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第 177 章(1 / 2)

*

蒙古地區有兩大活佛,一位是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另一位是章嘉呼圖克圖,所謂“呼圖克圖”,便是蒙古語的“聖者”“聖人”,也就是漢地常說的活佛。

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和章嘉呼圖克圖和藏地的達...賴喇嘛一樣都屬於格魯派,章嘉一世曾在達...賴五世處受具足戒,康熙三十三年的時候奉詔來到京城法源寺,哲布尊丹巴則是在喀爾喀三部被噶爾丹騷擾、率眾南遷歸順大清的時候被康熙冊封為呼圖克圖大喇嘛,之後也一直待在京城。

這兩位活佛在地位上略低於達...賴和□□,但是他們統管蒙古喀爾喀部所有的宗教事務,影響力同樣不可小覷。

哲布尊丹巴如果圓寂,和達...賴一樣需要尋找他的轉世靈童來繼承他的地位,不管是藏地還是蒙古,宗教的地位都和世俗朝廷不相上下,尤其是藏地,喇嘛教甚至能壓朝廷官員一頭。

朝廷直接派官員入駐並不是好主意,最穩妥的辦法是他們來掌握教權,隻要達...賴和活佛心向朝廷,接下來的事情就能事半功倍。

如今準噶爾部再次進犯喀爾喀,哲布尊丹巴又恰好病重,正是朝廷動手的好機會,他們從最開始就將轉世靈童接到京城教導,靈童長大後會偏向哪邊用腳丫子想都能想出來。

生恩不及養恩大,轉世靈童也是同樣的道理。

當年噶爾丹侵犯喀爾喀時,哲布尊丹巴就搬到了京城的寺院,如今這位漠北的活佛病重,朝廷在麵子上也得說得過去,至少得讓人家知道朝廷很看重他們。

太子沒有將這事放在心上,隻是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就聽到雍郡王主動請命去探望哲布尊丹巴,主動探望還不算,探望回來後還請纓要去喀爾喀尋找哲布尊丹巴的轉世靈童。

恨不得住在戶部衙門的工作狂雍郡王,主動要求去喀爾喀,是他聽錯了還是老四腦袋被門夾了?

太子爺懵了,不想吵架他們就休戰,事情沒必要做那麼絕。

四爺辦事兒從來都挑不出錯處,他主動請命去喀爾喀尋找哲布尊丹巴的轉世靈童不光為了避開太子,還因為他是朝中最合適的人。

他們家汗阿瑪為了表示對活佛的重視,肯定要從他們兄弟中選一個去喀爾喀,首先排除掉太子,老大老五又都在打仗,老三不適合乾這種事情,數來數去隻剩下他。

太子爺這邊還沒來得及去南書房問個究竟,那邊雍郡王就輕裝上路離開了京城,走的不光是他自己,還有腿部掛件九阿哥。

不是、他自己去就去了,帶胤祈過去乾啥?

太子爺傻了,胤祈自己也很懵,雖然他也想到處亂跑,但是這種連想都不敢想的活計能落到他身上,四哥對汗阿瑪說了什麼?

“我問過太醫,太醫說你的傷已經好的差不多,可以出遠門。”四爺頂著弟弟震驚的目光,淡定自若的說道,“二哥要翻天,到時候朝中有的亂,他能說服汗阿瑪還好,他若是不能說服汗阿瑪,那就是一個人麵對汗阿瑪再加滿朝文武的斥責,以他脾氣不知道要弄出來多大動靜,為了不被他牽連,我們倆走的越遠越好。”

胤祈若有所思的靠在車廂上,聽完之後重重點頭,“懂了,四哥怕自己留在京城會和二哥撕破臉,為了維持你們倆岌岌可危的兄弟情,不得不遠走他鄉另謀出路。”

四爺:……

臭小子又偷偷看了多少奇怪的話本,還能不能好了?

九阿哥的理解能力堪稱世間一絕,明明說出來的話聽上去奇奇怪怪,偏偏就是沒法讓人反駁,四爺麵無表情的看著滿眼無辜的弟弟,眼不見心不煩的閉上眼睛。

他不是太子,不會無底線的寵著他,臭小子跟在他身邊的時候一本話本都彆想看到,無聊了就去寫策論,寫多了看他還無不無聊。

胤祈不覺得他們家親親四哥會和他鬨彆扭,四哥不搭理他肯定是平時乾活太多要趁趕路的時間多休息,有正經差事的皇子和他這種吉祥物皇子不一樣,人家忙的很。

寫策論?

什麼寫策論?

他手還傷著,又不會用左手寫字,四哥怎麼會難為他受著傷寫策論呢。

小祖宗笑的心虛,到底還是不敢在老虎身上蹦躂,他可不想真的用左手寫字,右手寫出來的字還總是被四哥說醜,真要用左手寫,四哥還不得被他氣暈過去。

為了四哥的身心健康,還是彆了吧。

九阿哥難得沒有在路上搞事,看到久違的大草原也隻是掀開簾子看兩眼,沒有和以前一樣鬨著當什麼迎風奔跑的少年,就他現在一隻手還綁著的情況,他敢跑轉眼就能趴下。

左腳絆右腳的那種。

兄弟倆一路平安無事抵達喀爾喀草原,他們沒有去烏裡雅蘇台,而是朝著歸化城而去,烏裡雅蘇台太遠,對他們來說也不安全,如果他們家老大正好打完仗能護送他們倒是可以去,現在身邊隻有兩百護衛,還是去安全的地方更妥當。

陰山腳下的敕勒川土地肥沃,歸化城北邊是綿延起伏的大青山,南邊不遠就是滾滾黃河,在明朝之前,草原上沒有一座像樣的城池,蒙古人逐水草而居,能夠隨時移動的蒙古包更符合他們的心意。

前朝隆慶年間,土默川的蒙古部阿勒坦汗召集能工巧匠,在大青山之陽,黃河之濱,動土建造一座擁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城池,據說是仿照元大都的規模。

三娘子不斷推動蒙古部落和中原交易,後來雙方通貢互市,塞外幾千裡都很少有戰亂出現,阿勒坦汗被封為順義王,三娘子被封為忠順夫人,二人共同推動城池的修建,城池建成之後,朝廷賜名“歸化城”,因為整座城池是在三娘子的主持下完成,因此又稱“三娘子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