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退位之前已經自封了太上皇,司徒暉登基之後的第一道聖旨當然就是尊皇後為皇太後了。之後是太上皇的後宮,某妃尊為某太妃,某嬪尊為某太嬪——值得提一句的是,司徒暉的親媽李嬪被司徒暉升了一格,如今是李太妃。
這當然沒什麼爭議,但凡太上皇當初沒有把莊妃立為皇後,司徒暉現在就是把李嬪尊為皇太後都沒人能說什麼。或者等到太上皇死了,當然也應該是兩宮太後並立的局麵,可是如今……想到前兩天去見李嬪,那位出身並不算高的母親對自己的殷殷囑咐,司徒暉歎了口氣,如今也隻能稍微委屈母妃幾年了。
給太上皇的後宮上尊號這種事情聽起來好像很麻煩,實際除了皇太後和李太妃之外,大家領到的都是批發生產的聖旨,用的時間也不算長。皇太後和太妃們分封完畢,才是楊佩珊這位皇後。對於京城的權貴和百姓來說,封後大典可比之前司徒暉給老皇帝的妃子上尊號有存在感多了。
楊佩珊被冊封為皇後的時候雲苓還在月子裡,沒能親眼看見那宏大的場麵。好在,等到有官員來到已經成了潛邸的五皇子府對她宣讀冊封聖旨時,雲苓的身體就已經恢複得差不多,能爬起來領封了。
崔側妃和她一起,都被封為嬪。不過,認真算起來,崔側妃得了個封號,以後稱“敏嬪”,而她則沒有封號,就是“苗嬪”。本朝有封號的嬪在待遇上比無封號的嬪高半頭,就是宮裡的人私下說的“貴嬪”。不過,在府裡的時候,崔側妃可是比她正經高一頭的,現在差距可小多了——所謂高半頭,就是說兩人對麵撞上的時候應該是她先行禮,然後再由崔敏嬪還禮。
王孺子和馮孺子都是正三品容華,趙氏封貴人,陳氏和李氏封美人。司徒暉真的是個節儉的人,冊封後院兒的女人時,雲苓和崔敏嬪是一起的,王容華和馮容華一起,那幾個貴人和美人一起冊封,總之,就沒有為了一個人單獨辦一次冊封典禮的。
整體來說,司徒暉這次分封後宮給大家選的品級並不算低了,可是四妃上竟然一個人都沒有,雲苓不由得有些奇怪。她在司徒暉身邊的資曆到底是淺了點,兩個兒子又沒長成,封不上妃是正常的,可崔敏嬪這個位份是不是有點奇怪?
“有什麼辦法,東宮現在地方緊張得很。本宮的院子都是好不容易才騰出來的,如果要是四妃上有人,不還得給那位單獨倒出來一個院子麼?”楊佩珊緩緩扇著手裡的宮扇,嘴角微微勾起,“嬪位就沒那麼多講究了,可以帶著彆人一起住。”
嘖,高!雲苓默默在心裡給皇後豎了個大拇指,這個理由十分正當。倒不是說太上皇的後妃中四妃都單獨占一個宮殿,可太上皇的四妃占的宮殿是什麼麵積?就拿皇後來說,長春宮裡除了皇後不是沒有彆的低位嬪妃,可那也是皇後住在第三進,低位的小貴人和美人們就住在後麵幾進院子裡,如果讓皇後和小美人們住在同一進,每天乾了什麼都能互相聽到,那就太欺負人了。
至於和貴人、美人們住在同一進院子裡的嬪,雲苓在宮中當差的時候就聽說過,依附於甄貴太妃的鄭太嬪就是這種情況。按理說嬪位是可以搬出甄貴妃的宮殿的,偏偏她寧願和小貴人們待在一個院子裡,也不往出搬。
趁著封嬪的典禮還沒舉辦,雲苓還能在管彤院賴幾天。這天,她正在院子裡挖她去年秋天釀的桃子酒,一邊歎道,“可惜了,這樹去年還是第一次結果呢,要是繼續在這裡住,以後年年都可以釀酒,現在怕是不行了。”
她以前在宮裡當差,雖然沒進過東宮,但是從外麵繞著東宮走過一圈兒。那麼大的地方,楊佩珊能隔出四個院子,隻能說,新院子能有管彤院一半大就不錯了。而且,她八成還得有幾個“室友”。話說,當年,剛近五皇子府的時候,她就做好了和人一起住一個院子的準備,沒想到,最後竟然應道這裡。
潘有仁幾個還不知道東宮到底是個什麼情形,這會兒隻是笑道,“主子今年若是還想玩這個,直接從禦膳房直接要水果不就行了?”
自從司徒暉給她的冊封旨意下來後,雖然還沒行冊封典禮,但潘有仁和玉燕玉蟬幾個都改了口。他們也知道如今就把“娘娘”這個稱呼喊出來未免輕狂,於是對著雲苓不再叫“小主”,改叫“主子”了。
雲苓笑著搖頭,那樣就沒有自己摘果子的樂趣了,她剛想說話,就見潘有仁的徒弟從外麵走了進來,福身給她行了一禮,“主子,江南來信。”
哦,和外麵通信方便,這又是一個進宮之後就沒了的優點。雲苓心裡的小人一邊打滾兒不想進宮,一邊動作利落地將手中的信拆開,這封信的前麵照例是問好,順便,苗雲峰還交代了一下他的個人大事。原來,趁著如今還在老家,苗雲峰從族裡找幾個叔公,拿到了族裡給他訂下親事的文書。他還特意在信裡說,他還沒有對同窗提自己的心思,等到以後和同窗一起回京城,他就找個機會讓雲苓見一見那姑娘,要是雲苓也覺得那姑娘不錯,他就去向同窗提親;如果雲苓覺得那姑娘有地方不好,或者是和他不合適,他就另外選人。現在拿到族裡的文書隻要是為了應對定城侯府的,要知道,這個時候族權是占道理的,如果族裡給訂下親事,定城侯府也不好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