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笑意不變, 不動如山,望卻是倒吸了一口涼氣,“這也太狠了!”
張良笑了笑,“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這也是身為主公的勇略果決。”
望撇了撇嘴, 對於此等樣的勇略果決不置可否。
張良說罷心中一動,又問周寧道:“若是王姬身陷此局, 會如何破局?”
周寧聞言也笑了笑, 私底下張良會喚她為師妹, 此時卻是喚了王姬,他是有所察覺, 還是……隻是試探呢。
周寧笑著淡聲道:“我不會讓自己落到如此境地。”
周寧的聲音很恬淡很平靜隨意,但於此時, 越是輕描淡寫的態度才越是透露主人的強大自信, 而周寧不是如此高調外露的人。
張良微微詫異的看了周寧一眼。
周寧斂眸淡聲道:“名利權勢誘人, 武安侯被我壓了一路, 進入關中驟然得權,又被關中百姓吹捧, 便暈了頭, 忘了自己實力不濟,忘了如今天下局勢由長安侯一言而決, 思慮偏頗, 冒然與長安侯公開為敵, 這才招來此禍。”
周寧說完, 笑了笑,“師兄覺得寧會犯這樣的錯誤嗎?”
自然是不會,張良笑著搖了搖頭, 他甚至覺得劉季有此險局,都是師妹一手推動的,是她助他先入關,又是她入關之後果斷放了權,還擔心劉季膽子不夠大,解散了八萬大軍為劉季助膽。
為劉季壯了膽,便可直接把他推到項羽的眼前。定關中之約時,他雖然不在彭城,但想也知道項梁死後,項羽與懷王會很有些矛盾齷齪,甚至這個約定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盟約不公平,項羽怎麼可能服氣,項羽不服氣,又怎麼可能對懷王沒有敵視怨恨之心。
若是項羽先入關也就罷了,後入關的話,他必定是要違約的,而項羽大權在握,他一心違約,權利儘失的懷王又能為之奈何?
所以劉季想要依靠懷王的盟約成為關中王隻能是癡人說夢,也所以先入關的劉季成了礙眼擋路之人。
劉季有今日之禍,便是沒有參破這一點,而眼前的師妹不僅早已意識到了這一處,還一步一步將劉季推到了前麵,叫自己更能從容脫身。
劉季以手下四員大將為肉盾,師妹此舉,也是異曲同工,她是將整個劉軍作為自己的擋箭牌。
張良由衷感歎道:“王姬的魄力和洞察時局的敏銳,叫師兄看了都心驚。”
即便知道解散軍隊於她而言更是安全,可那是八萬大軍啊,知道是一回事,這舍不舍得、狠不狠得下心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望不知曉張良轉瞬間想了那麼多彎彎繞,隻聽到了張良對自家王姬的誇讚佩服,於是與有榮焉的挺了挺胸膛,咧嘴無聲笑了起來,跟著自家王姬這份踏實安全真是多少錢財也換不來。
彆人走一步看三步已經是厲害,而他們家王姬那是一步不走就能看穿彆人接下來的一百步,所以有什麼危險,還不等他們發現呢,就已經被王姬化解了,這樣的王姬怎麼可能落到什麼狼狽危險的局麵。
周寧笑著把話題引回正軌,“看來師兄很是欣賞他的勇略果決。”
望不可思議的瞪大眼睛看向張良,一句“瘋了吧”差點脫口而出。
然而就在望詫異的目光中,張良笑著點了點頭,又問,“王姬以為然否?”
望挺著胸膛信任的轉頭看向周寧,覺得自己王姬是不可能和他們同流合汙,認可此等涼薄行為的。
“確實是欲成大事者難得的品質。”語氣是誠懇真摯的佩服。
望的脊背連著三觀一起塌了,一臉不敢置信又欲哭無淚,轉而憤恨的盯向倉惶行進的劉季等人,覺得是他帶壞了王姬,然而即便他想著法子轉移仇恨,心裡也酸澀著難過淒苦起來。
他們可以主動的自願的舍命護主,但若是被人這樣逼著算計著隻能以命相護,心裡頭就很不是滋味了。雖然兩者是同樣的結果,但是此間的感情是不同的,一腔熱枕真情遇到了負心薄情,再多道理利弊,終究會冷了心。
望有些懨懨。
“但是,”周寧笑著緩緩吐出一個但是又叫往望眼中燃起了小火苗。
“我為君,不會叫自己落入如此境地,我為臣,不會選擇這樣的君主,如此涼薄自利,隻怕為他殫精竭慮,功成之後也會沒有下場。”周寧笑著反問道:“師兄以為然否?”
就是!不等張良表態,望已在心中瘋狂點頭,他們王姬除了智謀過人外,德行也是放眼天下無人能及,他也是傻了,怎麼會把那劉季與自家王姬相提並論。
望歡喜著放鬆下來,同時在心中暗道,就算真有那日,王姬陷入生死危機,不用王姬算計,他們皆願為王姬舍命。
周寧沒有去看望的反應,張良卻不經意的掃視望和其餘跟隨保護的士卒的反應,見他們皆神色動容,笑著點了點頭,“知者不惑,仁者無敵。”
周寧莞爾一笑,張良這前半句出自《論語》,後半句出自《孟子》,他將它們雜糅到一起,極大的認可了她的智慧和德行,卻,還是沒有表態。
不過,她並不是想要借由劉季的行為誘他今日便表態站隊,而是埋個引子罷了,二十幾年的執念,怎麼可能如此輕易散去,韓王不死,此局無解。
周寧笑道:“隻是見了此景,有感而發罷了。”
張良微微一愣,暗道自己多心了,師妹或有稱王之心不假,但如何能算到劉季逃跑的姿態。
周寧看向離他們越來越近的劉季,接著笑道:“如此自私自利,隻怕為達目的會不擇手段,也難怪能從如此險局中全身而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