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四十六章(2 / 2)

七零養家記 北佚 5671 字 10個月前

溫向平哭笑不得。

他知道,蘇承祖不是嫌棄他沒考上大學,也不是要強逼著他一定要考上大學。

這年頭,像大河村這種鄉下能出一個大學生,那可真真是金子打的鳳凰,不隻是麵子上有光彩,更重要的是,上大學的學費不用繳,反倒是國家每年還要出錢供學生們吃飯,就連將來的工作也有國家包分配,是實打實的吃穿不愁,金飯碗。

可縱觀當下,考生數量遠遠超過了招生數量,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第五大隊二三十個知青裡頭能出兩個大學生,不代表大學生就這麼好當。

要知道,第一到第四大隊加起來也沒出了兩個大學生呢,當然,這也跟第五大隊大隊長趙建國為人良善厚道,處事正義,使得村中生活好過有關。但也不難看出,大學生是多麼的難考。

蘇承祖並不是想給溫向平壓力,但既然溫向平自己本身是知青,有一定的文化底子,又寫的一手好文章,連那麼大的雜誌都能上,考上的把握不小。

要是能考上,一家人的日子就要比現在好得多,每天舒舒服服的在屋子裡待著就有錢糧拿,再也不用頂著大太陽在地裡辛苦刨食,也不用每天擔心隨時的天災水禍會毀掉一年的收成。

這麼好的未來,總不能就白白放棄,當然該拚一拚,爭一爭。

為此,哪怕要去看王貴祥夫婦得意嘲諷的嘴臉,蘇承祖也不在乎了。

更何況,蘇承祖向來對事不對人,也不搞連坐那一套,雖然對王貴祥和劉豔瞧不上眼,平時對齊弘陽了解也不深,可自從齊弘陽考上了大學,蘇承祖就對這個年輕人很有好感。

蘇承祖三人之所以這幾天小心翼翼,就是怕溫向平覺著去聽齊弘陽他們講課會感覺著不舒服。

為了安家人的心,溫向平乾脆就在蘇玉秀的陪伴下,在這天準時到紅薯地邊的空地集合。

“高考,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

齊弘陽和宋恒輪番上去舉著個喇叭侃侃而談,下麵的人也都聽得認真,甚至還有人拿了本子和筆在記。

既然來了,就沒有白費工夫的理。

溫向平於是很是認真的聽了一番,從中確實得到了一些高考題型的信息,也算是頗有收獲。

演講結束之後,有人不肯離去,又跑過來找齊宋二人詢問,其他人一看,生怕自己吃了虧知道的少了,於是也追過去七嘴八舌的問。

眼見著台上的兩人已經被淹沒,趙愛黨連忙過去維持秩序。

宋恒自然是耐心的一一回答,齊弘陽雖然心底不耐,但礙於一邊趙建國還在看著,臉上也掛起了笑,溫和的安撫著激動的人們。

大概又一個小時過去,知青和村民們才依依不舍的離去。

終於能歇口氣,宋恒主動對齊弘陽邀請道,

“弘陽,要不要來我家坐坐。回來這麼多天了,咱倆還沒一起好好聊聊呢。”

對於宋恒,齊弘陽的態度明顯真誠了許多,笑著應到,

“當然好了。”

一抬頭,看見溫向平和他的妻子站在一邊,宋恒熱情的邀請道,

“誒――向平還沒走,要不要一起去我家裡坐坐,聊聊天。”

蘇玉秀聽了頓時歡欣起來,宋恒不僅是個大學生,性格也是一等一的好,能跟他多相處,對向平肯定是有好處的。

於是悄悄推了推溫向平的胳膊。

接受到妻子的暗示,溫向平無奈笑笑,一把握住蘇玉秀背後作亂的手,麵上溫和道,

“當然好了,不介意我帶玉秀一起來吧?”

“當然當然――”

宋恒嗬嗬一笑。

蘇玉秀卻不肯去,隻說到,

“你們聊的東西我也聽不懂,我去了能乾什麼呢,還是你們好好聊一聊吧,我先回家做飯去。”

最後一句話,自然是對溫向平說的。

齊弘陽眼底閃過一絲嘲諷,溫向平的妻子聽不懂他和宋恒說什麼,好像溫向平就能聽懂似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