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六十四章(1 / 2)

七零養家記 北佚 10046 字 9個月前

李紅枝本來是提了東西就要往沽市跑, 好在還有個冷靜的蘇承祖知道要提前給溫向平寫封信, 不然等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沽市, 可就真成了沒頭蒼蠅亂撞。

溫向平隻知道蘇承祖老倆是今天到,卻不知道坐的是哪班車, 乾脆一大早就守在了火車站門口,餓了就隨便啃了個餅子對付過去。等到火辣辣的陽光直射而下, 溫向平不住的拿帕子拭著汗, 這才看見提了個大提包的蘇承祖老倆。

這會兒還沒有出租車,溫向平隻能和二老坐公交回家,一路上又是兩個小時。

溫向平本來還想讓老倆吃口飯, 歇歇再走,結果蘇承祖一揚手,

“走吧,老胳膊老腿還沒廢呢。”

於是一行三人便坐上了前往沽大的公交。

溫向平提重物時腳會吃不住勁,行走間難免就要帶跛,可一路上都笑眯眯的跟二老說著家裡的事,完全不在意周圍時不時瞧過來的眼神, 蘇承祖也就把嘴邊的話又吞了回去。

好不容易到了家中,蘇玉秀和兩個小外孫已經在家裡等著他們了。

蘇承祖看著自己唯一的女兒, 麵上雖然還帶著沉意,心裡卻早就想通了。

這次蘇玉秀開店,女婿和兩個小外孫還大力支持, 連老婆子最後也倒戈相向, 搞來搞去, 反而就剩他一個裡外不是人。蘇承祖生了許多時日的悶氣。

村裡有人聽說了消息,來串門的話裡話外都是勸誡,什麼“個體戶是投機倒把”、“要被抓進去蹲號子”、“不正經的出路”啥啥的,蘇承祖心中就聽得滿是冒火。他閨女他罵就算了,這群人瞎操什麼心。

尤其是到了後來,蘇承祖經常能在溫向平寄來的信裡看見蘇玉秀給店起了個“溫蘇記”的名字,在店裡賣晉省菜,門口還放了塊小黑板的點點滴滴,漸漸的也就不再對蘇玉秀開店心有抵觸,反倒是自豪不已。

他閨女算是個體戶,可這些自詡比他閨女強的、正經的,哪個有他閨女有本事,能掙這麼多的錢,他閨女每天來來往往打招呼的可都是大學生!

知道閨女兒身子重了不方便,蘇承祖和李紅枝每天就泡在店裡,幫著擇菜招呼人,蘇玉秀隻要偶爾去店裡看看就行。

次年四月,溫向平和蘇玉秀迎來了他們的第三個孩子。

是個七斤八兩的大胖姑娘,溫向平給起了個小名叫蜜果兒,跟姐姐甜寶的名字算是一卦的。

或許是蘇玉秀懷孕期間溫向平買了太多補品回來的過,又或者是後來蘇玉秀奶水太補的過,總之蜜果兒從出生到現在兩歲多了,一直都是胖乎乎的模樣,藕臂是沒跑了,隻可惜不是藕色的藕……

自詡大姐姐的甜寶每次抱著妹妹在鋪著墊子的地上玩的時候,都要累的氣喘籲籲,然後似模似樣的抹一把額頭的汗,學著溫向平的口氣道,

“蜜果兒,你可太重了,該少吃些了。”

把幾個大人逗的哈哈直樂。蘇承祖更是完全放下了當初蘇玉秀開店的芥蒂,每天含飴弄孫,舒暢的很。

隻已經初初聽得懂話的蜜果兒不高興的撅著嘴,捶姐姐的手手。

比起還是個孩子的甜寶,已經是個半大少年的溫朝陽顯然更有擔當一些,每次放學回家都要先抱抱蜜果兒,拍著手吸引她在自己麵前走上幾步,然後再伸出指頭來讓蜜果兒抓著,哄著說幾句“哥哥”,才心滿意足的去寫自己的作業。

蜜果兒如今已經是個能走會說的小姑娘了,溫向平也是個畢業在即的大四學生了。

大四不比前三年以知識學習為主,平時空餘時間很多,溫向平在學校就更是泡在圖書館不出來了。

江河清在沽東的生意據說做的風生水起,正好李芝齡是讀金融專業的,今年開學前就跑到江河清那兒夫唱婦隨幫忙去了,父母都去了沽東,江慎之兄弟三個也不能就扔在沽西全讓溫家照顧,江河清乾脆就大手一揮,給孩子們通通轉學到沽東去了。

當然,雖然兩家人不再是鄰居,可關係卻一如既往的好。自從下了春節放假的政策,兩家人更是時常聚在一塊兒過年。就是平時雙休節假日的時候,江慎之兄弟也總是會跑回沽西找溫家兄妹玩。

江篤之是衝著香香軟軟的小妹妹蜜果兒去的,誰叫他家裡隻有兩個硬梆梆的哥哥。

江恒之是衝著溫朝陽去的――他倆是同班同學,溫朝陽總是年級第一橫掃全年級,江恒之卻像了他爸在讀書上沒有半點天分。但成績的鴻溝不能阻礙兩個半大少年的友誼,就是江恒之不來找溫朝陽,溫朝陽也會去找江恒之。

要不怎麼說是睡過一個被窩的交情呢!

江慎之作為大哥哥,自然要好好照顧被自家兩個傻兄弟漏下的甜寶。作為補償,江慎之會帶著甜寶一起去附近的小賣鋪買甜滋滋的雪糕吃,會跟她一起給各種娃娃裁剪衣裳。雖然總是會得到溫叔叔哀忌憚凶狠的一個眼神,但看在甜寶妹妹甜甜的笑容上,一切都可以忽視!

……

一轉了東家就銷聲匿跡的溫知秋起先還引來不少讀者的猜測,懷疑溫知秋是被雪藏了還是怎麼樣。甚至還曾搞出來過一場輿論風波。

話題中心的溫知秋整日泡在圖書館不問世事,眼中除了媳婦兒孩子,就是《紅與黑》和《茶館》。漸漸的,更多新的有才之士如春後竹筍紛紛冒頭,溫知秋這茬兒就被揭了過去。

作為新東家的新周刊則一應回複“溫作家潛心深造”的言語,至於有多少人信,新周刊並不能控製,但好在紅星雜誌沒信,觀察了一年確實沒發現溫知秋的任何動向,也就放了大半的心,隻楊主編還曾想著搞些小動作,最終不是被許城陽封了消息,就是被紅星上層壓了下去。

新周刊近兩年在在沽東混的可以說是風生水起,也不知是把手下作家大換了血,還是把作家集體送去學習,總之,各個都寫的一手好文章。

文筆自是人家的沉澱――不然新周刊當初也不能僅位居人民雜誌之下,這兩年的“好”卻好在了開闊的視野,新穎的思想,行文落筆間迸發出許多與傳統大為不同的想法,足以叫人眼前一亮。

要是一個兩個也就算了,偏偏人手底下儘是這樣的作家,加上新周刊本身雄厚的實力,雖然身在沽東,卻隱隱有了能比肩沽西人民雜誌的勢頭。

這兩年來,沽東一直在以一個平穩的速度向前發展,雖然尚不能與沽西比肩,可比起兩年前來說堪稱改變巨大了。可以預料到沽東在未來的發展不會差。隻是能否超越沽西,卻還是個未知數,畢竟沽西的底蘊在這兒擺著,這也是人民雜誌繼續穩坐沽西的原因。

但無論怎樣,新周刊這兩年確實實力大增,想要壓一個紅星雜誌,還是輕而易舉。也因此,溫向平這兩年才能安安生生的看書帶孩子。

而新周刊手下的作家之所以都宛若一夜之間脫胎換骨,無非是因為許城陽力排眾議,花了大成本,大手筆將作家和編輯都分了批次,要不然就派到各大發展迅猛、對外交流活躍的城市地區觀摩,要麼乾脆就把人送出了國去直接體驗完全不同的文化和經濟。

羅家和正是後者的其中一員。

為期半年的交流學習帶來的影響確實是巨大的。如今的羅家和與兩年前相比不僅有了氣度上的變化,版麵設計間也更有靈氣,雖然還不足以問鼎主編之位,可在幾個副編裡也算是佼佼者。

當初雖然是許城陽親手把溫知秋挖到新周刊來,可他到底是一社之長,平時事務繁忙,比溫知秋優秀、資曆深的作家也不是沒有,不可能花太多時間在溫知秋身上,也因此,溫知秋平時接觸最多的,還是他的責編――羅家和。

雖然羅家和平時也時不時來溫家,抱抱軟乎乎的蜜果兒,給幾個孩子帶個禮物,但等到溫向平的兩年“潛心修行”一結束,羅家和還是迫不及待上門來,

“向平,你可有發表新作品的打算?”

溫向平略一思索,就反應過來,羅家和這是指的《蜀山》。

溫向平搖了搖頭,在羅家和略顯失望的眼神裡說道,

“我這兩年學習到不少,發覺《蜀山》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想著要從頭再來過才是。”

羅家和微楞,險些失了成熟中年人的穩重,

“難不成你要全部推翻重來?”

哪怕時隔兩年,羅家和再返回頭去看《蜀山》,依舊為之心緒起伏,哪怕要改,也毋須變動如此大吧?

溫向平失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