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生道,“宋真宗此人治國尋常,可這首詩卻是大實話。這世上當然有讀書少卻有大作為的人,世上的學識也並非隻有讀書一種途徑潘先生這話,正對褚韶華心坎兒,褚韶華道,“我今天來還玉姐姐的書,就是想再借一本回家看,要不,潘叔叔你借我一本書吧。”,接人待物,一樣是學問。不過,多讀些書總不是壞事。”
褚韶華有幸跟著潘先生參觀了一回潘家的大書房,那樣接到屋頂的落地大書架,裡麵一排一排挨挨擠擠、齊齊整整的都是書,映耀在上午的陽光下仿佛是書本在發光一般,褚韶華情不自禁的感慨,“以前都聽人說,書香門第書香門第,如今我才知這四字的意思。”
潘先生含笑道,“我不過一銅臭商人,離書香門第還差的遠。”
褚韶華搖頭,“若您這都不算書香門第,什麼樣的還能算?”
潘先生給褚韶華這記馬屁拍的一樂,挑了本書給她,褚韶華蔥削般的十指握住潘先生遞給她書,輕輕的撫了撫那封皮,她突然說,“潘叔叔,說真的,您這樣有錢,多少人羨慕您,我還真沒羨慕過您有錢。倒是您家這一屋子的書,您這渾身的學問,真叫我羨慕了。”
有時,人的了悟可能就是一瞬間的事。
有的人,一瞬間也就悟了。
有的人,卻是一世都悟不了的。
如褚韶華,這本沉甸甸的書在手,她突然之間說了這樣的一席話,其實並沒有什麼意識,可這話一出口,她自己也愣怔住了。仿佛就是這樣的一瞬間,她有些明白自己這樣的小小婦人與潘先生的差距,究竟是差在哪裡了。
可這樣的道理,縱是明白,又有什麼用?
饒是以褚韶華的智慧,都不禁自心底升起濃濃的絕望。不要說潘先生這等老牌留學生的學識,褚韶華也就是小時候跟著家裡的老秀才念了幾年書,識得幾個字罷了。她先前不知天高地厚,方敢把潘先生這樣的成就做為人生目標。如今識得彼此間的天差地彆,褚韶華都要為自己先前的膽大妄為羞愧了。
褚韶華到底不是個尋常人,她心下發狠,想著自己縱是一輩子比不上潘先生這樣的人物,可以後自己有了孩子,必要叫孩子們拚了小命兒的念書,絕不能再叫孩子不如人!
就是自己這裡,褚韶華也要加倍努力,不為彆個,褚韶華自己也明白,世上能及得上潘先生的沒幾個。她努力了,不一定成功,可要是半點心不肯用,半點力不肯出,那與混吃等死又有什麼差彆!
褚韶華不是混日子的性格,她非但要自己學習以增長見聞,就是大順哥那裡,也要一起學習才好。褚韶華站在一排高大的落地書架前,問潘先生,“潘叔叔,你這書房有多少本書?”
“不多,這是個小書房,也就三千來冊。”
褚韶華點點頭,三千冊,一年看一百本,也得看三十年。三十年後,褚韶華算算年紀,竟是心下一喜,那會兒她還沒到五十哪。可見隻要活得夠長,也不怕學問長不上去。
於是,潘先生就看褚韶華一時烏雲罩頂,一時喜笑顏開,最後高高興興的跟他告辭,帶著他家的書走了。饒是以潘先生之見識閱曆,也猜不透褚韶華這一時喜一時憂到底是犯了什麼病。
倒是陳太太,真是越發看不懂自家這慣會裝模作樣的媳婦了。成天介一有空就窩在屋裡翻那些個書本子,要依陳太太說,把這裝模作樣的心思放到生孩子上,估計早有喜信了。
結果,這一個兩個的,都這樣的不爭氣!
更讓陳太太鬱悶的,連後鄰魏太太都老樹開花傳出喜信來,她家這倆正當年輕的兒媳婦,沒一個有動靜的。把陳太太憋悶的,都打算去潭柘寺燒兩柱子孫香,還是她家這宅子風水有問題,怎麼這般不旺子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