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 114 章(1 / 2)

世家貴妾 深碧色 11555 字 3個月前

第114章廟堂之高

-1-

京城是天下最繁華的地方, 這裡有才華橫溢的文人墨客, 有風華無雙的美貌佳人, 也有最深沉詭秘的權謀算計。

宋予奪並不是個喜歡勾心鬥角的人, 心機與算計都留給了沙場之上的敵手。他在邊關之時是殺伐決斷的大將軍, 可回京之後數年,卻都在裝愚守拙。

可自打西域使團入京,便再也由不得他再“偏安一隅”。

他這個人一旦決定去做什麼,就不會再猶豫,所以他在短短數月內籌劃了許多事情,隻等一個恰當的時機來發作。

這次突如其來的科舉舞弊案, 打亂了宋予奪的計劃,但從沈瑜那裡得到消息之後,他又忽而意識到, 這是一個更好的機會。

如果籌劃得當, 能省不少力氣, 同時將風險降到最低。

他原本要做的事情是撬動朝局,而如今隻需要靜觀其變, 屆時輕輕的推上一把,便能四兩撥千斤。

這場科舉舞弊案是近十年來最大的案子,皇上下令三司會審,更有太傅監審。

皇上龍顏大怒, 沒人敢在這件事情上有所拖延, 隻是此事實在難審, 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三皇子, 可他偏偏不肯承認。三司誰也不敢對這位皇子用刑,一時之間僵持在了那裡,最後隻好將所有的證據都整理妥當,交付給了皇上,由他老人家親自決斷。

主使科舉舞弊,這罪名是不能認的。若是朝臣犯了此罪,必會招來殺身之禍,而皇子也好不到哪去,縱然能保住一條命,也必然會被重罰。

畢竟科舉可是為朝廷選官,一個皇子有什麼立場敢來插手這件事?那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三皇子抵死不認,因為他知道一旦認下,那他跟死也沒什麼區彆了。

可他不認,自然有人幫他認。

皇上又下令重罰三皇子心腹,最後有一位跟在他身旁的小太監撐不下酷刑,將所有事情都供了出來。不僅僅是科舉舞弊,這份證詞更是直指三皇子謀逆之心昭昭。

口供呈到禦案之前,將來龍去脈交代得清清楚楚,三皇子的辯解都變成了笑話。

皇上頭發花白,看起來垂垂老矣,又是憤怒又是傷感地向太傅道:“朕究竟做錯了什麼,竟會到今日地步。朕待老三那樣好,可他想得卻始終是爭搶皇位,連科舉之事都敢染指,隻怕是早就恨不得要取而代之了!”

太傅也已經上了年紀,低聲咳嗽了聲,開口道:“皇上並沒做錯,隻是他貪心不足,才會至此不忠不孝的地步……”

他這話還沒說完,便有總管太監進來回稟,說是陳貴妃求見。

自打當初有人呈血書狀告陳家之後,皇上便冷落了貴妃。

陳貴妃盛寵多年,何曾有過這樣的遭遇,她性情本就算不上好,以往有了爭端大半還都是皇上前來俯就,娘家受了重罰之後心中更是存著氣,就這麼跟皇上耗著了。等到宮中都開始說皇上獨寵蘭妃時,她才意識到這次並不像往常,皇上並不會再由著她的性子慣著她,可此時說什麼都晚了。

她哭過鬨過,也被皇上與蘭妃弄得顏麵儘失過,最後徹底冷了心,到如今已有一年的光景。

陳貴妃骨子裡還存著些倨傲,隻是如今自己的親兒子危在旦夕,她縱然是有一身傲骨,也都得打折了。

都說是見麵三分情,可皇上卻壓根沒給她這個機會,直接令總管太監將她給趕了。

雖說三皇子到最後也沒鬆口,但皇上已然認定,接下來就是議罪了。

早前陳家出事的時候,還能想辦法將三皇子摘出來獨善其身,可此次科舉舞弊一案,就連跟三皇子綁在一起的都不敢插手多事了。

僵持許久懸而未決的儲位也再無懸念。

大皇子再不像當初那般趕儘殺絕,甚至還有了閒心,幫著三皇子求了情,求皇上輕判。

皇上下狠心要褫奪了他的王位圈禁起來,可聖旨擬好之後卻壓在案上,遲遲未曾加蓋玉璽,更未曾使人去宣讀這個旨意。

他也不願見皇後,將諸事推開,去了蘭妃宮中。

蘭妃是個頗會察言觀色的解語花,見皇上心情不好,半點不提朝政,親手給皇上做了點心,又抱著年幼的七皇子逗弄,給皇上解憂。

皇上寵愛蘭妃,也很是疼愛這個年紀最小的皇子,親自抱著他教他背詩。一錯眼的功夫,他在銅鏡中見著自己花白的頭發,險些失手跌了小皇子。

蘭妃並沒有急著將小皇子抱回去,而是點了點他的額頭:“你將皇上都鬨得累了,還不快消停些。”

皇上擺了擺手,令乳母將小皇子抱走,歎道:“朕還是老了。”

蘭妃沒去刻意開解,也沒多言,隻溫柔地看著他。

“如今想想,朕的確是做錯了……若早些年就定下儲位,也就不會到今日這地步。”大抵是這些話在心中悶了太久,皇上自顧自地說,“其實朕本不是什麼帝王之才,在許多地方都不如八弟,隻不過是湊巧托生成了太後的長子,方才有了今日。”

他一直都很清楚這一點,早些年固執著不肯承認,甚至愈發地敏感多疑,還曾借刀殺人除掉了一些朝臣。而在立儲這件事上,他在兩個兒子之間搖擺太久,無意中促成了今日這劍拔弩張的局勢。

不該狠心的時候偏偏意氣用事,該決斷的時候反而優柔寡斷。

“朕已經做錯了許多,不能再拖下去了。”皇上推開了蘭妃盛來的燕窩,起身要回太極殿去,將這件事情來個了斷。

蘭妃恭恭敬敬地送走了皇上,又令乳母將七皇子抱了回來,逗著他玩。

從蘭妃的清思殿回太極殿,途經禦花園,皇上並沒要儀仗,身邊隻跟了總管太監,慢慢地走著。

大抵是真老了,他已經開始喜歡追憶舊事。

他前半生堪稱是順風順水,有薄太後在,儲君之位毫無懸念地落在了他身上,在位數年更是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臨到老,卻像是要把早些年未曾吃過的苦儘數還回來一樣,兩個兒子讓他操碎了心……

正走著,卻不妨一旁花樹掩映著的小路突然有人快步走了出來,皇上停住了腳步,定睛看去。

這位曾經寵冠六宮的貴妃仍舊格外動人,縱然已經上了年紀,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憔悴與消瘦被脂粉與華服遮掩著,仍舊撐出了舊日風光無限的模樣。

她脊背挺直,像是撐著自己最後的尊嚴。

陳貴妃盈盈一拜,而後道:“皇上不肯見我,我也隻能出此下策。”

“朕知道你想說什麼,你回去吧。”皇上冷著臉,沉聲道。

“您以為我是要為恪兒求情?”陳貴妃抬眼看向他,搖了搖頭,鬢上的步搖微動,“並不是。”

皇上有些意外,沉默著看向她。

“我隻是想來為自己親口問上一句,”陳貴妃平靜地說,“您當年的承諾,都不作數了嗎?”

皇上是真心愛過陳嫣的,不然也不會寵她這麼些年,當年許下承諾之時自然也是想著要遵循一輩子的。

隻是這世上原就沒有什麼牢不可破的誓言,更何況是帝王。

皇上擰眉想了想,甚至已經記不清當初自己究竟是怎麼承諾的,隻能依稀記個大概罷了。

陳貴妃見此,反倒緩緩地笑了:“妾明白了。”

她果真並沒替三皇子求情,也沒有糾纏不休,毫不留戀地轉身離開了。

若她再哭著鬨著求網開一麵,皇上或許會不耐,但這麼一來,卻讓他原本下定的決心有了些動搖。

而晚些時候昭慶殿傳來貴妃吞金而亡的消息,則徹底改變了他的決定。

兩人在一起二十餘年,陳貴妃自然是清楚皇上的性情的,早年是有寵愛在身,所以無所顧忌。如今沒了寵愛,她也知道怎麼做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宮中都知道,皇上已經冷落厭棄了貴妃,可貴妃死後,皇上卻像是瞬間蒼老了一般,鬢發皆白,身體每況愈下。

皇上並沒追究貴妃自戕的罪責,反而下了旨,貴妃的葬禮要風光大辦。

而對三皇子的責罰,也一並改了。

皇上將涼州劃給他當了封地,又下令他為貴妃守靈,待到下葬之後立即趕赴涼州,若無詔,此生不得出涼州。

緊接著,皇上又下了旨,立大皇子為太子,入朝聽政。

這件鬨得沸沸揚揚的事情,至此,算是塵埃落定——至少在絕大多數人眼中是這樣的。

-2-

而直到三皇子離京赴涼州後,宋予奪總算是等來了宗博義。

看了他所謂的證據後,宋予奪若有所思道:“這些證據,你是近來才拿到的?”

“那倒不是。隻不過縱然我早些送來,難道將軍會立時就呈上去?再者……難道將軍你手中就當真半點消息都沒有?”宗博義毫不避諱地笑道,“你我都知道,這證據什麼時候拿出來最好。”

要知道,若是在三司會審之時就將這些證據拿出來,無疑是惹禍上身,將局麵攪成一團渾水。牽扯的人太多,誰也沒法擔保事態會如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