,姑蘇兩所。按大小價值分,寧安碩寧安青各分得京中一所,姑蘇一所,寧安華要了京中最大的一處五進宅子。

各處水田旱田山地四個莊子約五千九百畝。寧安碩分五成,寧安華和寧安青共分五成。

鋪麵共四個,京中兩處,姑蘇一處,金陵一處。寧安華一處京中的,一處姑蘇的,寧安青一處京中的,一處金陵的,寧安碩不分。

庫房中六千二百兩黃金,九萬餘白銀,三人均分。

再將林旭嫁妝中的家具分配完畢,寧安華心中感到一陣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