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小修)(2 / 2)

玩宋 春溪笛曉 5232 字 3個月前

司馬光也抽中了問答機會,在自家女兒景仰的目光中拿下了一本嶄新的《黃金國》。

回到家後司馬光自己把書看了一遍,便把它拿給女兒看了。這年頭娛樂少,司馬琰雖不是愛玩的人,卻也樂於看看沈括的新作。

張氏陪著女兒一起看書,斷斷續續看了兩天才把《黃金國》看完,晚上睡覺時還和司馬光念叨:“不知這玉米是不是真那麼好吃,據說放在鍋裡蒸一蒸就能吃,不費事,還甜嫩可口。還可以用來做餃子,”張氏翻了個身,看著司馬光近在咫尺的側臉說,“要是真有這個玉米就好了。”

司馬光約莫是被張氏念久了,第二天下衙後竟找鴻臚寺的“外交官”好友結伴繞去番巷問了一圈。司馬光不僅學了幾句外語,還帶回了一些種子:胡荽、胡豆和胡蘿卜。

胡荽和胡豆,其實早就有了,又叫香菜、豌豆。這胡蘿卜倒是很新鮮,長得和蘿卜很像,葉子卻細細的,長出的蘿卜也小,顏色更是稀奇,橙紅橙紅的,瞧著很鮮豔。

那些外邦人說,這是他們家鄉愛吃這個,新鮮爽甜時吃最佳。

司馬光知道女兒素來最愛伺弄花菜藥草之類的,與好友分彆後便帶著種子和幾根紅通通的胡蘿卜回了家。回到家,張氏和司馬琰都圍上來看司馬光弄到的種子和胡蘿卜,張氏有些犯愁:“這胡蘿卜怎麼吃?”

司馬光早問過了,應答如流:“據說用來煎蛋或者攤餅子都可以。”

張氏麻利地拿去張羅。

晚飯時間,司馬琰吃上了胡蘿卜煎蛋和胡蘿卜煎餅。

司馬琰晚上給王雱寫信,還往信裡塞了些司馬光給他弄來的種子。現在七八月了,其實很多東西不好種,不過鄞縣那邊氣候好,搭個棚子應該能種活,拓寬一下食物種類也挺好。

連司馬光家都如此,其他人更不必說。經方洪連番動作,《黃金國》爆發出比前兩本書更高的熱度。主角怎麼樣許多人都不關心,他們被那一次又一次的奇遇吸引了眼球,尤其是見過了那麼多可以作為確鑿證據的外邦人之後,他們感覺那個遍地黃金珠寶的“黃金國”是真正存在的。

還有,最後那兩種糧食看起來真的很好吃啊!!!

為什麼要詳細描述它們的吃法!!!

為什麼要描述它們的口感!!!

為什麼要把眾人吃著烤地瓜的陶醉表情畫得那麼惟妙惟肖!!!

一時之間,到處都在議論玉米和地瓜,甚至還有士子因為“玉米好吃還是地瓜好吃”這種問題莫名其妙地大打出手。國子學的胡瑗胡校長其實早早拿到了《黃金國》,不過他對這種書不太感冒,一直沒看。直至國子學上下都開始討論這書之後,胡校長才回家拿出書來從頭到尾看了一遍。

看完之後,胡校長看著最後兩幅玉米和地瓜的“全身照”,有些出神。他是從底下走過來的,最清楚糧食的產量對百姓來說意味著什麼。

像江南這些地方是魚米之鄉,天災再大也傷不了根本,彆的地方可不一樣,來點天災**對許多人來說就是破家之痛。胡瑗記得自己曾在某地看到被親生父母溺斃的嬰兒——生下來養不起,養著就是全家一起死。這種情況在許多窮困的地方並不少見。

若是真能找到產量高、易栽種的新糧食,那真是造福百姓的大好事。朝廷的海船過去出海時不知有沒有把異邦的糧種帶回來試著種一種?哪怕找不到這傳說般的玉米、紅薯,找到有它一半好的作物也行。

胡校長想著想著,猛地回過神來。他合上書,看了眼封麵上的“黃金國”三個字,心中感歎:果然是黃金國啊,連他這種年近六旬的人看著都生出點想要揚帆遠航的豪情壯誌來,難怪那些年輕人看了會那麼激動。

胡校長到底沒給學生們下禁令,默許了讓他們繼續討論這令人怦然心動的“黃金國”。大宋的未來,是屬於這些年輕人的!

作者有話要說:

王小雱:壯哉我大吃貨國!

*

早上寫得有點亂,稍稍修改了一下,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