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1 / 2)

曆史學霸在秦末 漫愈 7097 字 9個月前

這一事周寧早已知曉, 她還知此次東巡,項羽會見到秦始皇,更知, 從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到七月, 這長達九個月的東巡便是始皇人生的最後一程。

秦朝以十月為歲首,如今還是秦始皇三十六年。

這一年發生了太多的事, 先是天現螢惑守心之象, 即火星運動到了天蠍座附近, 並在這附近作了短暫停留。

此天象在很長的曆史中都被人們視為大不吉,認為它一出現,輕者天子失位,重者皇帝死亡。

原本始皇見此, 已心中鬱鬱, 而後,又有天降隕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之事,以及直接催動始皇此次東巡的沉璧事件。

一行夜路的使者被一手持玉璧之人攔住, 將玉璧給了他,言,“今年祖龍死。”

使者帶著玉璧到鹹陽稟告了始皇, 始皇沉默久久, 道:“山鬼最多知道一年之內的事。”

揮退了使者後, 始皇又言, “祖龍者, 人之先也。”

是的,始皇認為那“祖龍”指的是他自己。

更叫始皇不安的是,禦府檢驗那玉璧之後, 言那玉璧乃秦始皇二十八年,他巡遊渡江、祭祀水神時投入江中的玉璧。

九年前投入江中的玉璧怎麼會被一身份不明之人送回來呢?

為了趨吉避凶,始皇讓人占卜,占卜結果是出巡和遷徙百姓方可趨吉避凶。

於是始皇以晉一級爵位為賞,下令遷移了三萬戶人家到北河、榆中等地。

於是有了這次目的是為了拯救生命,結果卻走向生命終結的東巡。

縱觀這之後發生的事情,好像真是冥冥中有注定,一年三件異事,件件都言始皇將死、天下將亂,結果始皇果真於一年內命喪,天下也果真於始皇死後大亂。

周寧微微斂眸,其實為什麼會有隕石刻字,沉璧送還之事呢,還不是螢惑守心的天象,叫有心人按捺不住了,才有了這許多動作。

滅國之仇,叫六國遺民,尤其是六國貴族心裡不平靜著呢。

可是始皇活著,他們不敢異動,秦朝百姓共計不過三千餘萬,而始皇南有五十萬大軍,鎮壓百越,不敢異動;北有蒙恬領三十萬精銳,兵鋒淩厲,打得匈奴不敢南下牧馬。

所以他們隻能等,等著始皇死去,在權利交接時,謀求複國機會。

而始皇重武功,又篤行法家之學,重罰輕賞,他一生驕傲,不屑也不是能俯下身段體貼萬民的人主,所以百姓不吝惜用最大的惡意揣測他,六國貴族會不留餘力的煽動百姓抹黑他,新朝皇帝更是會利用權勢捏造改史詆毀他。

比如後世有名的孟薑女哭長城,其故事最早見於《左傳》,而《左傳》成書大約是在戰國中期,至於孟薑女本人乃是東周齊國武將杞梁的妻子,所以一個公元前550年的婦人的哀慟和眼淚到底是怎麼跨越三百多年哭倒了始皇的長城,來證始皇的殘暴的。

周寧心中輕歎了一聲,一個掀翻了世界的千古一帝即將逝去,亂世即將到來,她不免也有些感傷。

她讀秦漢曆史,最喜歡的便是始皇,不是因為因他橫掃**之功,而是因為……同病相憐。

同樣不相信人心,不信任感情,隻不過始皇高高在上,有資本傲然蔑視,而她一凡塵俗子,隻能包裝自己混入其中再敬而遠之。

係統感受到周寧的悵然,出主意道,【其實,宿主要是幫助秦朝繼續傳承下去,也是拯救了亂世呀。】

周寧還沒回答,正巧殷通交待完東巡之事,點了她的名字,他道:“周法吏為吏也有三年了,無論斷案還是解釋律法、書寫公文,事事都做得妥帖,挑不出一絲毛病,所以,我準備推薦你到鹹陽參加考試。”

殷通滿麵笑意,言辭中對周寧頗有信心,“若是能考得頭名,便可被提拔入宮,擔任尚書卒史,直接侍奉在陛下左右。”

殷通說的,乃是為吏三年後,方能參加的一次高等選拔考試。

係統激動了,【宿主,好機會!】

這樣簡直是從源頭避免了亂世呀!

周寧笑了笑,始皇是帝王,而且是一個成熟帝王,他有自己成熟的思想價值觀念,是能夠輕易被人改變撼動的嗎?

而且他身邊有趙高和李斯那樣的聰明又重權勢之人,隻怕不等她爬到能夠影響始皇的位置,就先會被這兩人連手打下。

她一早就說過了她是個自私鬼,並沒有那麼大的奉獻精神拿自己的性命做賭注,去為眾生拚搏什麼。

所以,周寧語氣恭敬而遺憾的回道:“某也希望能有幸侍奉在陛下左右,然某實在體弱,恐怕沒有這個福分,隻能辜負郡守的好意了。”

係統:……

統的感知大概是出故障了。

_(:з」∠)_

“唉,可惜了。”周寧常常請休的事情,殷通也是知道的,故此事作罷。

又囑咐了幾句始皇東巡至此的事,便讓眾人散去了。

周寧隨著眾人往外走。

始皇明年七月就會退出曆史的舞台,到時候二世即位,她升官去他身邊做事,那是提著腦袋走鋼絲。

是的,她也不打算為扶蘇做些什麼,扶蘇有仁義之心,能體恤百姓之苦,由他登基繼位,可能大秦的曆史會走向完全不一樣的道路,可是,讓他自裁的旨意到達時,難道沒有人提出質疑,勸過他嗎?

其實有的,和他亦師亦友的蒙恬當場就提出了質疑,可是結果呢,他還是自儘了。

他道君要臣死,父要子亡,沒什麼可說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