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楚齊光已經達到了武道第一境,那麼接下來隻要再有王承望的推薦,便能夠進入英略館。
“不過直接讓王承望安排我進英略館的話不太好,容易露了怯,讓他懷疑我師尊的地位。最好利用一下王才良。”
與此同時,楚齊光回憶起了關於大漢王朝科舉的流程。
大漢王朝的科舉不論是文科還是武科,都分成了三大考試。
第一個考試叫做童試,通過考試的人在文科叫做秀才,在武科叫做武生。
過了這一步就算是在朝廷裡掛上了號,擁有了編製,可以見官不跪,受審不能上刑。而且每個月都會得到朝廷的大米供養,還可以進入府學進修。
楚齊光心中暗道:“在這大漢到了秀才或武生這一步,就算是能和王家平等對話了。基本上賣掉1000個二狗,也換不來一個秀才。”
第二個考試稱之為鄉試,通過考核的人在文科叫做文舉人,在武科則叫做武舉人。
這個階段最關鍵的是可以免除部分賦稅、徭役。
其中文舉人還可以進太學進修,武舉人則可以進入南北武學。而且見知縣都有座位,犯了罪知縣都不能治罪,需要層層上報,從縣到府再往上到了州級才能處置。
楚齊光心中暗道:“大漢王朝的舉人已經算是半個官了,隻有州級……差不多相當於現代社會的省級官員才能治罪。而且運氣好有空缺的話,直接就能當知縣的副官,表現良好運氣再好點的話,甚至有機會當上知縣。”
“我如果考上了武舉人的話,王家都要來巴結我,指望著將田地寄在我的名下避稅。一個縣裡出了舉人,知縣都算是教化有功,稱得上政績。”
“如果秀才價值1000個二狗的話,那舉人起碼是1萬狗。”
舉人在縣裡可謂極有排麵,已經稱得上縣中名流,也是大部分老百姓能夠見到的最強人物了。
而再上一級的第三個考試,則是要在大漢首都‘神京’舉行,分為會試和殿試兩個部分。
一旦通過便是文進士、武進士,可以真正為官了。
到了進士這一步,起點最差也能當上一個知縣,也就是說進士們最差的一個起點,已經是舉人夢寐以求的理想。
“大漢朝到了進士這一步,哪怕隨便混混,最後都能混到個知府當當。換成現代社會,那就大概相當於市高官了。稍微跺跺腳,整個青陽縣都是一場大地震。”
“如果懂得為官之道,混得再好點的話,甚至退休前能當上一州的布政使或者巡撫,那就是一州主宰,大概相當於高官、省高官了。一句話就能把王家全家上下拉去充軍。”
“至於更上麵的中央單位,六部九卿等等各個國級、副國級的實權位置,那進士也隻是入場門票了。”
“進士的價值,起步就起碼是10萬狗以上。”
想到這裡,楚齊光感歎一聲道:“光是靠考試,就能考出個市級、省級,甚至還有那麼一絲絲國級權力的可能,可以想象這大漢朝上下,所有大戶人家對科舉會有多狂熱了。”
不過楚齊光想象學文的、練武的都能當文官,就覺得有些彆扭和不習慣,畢竟他所在的地球上,封建王朝大部分時候都是重文輕武的,武將很少能去做文官的職位。
但轉念一想這個世界的武科也要考取經義,而且進了太學、武學之後,都會由朝廷教授各種當官需要用到的知識。
科舉裡的內容其實大部分對當官沒什麼幫助,各種案牘流程、政令運轉、朝廷體製的知識要麼是官宦世家從小耳濡目染,要麼就是有了功名以後才能學到。
‘等於是文科理科都能考公務員嘛。而這個世界學武更吃香一點。’
這麼想想,楚齊光也就釋然了。
回想完了科舉的情況,楚齊光再次回到眼前的問題來。