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2(1 / 2)

陸瑤對於做陶器的經驗完全來自手工課上在老師的幫助下用黏土和機器做小杯子,然而想想手工課上有什麼,有經驗豐富的老師,有全自動轉輪,還有已經準備好的黏土,可以說是萬事俱備,隻差陸瑤用小手捏上兩下,然後她就可以等待老師把她捏好的泥巴碗拿走變成陶器了。

但是現在陸瑤在哪裡?她在島上,除了一雙手,她啥也沒有。

所以陸瑤是準備好了用這個冬天來千方百計試探出一條做陶器的路的。

她現在已經確定,遊戲在計算領土麵積上,對文明產物有著極高的評價,像她時不時就會製作出一些的精製鹽,就至今仍在緩慢但是穩定地為她提供新的領土麵積——比尋找新的植物或動物回來種植或養殖要穩定得多。

而考慮到人類曆史上各類精美至極,能夠在拍賣場裡一口氣拍出幾百萬幾千萬的什麼青花瓷汝窯端窯大青花,毫無疑問,陶瓷在遊戲的判定裡必然會擁有極高的文明價值。

對於這種注定了會擁有高回報的產物,陸瑤毫不吝惜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她下定決心要在這個冬天捉摸出來燒製的方法。

第一步當然是從尋找陶瓷的製作材料開始,陸瑤知道陶瓷是用黏土做的,但是對於黏土會出現在哪裡,卻沒什麼印象。

沒辦法,她隻能靠著自己的一點猜測,一點點推理嘗試。

陸瑤仔細回憶了自己印象裡的黏土和其他土壤的區彆,發現黏土和其他普通土壤最大的區彆應該是土質,這種土質不是指土壤肥沃與否,而應該是土壤的粘度,細膩度等等。

陸瑤雖然隻在課堂上用真正的黏土做過一次專業的陶器,還是半吊子摸魚課,但是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孩子,誰還沒個玩泥巴過家家的經驗呢?

玩泥巴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玩的,根據陸瑤多年的玩泥巴捏小碗經驗,那種很粗糙的黑土,或者是土地表麵的乾巴巴的土,是很難捏成小碗的,這種土即使用水活了,也隻會變成那種像米田共一樣惡心吧啦的軟乎乎的爛泥,即使強行捏合到一起,也是一捏就碎。

而在陸瑤多年玩泥巴的經驗裡,最好用來捏成形的土,一般分兩種,第一種是運氣好在地下直接找到的那種,一大團緊緊黏在一起的,像媽媽廚房裡發酵好的麵團一樣的細膩土,這種土的黏性非常高,挖出來往上麵澆水都隻會往下流泥水,而不會被輕易衝散,隨便用水活一活,就非常好用來捏小碗了。

陸瑤在自己的童年裡禍害光了家裡附近方圓幾裡內幾乎所有兒童容易到達的平地,留下泥坑無數,把這種容易捏成形的土幾乎都挖遍了,捏成過各種泥條便便,泥巴碗,泥巴湯圓,泥巴小兔子泥巴小人……可謂是經驗豐富至極。

在禍害完老家附近這種簡單易得的土之後,陸瑤的第二目標就變成了路邊一種十分好敲碎的粉石頭,這種石頭的斷麵用普通的硬石塊邊緣就能輕鬆刮下來一層又一層細細的粉,這些粉末全部溶於水之後,就能做成非常細致的爛泥,等爛泥乾了,第二天就能用來捏小碗了。

陸瑤先打算在自己家附近的林子找找有沒有那種很細膩粘度也很高的“麵團土”,如果實在找不到,再考慮自己磨石頭粉和泥。

林子裡的土壤表層是一層厚厚的腐殖質這一點陸瑤是知道的,多年積累下來,這一層土已經變得十分鬆軟並且粗糙了,所以陸瑤對地層淺表的土根本不抱什麼希望,她瞄準的往下深挖的土壤,那些土壤裡說不定就有她需要的黏土。

就這麼的,陸瑤抱著自己萬能的屠龍寶刀(不是)進了林子,開始追憶童年,四處刨坑。

她在自己家附近,以自己的小房子為圓心,五百米範圍內,一共做了橫豎左右交叉的六十四個間隔還算均勻的試點,然後抱著寶刀去定好的點試挖,看能不能找到類似的土。

辛苦勞作第一天後,陸瑤在林子裡留下了大大小小不等的二十多個坑,隨身空間裡也多了二十多份土壤樣本,但是這些土壤樣全部宣告不合格。

這個驚人的失敗率讓陸瑤瞠目結舌,她初期的要求不高,隻要稍微細致一點,足夠她捏出形狀就夠了,隻要能捏出形狀,誰計較是小雞小兔小人還是泥條便便啊。

然而這些試點挖出來的土,在她兌水嘗試揉捏成形後,全部散開了,一個個形狀醜陋,顏色灰粽,還軟趴趴的,宛若人拉出來的某物,讓陸瑤極為挫敗。

她盯著自己糊滿泥巴的雙手發出了質問。

難道是她的玩泥巴之魂已經沉睡不醒了嗎?

不,一定是她的小宇宙還沒來得及爆發。

陸瑤感受著晚風徐徐吹在臉上,忽然猛地將手裡的大刀揮向天空:泥來!

晚上,陸瑤躺在床上反思自己這麼四處尋找黏土的科學性。

半夢半醒間,她忽然想到,自己童年裡,最常玩泥巴的地方,其實不是某個林子裡,也不是什麼山坡上,而是一般在水邊,各種水,溪水河水小溝水,這樣的地方總是很容易翻到細膩的土,然後她能玩個不亦樂乎,最後玩得滿身泥巴被打一頓拎回家。

想來也是,水邊的泥巴長期被水洗來洗去,不斷溶解,和她玩泥巴時加水和泥的過程類似,這本來就是一個增加泥巴細膩度的過程,她怎麼會忘記這一點,而傻乎乎地進林子裡找細膩黏度高的泥土呢?

陸瑤一激動,乾脆從床上坐了起來。

夜還很長,她卻清醒得不得了,甚至想立刻就去溪邊找找有沒有自己要的黏土。

當然,陸瑤的理智還在腦子裡,她又攏著被子躺下,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烙了半夜的餅,最後終於精力不支地睡去了。

第二天陸瑤難得八點才起,眼下還有些青。

她心裡急著去看溪邊有沒有她要的泥土,一個早上過得如同大戰,匆匆洗漱完,給菜地澆完水,又喂了雞和兔,就匆匆往溪邊走去。

溪邊還是一如既往地靜謐,隻有因為季節變化而變細的水流無聲地流淌著。

因為秋天水流減小,溪邊裸露出被水長期衝擊形成的部分河床,河床上石頭和濕潤的土壤沙子都有,一看就很有前途的樣子。

最表麵的一層土上都是沙子,自然是不能用的,陸瑤撿了小棍子作為標記,從河床最靠近水的部分開始算距離,半米一個測試點,分彆挖了地表兩厘米以下的褐色土壤,十厘米以下的黃色土壤,和二十厘米以下的黃白色土壤。

這些土壤乍一看都比較細膩,雖然不是陸瑤想找的那種天然就黏成一坨的土,但是比她在林子裡找到的那些顆粒很粗的土,已經好多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